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穿越之細水長流 第232頁

《穿越之細水長流》第232頁

“呵,”李滿囤不住笑道:“剛說的謝家分大房和小十二房并不是因為嫡庶,而是因為謝老太爺分家。”

“三十年前,謝老太爺的娘過世,謝老太爺回來奔喪,按規矩守了三年孝。”

“這三年里,謝老太爺重修了祖墳和宗祠、然后又把謝家的最大的十幾個大莊子,都做了族田。”

族田紅棗想,不會就是紅樓里秦可卿給王熙托夢讓在祖墳周圍購置的田地吧?

“據說,這十來個莊子,就有近四萬畝地。”

四萬畝!紅棗倒吸一口涼氣,心說怪不得,世人管謝家謝半城呢。這雉水城統共才多大啊

總之,家在的高莊村,有百多戶人家,水田加旱田也就一萬畝。

這謝家只族田就有四萬畝,合們村都有四個大了。

“故而二十年前,謝老太爺致仕后回來分家,就把這除族田外的莊子,按朝廷的法典規矩,長子占七層,余下三層由十二個兒子加長孫均分。基本上,他十二個兒子加長孫,每一個都得了兩個千畝的大莊子。而他長子一房則獨得了近六萬畝的地。”

“對于族田一項,謝老太爺也明言只給嫡長房一脈管理使用。”

Advertisement

沒錯了,紅棗想:這謝老太爺做的就是紅樓里秦可卿所想,而王熙沒做的。

沒想到啊,號稱百年族的賈家都沒辦的事兒,竟謝老太爺這個科舉凰男給辦了。這謝老太爺,渣歸渣,但必須承認是個人

“既然朝廷法度長子七層,”紅棗不大明白:“謝老太爺其他十二個兒子分了余下的三層地不是正常嗎?”

“為啥又小呢”

“呵,”李滿囤笑了:“朝廷規定的只是家產,但于人的嫁妝和私房則是由人們自行分配。”

“這謝太夫人服侍婆婆多年,婆媳極好。故婆婆過世前把幾十年來謝老太爺給的孝敬越過了謝老太爺,直接給了嫡長孫,嗯,就是謝老爺。”

“如此謝老爺就又得了好幾個大莊子,加起來又是幾萬畝的好地。”

“從此,謝家嫡系大房,因為地多,就被稱為大房。”

“其他十二房,則因為地,就被稱為小十二房。”

“等到十五年前,謝太夫人過世,謝家大房,又得了一兩萬畝的地。”

“于是,這大房的地就更多了!”

Advertisement

“等等……”紅棗無心驚嘆謝家大房到底有多萬畝地,剛捕獲到爹話里一個異常重要的信息。

“爹,”紅棗問道:“剛你說啥?謝太夫人的婆婆和謝太夫人有私產?”

“是啊,”李滿囤隨口道:“自古以來人的嫁妝和嫁妝生出來的出息,兒們的孝敬,日常攢下的己都是人私財。”

“不是說夫妻一嗎?咋妻子還能有私財呢?”

明明是男尊卑的世界,紅棗實在想不明白咋實踐上還準許媳婦們有私財?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家在分家前,于氏也曾以織布辛苦且能給家里創收的名義給兩個嬸子私房,先以為這是于氏的偏心——難不這于氏的做法其實是正大明的?

《大誥》里就有許多分家案例,李滿囤不過稍微想了一想就解釋道:“這‘夫妻一’是沒錯。但世事無常,總有意外。故而子出嫁時爹娘給的一份嫁妝就是子一生的保障。”

“朝廷為防有人為謀奪嫁妝而故意地殺妻害命,就規定,咳。”李滿囤清了清嗓子道:“諸應分田宅者,及財務兄弟均分,妻家所得之財,不在分限。”

Advertisement

“所以,這世間的男子,但凡有點兒心氣,都不會去媳婦的嫁妝。”

所以,紅棗挲著自己的下暗想:這世的人只要結婚就能有自己的私房。由此看來,結婚也不全是壞

前世花錢自由慣了的紅棗實在不適應這世買張草紙都要跟人手的覺,即便這人是對有求必應的爹娘。

紅棗想名正言順地擁有自己的私房,花銷自己的私房——恨不能立刻嫁人,然后拿著爹給的嫁妝錢生錢,過回前世自己賺錢隨便花的快樂生活。

但現實卻是年歲太小,過了年也才七歲。想走結婚存私房這條路還得十年。

十年是長,但好歹是個盼頭。而除此這外眼下也沒其他門路。故而紅棗極認真地想了想爹李滿囤將來給了嫁妝后要怎麼用。

農耕社會,買地首當其沖。而買地,紅棗眼珠子轉了轉問爹道:“爹,這小十二房人的娘手里難道沒地嗎?”

“別有沒有,不知道。”李滿囤道:“我只聽說,咱們縣是沒有的。”

“紅棗,你只看咱們村,地有多就知道了。”

就是知道,才奇怪啊。就是千畝、萬畝的地,這又不是當年滿清八旗關,跑馬圈地,這城里的地可都是有主的啊!

紅棗追問:“那謝家怎麼能有這許多地”

“要不,怎麼說謝老太爺厲害呢?”李滿囤聞言也是滿臉欽佩:“據說七十年前,謝老太爺爹娘手里也都只幾十畝地。”

“他爹娘培養他科舉,也是很不容易。”

“這謝老太爺自從做以后,每年就專門拿錢跟村人買地。”

“當時水田市價六兩,他給出八兩。故城里只要有人賣地,就都賣給他家。”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