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幻想言情 白眼狼,我不愛你了(快穿) 第755頁

《白眼狼,我不愛你了(快穿)》第755頁

只可惜云熙不好,又被兒子江彥氣得緒糟糕,被送去養老院連孫子都很見到了,心抑郁之下就更糟糕了,在江瑾瑜五歲多就去世了。

所以江瑾瑜對云熙這個的記憶也比較缺乏的,只是云熙給他的溫暖是他上輩子短暫人生中唯一的亮,現在重生了他自然就格外親近云熙。

云熙從江瑾瑜上重新尋回了曾經養兒子江彥的快樂,或許隔代親這個詞在云熙上是真的很真實,比起當年初為人母,照顧江彥時手忙腳吃不好睡不好的折磨日子,如今陪伴孫子的日子可要快樂得多。

畢竟當年請不起保姆,江彥又是個真嬰兒,日夜不分的哭鬧,照顧起來真的是昏天黑地的折磨,能夠堅持下來全靠一腔母

現在就不同了,江瑾瑜不是真嬰兒,到了夜晚會人的不鬧騰,乖乖睡覺,就連專門照顧孩子的保姆都夸他是個很好帶的孩子。而且江瑾瑜了尿了需要麻煩人的時候,也用不著云熙親自手,只負責在江瑾瑜乖巧清醒的時候來逗一逗他,陪他玩一玩,這樣輕松的帶娃日子怎麼可能不快樂?

所以兩廂對比,云熙會覺得對江瑾瑜這個孫子比對江彥這個兒子更親近,也是理之中的事

Advertisement

有江瑾瑜占據了的時間和心神,自然也就顧不上去關注已經長大年的兒子江彥了。

而且云熙對關注江彥這件事也有些逃避心理,并不想要去了解自己兒子是怎麼毫無底線丟臉的跪傅蘭的。

安樺晚上下班回家,云熙就一邊護一邊跟他慨道:“瑾瑜真的是一個很乖的孩子了,相當好帶,我還從來沒見過這麼乖巧的孩子,了拉了就哼哼嗯嗯兩聲,意思意思的嚎幾句,給他喂飽了換了尿不,他就迅速安靜了下來,比起江彥小時候可好帶多了。”

安樺當然知道江瑾瑜為什麼這麼好帶,他微微一笑,道:“或許是因為小孩子敏,知道自己不爸媽喜歡,所以就想要乖巧一些討人喜歡吧。”

云熙嗔怪道:“哪兒有你這麼想自己親孫子的?瑾瑜才那麼小,怎麼會懂這些?”不過云熙話雖是這麼說,眼里流出的對江瑾瑜的憐惜之卻更濃了。

畢竟安樺說的也是事實,這孩子確實是不親爸媽的喜歡,也是可憐,這個當的該加倍彌補這孩子才行。

云熙換了個話題:“瑾瑜現在最黏我,我一抱他他就沖我笑,笑得可甜了,就連照顧他的保姆都不及我。”

按理說小孩子應該對照顧自己最多的人親近,照顧江瑾瑜最多的當然是保姆,但江瑾瑜卻只對云熙這麼親近,云熙當然高興了,覺得這是孫子對

Advertisement

這個時候云熙就不覺得這麼小的孩子懂什麼的,只覺得正是因為孫子還太小,表達都是依靠本能,這種本能才最能表達出孩子的心。

所以云熙對安樺說這些話時,語氣中是帶著幾分炫耀意味的。

安樺順著云熙的話說下去:“真的嗎?那看來我得把工作放一放,經常回來陪陪瑾瑜,不然瑾瑜只喜歡,不喜歡爺爺怎麼辦?”

云熙也笑了起來:“你這話倒是沒說錯,錢怎麼都是賺不完的,賺錢哪有陪伴孩子重要?”

云熙話音剛落,自己就愣住了。

因為這番話就是曾經和丈夫說過的。

當年原主白手起家的時候,是和妻子云熙一起干的,云熙最開始也是一個很有事業心的人。

只是當懷孕之后,就退居幕后,為原主背后的賢助了。

生了孩子之后,云熙本想回歸事業,繼續幫助丈夫創業的。

奈何原主和云熙的父母都年事已高,沒法幫助他們照顧孩子,云熙只能自己放棄事業,回歸家庭,照顧孩子和丈夫。

當時就是這麼對丈夫說的:“錢怎麼都是賺不完的,賺錢哪有陪伴兒子重要?我不想以后賺了很多錢卻后悔自己沒能陪伴兒子長。”

Advertisement

云熙就這麼為了一個家庭主婦,一心為原主照顧家庭,讓原主可以后顧無憂的創業。

原主也對云熙這個妻子十分激和重,即使后來發達了也從來沒有產生什麼花花腸子,一心只有家庭,夫妻兩人極好,年紀大了也是相濡以沫。

如果不是兒子江彥遇到傅蘭之后變了一個毫無底線和原則的狗,讓江家分崩離析,想必原主和云熙的晚年也會十分幸福的度過。

云熙因為照顧家庭,沒能參與到丈夫的創業當中去,所以后來空閑下來了,也跟不上現在的公司的發展腳步了,就只拿份,一直沒有進集團工作。

原本命運軌跡中,原主去世,云熙對支撐起公司也是有心無力,只能把公司給兒子江彥,讓江彥有了更多的資本去傅蘭,最終葬送了整個公司。

云熙重新回憶起當年養兒子的事,論對江彥傾注的和心,一直拼事業的原主是及不上云熙的。

云熙神有些傷,安樺一看的表就知道肯定是又想起了江彥,從原主記憶中搜索一下,就搜到了云熙在二十多年前跟原主說的那番話,正好與剛才云熙說的話差不多,大概是讓云熙景傷了。

安樺轉移云熙的注意力,說道:“瑾瑜的周歲就快到了,周歲宴也該籌備起來了。之前的百日宴就因為某些原因沒能辦,但周歲宴不能省了,畢竟這孩子以后可是江家繼承人了。”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