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回眸醫笑,朕的皇后惹不起 第673章劉永乃端王左右手

《回眸醫笑,朕的皇后惹不起》第673章劉永乃端王左右手

戶部尚書雖然位居一品,但一直不願與臣同流合污,從來就不會收那些不幹淨的銀子,家中的日子也過得極為樸素。

而現在,卻要用幾百兩銀子去給兒續命,這本就是在難為戶部尚書。

但就在他極為為難的時候,太後的人突然找上了他,只要自個兒願意為太後效勞,便可以得到一大筆銀子。

幾乎是猶豫的,畢竟不想讓自己的名聲到影響,但瞧見兒的病況變得越來越嚴重,戶部尚書也只能咬牙歸順太後。

“娘娘,千錯萬錯,都是臣一個人的錯,還請您不要牽扯無辜,只罰臣一個人便是。”

“你是個好父親,也是大齊的好。”

“這…”

戶部尚書一臉驚愕的擡起頭來,坐在面前,始終是溫笑意的皇後娘娘。

原本以為,自己今日是在劫難逃,但卻仍舊想要保護家人,不願意讓他們也到自己的牽連。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皇後并沒有想要定他罪的意思,反倒是變得更加的友善,甚至在眼底,還瞧見了幾抹若有似無的敬意。

“娘娘,您這是…”

“本宮向來就事論事,你歸順于太後,也是事出有因,并非是真的貪于富貴,自然要另當別論。”

“娘娘的意思是說…”

“本宮不會罰你,但是…”

傅錦玉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快步走到戶部尚書的面前,把手搭在他的肩膀上,這才又繼續說道,“你必須要告訴本宮,前朝中到底還有多太後的爪牙,如今,端王再一次興風作浪,若是想要保住

Advertisement

蒼穹城,乃至整個大齊的太平,就必須要除之而後快。”

皇後把話說的足夠直白,就算是傻子也能聽懂這話中的意思,戶部尚書更是明了,并且,全然沒有一點猶豫,直接道出事實。

“娘娘,當年太後利熏心,把所有重要的位置,全部都留給了自己母家的人。”

“全部?”

“是。”

戶部尚書非常肯定的點了點頭,但這話還沒有說完,又繼續開口言語,“皇後娘娘,如果您真想鏟除所有太後的爪牙,就必然要把這前朝秩序給上三分,您可知道,在這樣一個多事之秋下,若真這般做,那可是要傷筋骨的,不可之過急!”

文武百半數以上都是太後曾經的幫手,雖然這些人,如今都畏懼于慕亦塵的權威,但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若想要永無後患,就必須要徹底的把孽,可若是把前朝半數以上的大臣全部都給換掉,定然會引起衆說紛紜的。

所以…

“不,本宮絕不能在這個時候,如此大幹戈。”

“就只有一個法子。”

一直在一旁沉默不語的戶籍謄抄,突然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走到自己父親的邊,沉聲說道,“既然無法斬掉這些逆臣賊子,就不如把他們的頭目給解決掉,擒賊先擒王,準沒錯。”

傅錦玉挑眉看著這高個兒的男人,原本以為,他不過就是依靠自己父親權勢的蛀蟲,但現在看來,是自己有一些先為主了。

Advertisement

而他剛才的那一番話,更顯其心中抱負并不亞于那些臣,但卻走在一條正路上,不足為患。

“你…”

“回皇後娘娘的話,臣譚峰。”

【譚】乃尚書府的家姓,這個家族自大齊建國以來,就一直在現場圍觀。

而在這之前,譚姓一族以走南闖北做生意為生,家中的財富也累積了不

但在大齊建國之初,為了能夠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族人便把所有的家財全部都獻于皇族,只為效忠,并未有其他心思。

大齊皇族也并非那種不仁不義之徒,自然要給對方應有的回報,這才破格讓這個經商的家族進前朝為,又委以重任。

經歷百年之後,譚家徹底褪去自己商人的本,變了一兩袖清風的僚世家。

但骨子裏商人的明仍舊存在,譚家人自然能夠在危難之時,拿出更好的解決之法,為皇族衆人解憂。

此時此刻,譚峰作為家族唯一的繼承人,更不會給自己的家族丟臉。

“娘娘,臣早就已經留意到,端王看似是一塊沒有隙的鐵板,但他卻過于自信。”

慕亦霖一直在山莊中忍辱負重,為的就是能夠養蓄銳,暗中與母後的母族中人聯絡,再一次聚集。

這家夥還真的是有些能耐,原本以為,不過就是依靠母親的酒囊飯袋,可實際上,始終是皇族子弟,多還是有些頭腦的。

Advertisement

可這卻是為難了傅錦玉,的確對這個家夥稍有些疏忽,卻沒有想到,就是因為自己的一時心,險些就釀了大錯。

“哦?看來你很了解端王,那就說給本宮聽聽。”

“臣有一個從小好的玩伴,如今,已經是端王邊的親信,所以,偶爾一起喝酒時,也會聽他念叨幾句端王的不是。”

譚峰仍在蒼穹城,和前朝大臣的子弟混得極,這些公子哥們,幾乎都在一家學院讀書。

這麽一來二去的,自然也就變得相,若是覺得格相投,便走得更近一些,有一兩個好友在朝中為,那也是再正常不過的。

而譚峰的這位兒時好友,則是慕亦霖最為信任的左膀右臂,此人便是…

“軍機副將,劉永!”

“劉永?”

傅錦玉對這個名字還真是悉的很,劉永一直都跟在陳濤邊,兩個人南征北戰,也算得上是患難兄弟。

陳濤在蒼穹城也沒幾個朋友,而這位劉副將則是最為親近的,可還真是沒有想到,他竟然會是慕亦霖安在國師邊的眼線。

這一環套一環,他們之間幾乎是沒有任何的信任,別看這個整已然算得上是非常的堅固,但卻有著太多的隙無法彌補。

“沒錯,劉永與臣自小就玩在一塊兒,偶爾我們也會出去喝上兩杯,但這家夥的酒量實在是太差,只要一喝醉,就立刻會抱怨。”

“抱怨何事?”

“端王的兒。”

端王雖然表面上運籌帷幄,幾乎已經在前朝有了一定的地位,但在私底下,卻整日郁郁寡歡,只抱著一張畫軸喝悶酒。

“劉永說,端王的弱點,便是那畫軸上的子!”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