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書 科舉文繼母養兒日常 第110頁

《科舉文繼母養兒日常》第110頁

這東西的效用就如名字,能使人改頭換貌,連帶著別和高矮胖瘦都能變換。

因為這效用不算是什麼增益,所以不是培養對象能用,書院的其他人也能用。

之前一夜沒睡,其實沈翠還研究了一下山長給的資料,也就是書院大比的規矩和一些注意事項。

在勞不語給孩子們解釋大比的容之前,其實沈翠已經對比賽項目心中有數。

禮樂書數,只有數學這一門,和后世基本是相通的,是這個現代人,站在先人的肩膀上學習過的。

規則中寫了書院上下都能參加,并未規定只有學子能參加。

所以作為山長,沈翠是可以直接下場的,至多是沒面子一些——書院之長去和半大孩子比拼,哪里是在為書院做臉揚名,分明是鬧笑話。

但沈翠不是要面子的人,要的是實惠!

無奈,原就是農的農婦,在書院的耳濡目染之下,變了或者變得稍微能識文斷字一些,還在可理解范圍。

冷不丁的,一個文盲,數學水平表現得比勞不語還出了,那也太匪夷所思了!

這東西又不是自己悟能悟出來的!

Advertisement

別說親自下場,就算只是教授自家倆孩子,都會讓沈翠擔心暴自己的份。

當時正糾結,系統就給推了這樣東西。

這道雖不算增益,要價可不便宜,一顆只能一次臉,維持12時辰,中途可以暫時變回來,但變回來的時間仍算在效用時間,就等于是一次品,售價500點。

但想到系統那人無比的獎勵,沈翠還是咬牙把它放進了購車。

前兒個還納悶呢,系統怎麼轉兒了,還管拿不拿獎勵,從前的系統可從來只要求任務,不管怎麼完的。

擱這兒等著,買箭矢和壺、買字帖,再買易容道……沈翠這段時間積攢的家幾乎都砸了進去。

而且買這些不算完,還得買點教材網課什麼的。

上輩子雖然是正經大學畢業生,但年紀不算小了,出了學校七八年,學校里的東西都還給老師了,現在的數學水平,至多也就是做做兔同籠那樣的題。

很多東西都得再溫習一遍,不惡狠狠補一場,還真不敢打包票說能贏。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古代和現代的出題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Advertisement

像《九章算》中粟米章的有這樣一段,“粟米之法:粟率五十,糲米三十,粺米二十七……今有粟米一斗,為糲米,問得幾何?”

資料上說了,初試的題目簡單淺顯,所以不只是靠正確率就行,還得看答題速度。

讓一個現代人猛得看到這樣的題干,腦子里還得再慢慢翻譯一遍,速度上就有些天然的劣勢。

所以還得惡補古文基礎,把《九章算》那樣的書從頭學一遍。

于是勞不語和孩子們特訓的時候,沈翠雖然看著和往常一樣,每天都在書院廊下納涼,其實是在腦子里也開始了數學和古文補習。

恍然間就了夏,六月時,天氣一日熱似一日。

系統商城又給沈翠推了納涼新品——【特制冰鑒】,效果也很實用,就是放進去的冰塊可以融化的非常慢,且有類似空調降溫的效果,能讓室溫度再低上那麼兩三度。

大比近在眼前,熱過頭的天氣必然會影響人學習的效率。

而且前頭那麼些購點都花了,沒必要在這種生活必需品上省錢,沈翠的兜又一次被系統掏了個干凈。

七月下旬,衛恕又來了水云村。

Advertisement

之前他每到旬假就過來,但近來暑熱,雖說翠微書院這邊比城里別涼快一些,但一來一回委實太折騰,便又改為一個月過來一次。

他這次也不只是來看衛奚,同時也是來報喜的,穆云川考過了院試,連中了小三元,為正經功名在的秀才了!

周氏高興壞了,愣在原地好半晌都不知道該作何反應。

而沈翠和勞不語他們,反應當然就含蓄多了。

這會子衛恕已經不會一味站在穆云川那邊,覺得他們的反應太過平平,然后義憤填膺。

畢竟這段時間眾人特訓的辛苦程度,他都瞧在眼里,勞不語和衛奚,甚至穆二胖都瘦了一圈。

甚至連沈翠這個“局外人”,都跟著清減了不,像是也在為書院大比心不已的模樣。

后頭消息也很快傳回了村里,來沾喜氣的客人更是絡繹不絕。

怕耽誤特訓,沈翠沒有再分出心力待客,只讓周氏負責應酬。

周氏如今是正經的秀才娘子,由來待客,誰也不會覺得失禮。

時間一下子就到了八月中秋節,大比的日期近在眼前。

第章

中秋佳節,在現代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節日。在古時更別說了,也就比年節上稍微差一點。

過節之前,鄭氏就讓小兒媳婦李氏來幫著傳了個話,想讓沈翠在中秋節當天帶著穆二胖去城里團圓。

自打書院落,李氏也好些日子沒往水云村來了。

一大早出了家門,卻在城門口到了穆二胖。

穆二胖比從前瘦了一圈,也長高了一些,但圓潤的形在人群里依舊顯眼。

他也不是一個人,邊還有一個中年男子。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