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夫人是京城一霸 第87頁

《夫人是京城一霸》第87頁

大老爺看向兒媳婦,和善地笑問:“姜兒,這燙手的山芋,你愿意接?”

七姜點頭,要裝得穩重些,便只說:“是,我想為您分憂。”

大老爺想了想,說道:“就這麼辦吧,不要鬧得太難看,若外人說我們刻薄下人,會丟了家里的臉。”

展懷遷道:“置幾個刁奴,是府里的家事,與外人并不相干,父親不必多慮。”

這句話本沒什麼,且有理有據,展敬忠卻見兒媳婦突然看向兒子,姑娘眼底那小小的驚喜和意外,已是他這個公爹,看不懂的兒之事。

今晚本是心極差,見了這雙孩子,心里的火氣都散了,笑道:“你們去辦吧,說過多遍,如今已了家,不要事事都來問我,你們該自己做主。”

第70章 快刀斬

問過大哥和嫂嫂的事后,夫妻倆退出了大院,這里的下人給了兩盞燈籠,各自提了照亮前路。

今晚的事,原本到大老爺允許他們清理門戶,七姜都是很爽快的,誰知問起大公子兩口子的事,又把氣得夠嗆。

展懷遷自知難免被殃及池魚,不敢惹七姜,一路安安靜靜地回來,張嬤嬤們早就等急了,趕忙將二人分開伺候洗漱。

Advertisement

好半天再回臥房,仍聽見七姜在向嬤嬤抱怨:“這什麼事,你們大老爺也太心,憑什麼憑什麼,氣死我了。”

是,今晚這一鬧,展敬忠提起了弟妹在外放貸。

這都多年了,頭一回提起,四夫人知道是瞞不過的,只能低頭承認。

卻因禍得福,展敬忠答應出面平賬,虧的三千兩也補齊,唯一的要求是,將外面放出去的錢,不論多,悉數放棄。

張嬤嬤好生安:“您就當,大老爺這錢是給大夫人花的,是大老爺疼侄媳婦,不然四夫人心理不順,豈不要天天兒媳婦。咱們大夫人膝下連個孩子都沒得傍,事事都能四夫人挑病,很不容易呢。”

展懷遷進門,示意嬤嬤說幾句,上道:“很晚了,您去睡吧。”

張嬤嬤問:“明日甄家頭七,照著規矩禮法,大姑娘該是過去的,大老爺可有吩咐?”

展懷遷頷首:“大哥會過去,玉還在病中,宮里太醫都說不能下床,甄家也不能強人所難,是他們把人折磨這樣,還有什麼好說的。”

七姜回頭看他,展懷遷還以為自己要“挨罵”,可人家就是平平常常地看他一眼。

Advertisement

張嬤嬤以為倆孩子眉來眼去,趕就下去了,在外關門時,見映春端著點心過來,攔下說:“大晚上誰吃這個,走吧走吧。”

映春小聲笑道:“嬤嬤您瞧見沒,夫人回來的時候,上披著公子的衫呢。”

張嬤嬤一臉過來人的得意:“這朝夕相同吃同睡的,就是仇人也化敵為友了,人心都是做的。”

臥房里,折騰半夜的兩個人,已經躺下了。

冰涼沉重的矮幾,依舊將床鋪分兩邊,也是這床榻夠寬敞,展懷遷橫過來還能腳,七姜個頭不高,自然怎麼睡都

“你打算怎麼辦?”展懷遷先開了口,“強行將們送走,還是找們的錯?”

七姜冷聲道:“們的錯還用找嗎,們就沒干過人事吧。”

展懷遷說:“是父親為嬸嬸平賬,你不高興了?”

“你高興嗎?”

“我也……”

七姜說:“我生氣,顯得我在乎你們家的錢似的,其實大老爺就算把整個家都給,也與我不相干的。就是覺得,四夫人那種人,會認為以后只要折磨兒媳婦,就能讓大老爺出錢,你的大嫂,還能有好日子過嗎?”

Advertisement

展懷遷道:“父親會有分寸,你總不會覺得,能為皇上治理國家的我爹,會被小嬸子算計?”

七姜問:“那你們家,為什麼不像司空府那麼好,還不是你爹不管?”

展懷遷說:“家里人口太,不能互相監督制衡,倘若我的二叔三叔能長大人、娶妻生子,一大家子人住著,就不會是誰一人獨大的局面。”

七姜難以想象四房同住的景,這會兒就覺得悶了,搖頭道:“你們家不分開過,是不能太平的,今晚我很佩服大公子,哪怕最終沒走,至他反抗了。就沖他吼四夫人那幾句話,說和老太太是一窩瘋人,我覺得大嫂子嫁了他,這樁姻緣也不算太糟糕。”

展懷遷驕傲道:“我們兄弟自然是好的。”

七姜不客氣地說:“我說大公子好,可沒說你。”

還以為,方才在父親跟前說不必顧慮外人,能讓七姜對自己另眼看待,展懷遷是沒見到七姜眼底的小小驚喜,還以為這事兒,就那麼過去了。

慢慢來吧,方才是刻意表現,仿佛有心討好一般,若有一天,他能真正放下那些自欺欺人的顧慮,七姜一定會看見的。

“我想要幾個力氣大,又忠心的男仆,福寶那樣可不行,他不夠靈活。”七姜開口問,“你睡了嗎?”

“我醒著。”展懷遷問道,“你要男仆做什麼?”

七姜說:“把朱嬤嬤和雁珠送走。”

展懷遷驚道:“直接送走?”

七姜霸氣地說:“不然呢,去和你家老太太、四夫人講道理嗎?”

直到第二天早晨,展懷遷還以為那是七姜的氣話,又或是他做夢記岔了,這要是突然之間強行將朱嬤嬤和雁珠送走,祖母和嬸母不得鬧翻了天。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