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繼母不慈 第197頁

《繼母不慈》第197頁

紅綢看著驚懼的眼睛,都快要絕了……

千里之外,謝家的船上,前幾日下了一場雨,水流湍急,有些水段甚至得靠纖夫拉船穩固。

尹明毓在船艙里躲了幾日,終于等到天晴氣清,水面平靜,方才鉆出船艙,站在船頭眺廣闊的天水一,兩岸風景如畫。

人嘛,在這種景之下,自然會覺得中朗闊、舒暢。

尹明毓鼻尖聞著雨后清新的氣味兒,微微閉上眼睛,著微風拂面。

謝策邁著小步子,走過來,疑地問:“母親,你要作詩嗎?”

尹明毓倏地睜開眼,回頭,莫名地問:“我作什麼詩?”

謝策歪著頭,道:“先生作詩。”

尹明毓想起晨間時,那老先生一廣袖長袍,也是站在此,捋著胡須豪萬丈地詩,再一想想方才的形象,頓時噎住。

謝策又興高采烈地問:“母親作詩,教我!”

尹明毓:“……”

還是有自知之明的,逗小孩兒歸逗小孩兒,那詩要是教謝策,純粹是誤人子弟。

是以,尹明毓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經地說:“母親只能以作則,教你心存仁善、遇事豁達,讀書作詩這些學問,需得求教于老先生,去讓先生教你背詩吧。”

Advertisement

謝策撓撓頭,“哦”了一聲,轉回去。

尹明毓再面向河岸景,想起老先生那不羈狂放的樣子,也無法直視自個兒站在船頭的樣子了,悻悻地走下去,換了個地方吹風。

第89章

八月初二,尹明毓他們的船緩緩停靠進揚州的碼頭。

此時正是黃昏,余暉揚在江面上,波粼粼,碎星一般,直至船頭。

,蘆葦灘中,船夫唱著揚州的小調,劃著小船駛出,片刻后,船篷又沒在蘆葦之中。

最難忘是鄉音故土,在離鄉的人心里,揚州的風便與別不同。

謝老夫人早在船駛進揚州地界兒,便拄著拐杖走到甲板上,眼眶里盈著淚,一點點描摹著揚州河岸。

祖籍不是揚州,可隨父外任至此,生在揚州,嫁在揚州,最好的年華全都在這水鄉,之時,謝家的郎君們奔波,也是一人守著偌大的謝家。

如今,白發婆娑,才終于再回來……

船越來越靠近碼頭,船夫扔錨停船,船將停未停、微微晃的一瞬間,尹明毓看見謝老夫人的熱淚滾落。

Advertisement

謝策指著江岸歡呼:“到了!”

他神歡快地回頭,就看見曾祖母的眼淚,笑容定在臉上,懵懂不安地問:“曾祖母?”

不知鄉

也有人知鄉不知鄉在何

尹明毓安靜地上前,扶上謝老夫人的手臂,遞上一方帕子,輕聲道:“祖母,我們下船吧。”

謝老夫人接過帕子,輕輕沾了沾眼底,拍拍的手,又握住謝策的手,笑了笑,方才指向江岸上一行人,道:“那是謝家的族老。”

尹明毓順著謝老夫人的視線看過去,那一行人在這人來人往的碼頭,氣質實在顯眼,便是年老的,也長鶴立,帶著些不同于人的風骨。

謝老夫人說是謝家族人,便說得通了。

兩方人遙遙相對,岸上的人沖謝老夫人躬行禮,待到尹明毓等人走下船,他們又再次行禮,甚至幾個年輕些的口中喊著“老祖宗”便要跪下。

謝老夫人抬手止住他們跪拜的作,又不掩激地對打頭的老人道:“不必教孩子們行大禮,先回去,回去再說。”

說著,又指指尹明毓和謝策,“這是大郎媳婦和策兒。”

Advertisement

姑太太以前就在揚州,跟謝家人皆是識的,是以沒有特別介紹。

“二娘,這是你三堂伯,策兒,伯祖父。”謝老夫人又示意尹明毓帶著謝策行禮。

謝家主遠在京城,揚州的三堂伯和謝家主同輩,是謝家除謝老夫人以外輩分最高的人,是以族中事務皆由三堂伯料理。

頭發花白的老人看起來也不比謝老夫人小許多,卻差了一個輩分,尹明毓松開謝老夫人的手,聽著姑太太先“三堂兄”,也帶著謝策沖人行禮。

他們這里極引人注目,周遭的視線頻頻投過來,確實不便,三堂伯也沒有急著為尹明毓再介紹他后的人,直接請謝老夫人登馬車,先回謝家的祖宅。

謝老夫人瞧著有頗多話要與三堂伯說,尹明毓便和姑太太、謝策另坐一輛馬車。

尹明毓先前大致了解了些謝家在揚州的族人,據說不同于京城這支,揚州三支的子孫十分繁茂,有些攜家眷在外為,大部分則都留在揚州。

一代一代嫁娶繁衍,下一代又各自生兒育,待到年又繼續繁衍。

只要住在揚州,都得來拜見謝老夫人。

謝老夫人多年不管家,對沒見過的后輩也不甚清楚,尹明毓全都是看謝夫人準備的名冊知道的。

名冊很厚,卻也能翻完,尹明毓自認為有所準備。

可真到了謝家祖宅,看見宅門口烏一片的謝家人,還是震驚了。

謝家揚州族人實在是枝繁葉茂,顯得站在揚州族人面前的尹明毓幾人孤零零的。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