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夫人被迫覓王侯 第624頁

《夫人被迫覓王侯》第624頁

聶申臉上滿是笑容,心里冷笑,趙家郎和聶雙這些人還不知道,他將消息送了出去,這會兒太妃也該收到了,到時候聶雙等人的準備,會全都落他們手中。

聶申上的傷都痊愈的時候,馮國舅的大軍終于在利州扎營。

馮國舅帶著一支銳,馬不停蹄地到了階州城下,他急于想要知曉馮海的消息。

在此之前,馮家派出幾撥人過來打探消息,他們甚至還去了吐蕃,但都一無所獲。

站在階州城下等了許久,馮國舅看著城樓上那“蕭”字大旗,心中五味雜陳。他怎麼也沒料到還會聽到昌樂長公主的消息。

如果真是昌樂長公主,那海……可能真的命難保。

焦急的等待了三個時辰,馮國舅總算得到了城中的回信,當看到信函上的字跡時,馮國舅心一沉。

這字他很悉,就是昌樂長公主的字。

當年他隨父親的人去西蕃時,昌樂長公主設宴款待他們。那時的昌樂長公主剛嫁提伯不久,上有著屬于長公主的高貴和威儀,為了迎接母國的使者,穿上了大齊長公主的

Advertisement

凡是參加宴席的使者,無論職幾品,都到了長公主的賞賜。

他坐在使臣堆里,仔細地瞧著,當昌樂長公主收到太后娘娘送給的布帛時,他從昌樂長公主的眼睛里,看到想要回到大齊的

而這就是這位長公主的弱點。

一晃過了這麼多年,似是因果循環,此時此刻的他也被人握住了弱點,那就是他唯一子嗣的命。

第441章 難辨

馮國舅將信函收好,吩咐一聲:“回營。”

這時候是不可能攻城的,馮家大爺生死未卜,六州形如何也不知曉,不管是誰前來,都要先底細。

馮奉知就算再著急,也不會做出冒進的事來。

回到軍帳中,馮奉知拿下頭鍪,然后出了懷中的信函,旁邊的親信和幕僚不敢出聲,陪在一旁,靜等著馮奉知將信看完。

那封信上本就沒寫幾個字,馮奉知轉眼之間就看了好幾遍。

“老爺,”幕僚低聲道,“可有大公子的消息?”

馮奉知搖頭:“信上說,海一早落了吐蕃人之手,他們拿下了吐蕃人,卻沒有尋到海的下落。”

Advertisement

這跟眼線送來的消息一樣。

幕僚低聲道:“敢問老爺,這信函是誰寫的?”

馮奉知將信函遞給幕僚:“您們比對一下字跡。”

幕僚立即明白過來,那是昌樂長公主寫的。既然昌樂長公主活著的消息傳京城,馮奉知來的時候自然會有些準備,其中就包括尋找昌樂長公主曾留下的筆墨。

幕僚不敢怠慢,立即將信函在桌案上,然后俯過去。兩個幕僚湊在一起,其中一個還擅長甄別筆法,兩個人來來回回、仔仔細細看了幾遍,然后對視一眼,都有了結果。

馮奉知看在眼里道:“怎麼樣?可是一人所寫?”

幕僚上前道:“其實看著……略微有些差別,但也正是因為這個,才更像是出自一個人之手。”

人的字跡本就在變化中,不可能做到一模一樣,只有某些細微的習慣不會變,比如哪筆習慣的用力道,這些是做不得假的。

“真的是?”馮奉知像是問兩個幕僚,又像是在問自己。

這就是結果?

他不想相信,可這些東西卻在他眼前,還有京中傳出的史那邊的消息,姜瑋當年的種種作為,眼下全都有了合理的解釋。

Advertisement

當年,他們瞞著所有人做了一件大事,就是將昌樂藏了起來,讓活到至今。

馮奉知攥起了手。

原來馮家一直有這麼大的一個憂患,他們卻一無所知。

馮奉知深深吸一口氣。昌樂長公主忍了這麼多年,為何突然在這時候站了出來?是長公主自己的安排,還是背后有人在幫

六州之地,一眨眼的功夫就都丟了,朝廷的兵馬灰突突地被人攆出來,這都是長公主自己謀算的?

洮州之前出的那些事,從孫集被抓到碌曲守城,又是怎麼做到的?不是說寨子的人不輕易走出來嗎?

馮奉知眉心一陣疼痛,有些事講的明白,但有些事卻又著蹊蹺。

好像答案就在眼前,卻又隔著一層紗。

幕僚知曉馮奉知在想些什麼,他道:“難道真的是豫王與長公主聯手?”

最近各方安的諜子都打聽出一個消息,豫王曾出現在階州。要麼是階州四風,要麼就是階州故意放出的消息。

現在看來前者更像。

因為階州的確防護不嚴,商賈們花些大價錢就能帶出貨,城門那里的守軍私底下還收賄賂。

可就是這一點,又讓人覺得不像。

真的有豫王在,階州會如此?

當真是渾水一灘。

馮奉知又問:“那些商隊呢?可扣下了?”

這下到副將開口稟告:“扣下了兩支商隊,我們仔細檢查過,押送貨的都是商隊自己的人,沒有六州的人跟著混出來,那些東西……也真就是六州的產。”

說話間,副將安排人搬上來幾箱東西打開讓馮奉知查看。

一箱里面大多是皮,還有些茶葉和藥材,另一箱里面都是氈。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