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再入侯門 第168頁

《再入侯門》第168頁

姑娘家但凡有了誥命,那還做什麼要眼地盼著嫁人,看那安定郡主,人家不是找了個小白臉生個孩子嗎?顧嘉雖說是個三品誥命比不得人家安定郡主樹大深,可是也是腰桿子了,從此后可不是輕易能嫁的。

是三品,只能嫁給三品以上大員了。

以后那莫三公子之流再來糾纏真可以讓底下丫鬟直接上去兩個大耳刮子打跑了。

顧嘉想起這個來,心里真是得意又舒暢,只覺得自己重活一輩子可真是不虧了,賺大發了!

正高興著,就聽到彭氏那麼尖銳地來了一句,頓時不高興了“母親,你說的這是什麼話,皇上既然要賞兒,兒難道還能作犯科不?你當皇上傻嗎?”

這麼一句,可是把在場父子三人驚到了。

博野侯忙斥責彭氏“休要胡說,皇上乃圣明之君,既是皇上賞了阿嘉誥命,那自然是阿嘉有功在社稷,你怎可胡編排,這話若是傳出去了,可是殺頭大罪!”

博野侯這麼一嚇唬,彭氏頓時噤聲,不敢說了,不過看看顧嘉,小小年紀竟然三品誥命,怎麼看怎麼不信的。

這種事竟然發生在他們博野侯府?

Advertisement

顧子卓從旁已經沉默很久,此時終于上前問道“阿嘉,你莊子里產的棉花都上繳給朝廷了?”

他當然知道顧嘉早就吩咐莊子上的陳管事說這一季要種棉花,也當然知道因為今年酷寒不同往年,以至于棉花的價格飛漲。

他以為顧嘉會趁此大掙一筆,可是誰曾想到,竟然全都給捐獻給朝廷了。

顧子青卻是詫異“你好好的怎麼種棉花?你哪里來的那麼多棉花?”

顧嘉覺得這個顧子青簡直是神志不清,當下懶得搭理他,只是對顧子卓和博野侯道“是的,我莊子上產的棉花都捐獻給朝廷了。那一日我去城外莊子上找陳管事查看當年的賬目,并想看看莊子,誰知道一路上見到路邊有些凍僵的尸正被義莊的人收起來,其狀凄慘,又看到三皇子正在和齊家二爺將那舊棉軍發放給窮人,許多窮人都在寒風中排隊領棉,可是僧多粥,他們本領不到的,我想著我不能發這種人命財,就干脆把棉花全都捐獻,也好為社稷出力,為百姓造福。”

后面那些話當然是自己演繹了一番夸大其詞。

其實是腦子一熱才決定捐獻出去的,話說出去就后悔了,當天晚上心疼了一晚上那棉花。

Advertisement

不過這些話當然不能說,現在鐵口咬定就是高風亮節就是心懷百姓就是仁慈善良!

顧嘉這一番話,聽得博野侯大喜,當下大手拍著顧嘉的肩膀“阿嘉,好樣的,不虧是爹的兒,我博野侯府世代承皇恩,只恨無以報效朝廷,我等就該有這敢為天下先為皇上分憂解難為社稷江山心勞力的懷,更該以百姓之苦為我等之苦!阿嘉果然不愧我博野侯府的嫡出兒!”

博野侯啪啪地拍在了顧嘉肩膀上,只拍得顧嘉肩膀生疼,不過還是咬咬牙忍住了。

可是個犧牲小我全天下百姓的英杰,必須忍住!

彭氏從旁看著這一幕,半天沒吭聲。

是不太信的,不過看那圣旨,黃底朱筆還有玉璽蓋下的印章,那是絕對沒假的,又看外頭賞賜顧嘉的東西,終于有了真實

不知道別人聽說這事兒會怎麼想,怕不是都驚呆了,驚呆過后的,必是艷羨至極的。

想到這里,彭氏心里便漸漸地緩下來,舒坦了。

別人定會羨慕有個這樣出息的兒,小小年紀就是個三品誥命了,而以后阿嘉的婚事,想必是可以好好挑挑了,尋常人必是配不上,怎麼也要個世子什麼的?

Advertisement

彭氏難得出了個笑容“今日阿嘉大喜,我這就讓廚房多準備些飯菜,我們一家子好好慶祝下,這是大喜事,合該高興才是。”

顧嘉看彭氏開始那臉那語氣,好像是本不信自己能得誥命的,誰知道突然間變了樣,也是有些意外,后來想明白的心思,頓時忍不住笑了。

這個娘,也可真真是見風使舵的主兒啊,也真真是無奈了!

齊二聽說顧嘉被賞了三品誥命的時候,正在自家閣樓中讀書,他在準備著明年三月的考試,自那日后一直在家苦讀。

這個消息自然是三皇子特特地跑過來告訴他的。

“我上次和你說過的,你這位二姑娘高節大義,竟然肯將自家莊子里產的棉花盡數捐贈給窮人,實在是不同于尋常子,我不是和你說過要稟報給父皇,請父皇褒獎嗎?”

齊二當然是知道這件事。

當他聽說顧嘉要把莊子上的棉花都捐獻給窮人的時候,他心里是頗為震撼的,震撼之后,便是的所作所為。

想起那一日在風雪之中,自白貂風帽中出的那張掌大小臉兒,還有那仿佛能說話的盈盈杏眸,就那麼地看著自己。

當時風雪撲簌,如鹽如絮,揮揮灑灑,清澈的眼眸中倒映了這個雕玉徹的人世間。

閉上眼睛,他輕輕攥住了拳。

在雪中對視的那一刻,兩個人并沒有說太多話,可是他卻覺得姑娘那雙清凌凌的眼睛看到了他的心里。

冬雪知人意,雪飄在的眼睛里,落在了他的心口里。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