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夫人被迫覓王侯 第696頁

《夫人被迫覓王侯》第696頁

只能說太過巧合了,才會讓這枚掌印被埋沒了二十年。

孫閣老深吸一口氣,掌印證實在,可見昌樂長公主信函里所寫可能是真的。這一刻,他忽然覺到懊悔,只差著一眼,否則他就能揭開那個,替先皇尋回皇子,大齊也不會是如今的形。

眾人說話間,大理寺卿和大宗正匆匆走上大殿。

太師命二人去查問,

先張皇后母子被殺一案,顯然是有了結果。

大理寺卿上前稟告道:“遲老將軍過世了,遲家人說,是老將軍練武的時候不慎誤傷了自己。”

這時候的誤傷,明眼人都清楚,本就是自戕。

張皇后和豫王太妃當年被追殺的時候,前去營救的正是遲老將軍,應該是聽到了風聲,在大理寺上門之前,結果自己的命。

太師皺起眉頭。

大理寺卿道:“遲老將軍的長子尚在,當年老將軍是帶著這位長子的。”

這位遲家長子,纏綿病榻十多年,大理寺登門的時候,他手里還攥著利,猶豫要不要刺向自己。

最終他是刺了,但是沒舍得抹脖子,所以人救了下來。

大約知曉自己的下場,沒等他們用刑,只是以遲家上下的命要挾了幾句,那位就全都招認了。

Advertisement

“當年遲家聽了豫王府的命令,晚一個時辰前去與張皇后等人匯合,等他們到的時候,就剩下豫王府的眷,而張皇后和皇子全都被殺了。”

“豈有此理。”

這稚的聲音是從皇帝口中傳來的。

大殿上的文武聽得此話,紛紛躬:“皇上息怒。”

“太師,”皇帝道,“一定要查清楚,要還皇太后和我兩……三位哥哥一個公道。”

太師領命,立即看向大理寺卿和大宗正:“將豫王府人下獄審問。”

看著兩位大人帶著衙署員退下,太師輕輕攥了攥手,案子會這樣順利地查出端倪,除了昌樂長公主送來的證據之外,一定還有馮家在背后推波助瀾。

豫王府狀告馮家,馮家再反咬一口,算是向豫王太妃報了仇。

這本是好事,豫王府也不是什麼善茬,背地里屯糧養兵,仗著在兩代豫王在軍中的威信,掌控軍權,所為何事一想就知曉了。

這案子一出,等于為他解決了一個憂患。

但是太師卻覺得不踏實,以他多年的經驗,突然一切變得順風順水,其中又沒有他的功勞,那一定是被人暗中算計了,只不過他現在沒有發現罷了。

Advertisement

會是誰在算計他?

太師正思量著,旁邊的孫閣老忽然一晃,還好太師手將孫閣老攙扶住。

七十多歲的老臣,,終于聲道:“就差一點點,如果當年我再打開一些,或許就不一樣了。”

要知道他的那個舉,葬送的可是大齊多年的安定啊。

早早發現豫王府的意圖,先皇必定會遠離豫王一家,張皇后和兩位皇子也就不會被人所害。

不,更大膽地猜想,當年張皇后生下的孩兒沒有死的話,太祖也就不會因清正寺高僧的那句話,改了主意。

太祖在最后那幾年,想要將先皇立為儲君,卻因為高僧提前說破了那句讖語改了初衷。

“不該啊,不該泄天機。”

孫閣老被抬出宮的時候,還在不停地念叨著這句話。

……

豫王府大門敞開,軍長驅直

豫王太妃坐在花廳的主位上,看著下人慌地四逃竄,然后被軍押了回來。

恍惚間,好似看到一個婦人從外面走進來,那婦人生得一張圓臉,臉上總是掛著笑容,明明姿容尋常,卻讓人一見就心生親近。

那是端王妃,不……是先皇冊封的皇后張氏。

Advertisement

張氏就站在那里,靜靜地,明明沒有出什麼兇惡的神,可是豫王太妃突然渾的汗都豎立起來,冷汗也從額角落。

張氏是來向索命的。

豫王太妃眼睜睜地看著張氏一步步向近,站到了面前。

豫王太妃再也承不住,站起,揚起手中的利向張氏砍去:“滾開,滾開……別想害我……我能殺你們母子一次,就還能殺第二次,別想嚇唬我……別想……”

刺出去,卻被張氏手擋住,然后張氏邊走出來兩個人將在地上。

落地發出清脆的響接著豫王太妃覺到肩膀上傳來的疼痛,劇烈的疼痛中,再次抬起頭,面前的哪里是張氏,而是跟著軍前來拿人的大宗正。

豫王太妃瞪圓了眼睛,向四周看去,哪有張氏的影子。

第502章 欺騙

不怪豫王太妃會這樣,最近整個豫王府都不安生。

每天到了夜里,府中總會傳來奇怪的響,像是有人在哭,又像是有人在低語。

但豫王府是什麼地方?兩代豫王都帶兵打仗,要說腥他們見的多了,祠堂里供奉的那桿長槍下不知道有多冤魂。

管事也是見過世面的,干脆在夜里帶著眾人四尋找聲音的源頭,結果眾人切切實實地聽到了哭聲,他們掘地三尺也沒有找到裝神弄鬼的人。

那聲音就像是從四面八方來的,豫王太妃命人將墻拆了,卻也沒有發現什麼端倪,那聲音接二連三地響起來,而且不是在同一個地方,有一次居然像是從夜貓上發出來的。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