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書 科舉文繼母養兒日常 第137頁

《科舉文繼母養兒日常》第137頁

“老裁的手藝我肯定及不上,但咱們的款式簡單,我做的認真,針腳那些不會比布莊里頭的差。”

“這不就了,咱們款式新穎,用料足,你手藝也不差,比人家遜的,只是咱家沒門面鋪子,沒什麼名氣……兩廂一抵消,同樣的價格,定價非常合理。”

看到周氏還言又止的,沈翠接著道:“我知道你想的是人那些。但既然是做買賣,就丁是丁卯是卯,別黏黏糊糊的。像今天衛恕幫著送來訂單,又墊付了定金。你可以等這單子結束,再買份謝禮給他,但做買賣的中間,別摻雜什麼人世故,該立字據就立字據,該收錢就收錢。你沒看衛恕今天也沒有不高興嗎?”

想到衛恕的反應——當時不肯收他墊付的定金的時候,衛恕很是為難。后頭沈翠幫著收了,又白紙黑字的寫收條和契書,他反而一臉輕松,轉頭也沒在這事兒浪費時間,投到功課中去了。

倒是只有,猶猶豫豫了一晚上,臨睡前才憋不住了來和沈翠說話。

要擱以前,可不敢跟沈翠這麼說話,相快一年,知道婆婆真的和從前不同了,這才敢說出來。

Advertisement

說的時候也有些怕,怕沈翠覺得這小輩質疑這長輩的決斷,又和從前那般指著的鼻子罵

沈翠沒罵,從頭到尾給分析了一遍,還道:“還有件事兒,不知道你記不記得,就是早些時候咱家在村里收蛋,老阿婆非要送你。”

周氏說記得的。

那個老阿婆就是早先時候送給穆云川飴糖的那個,腦子一時糊涂一時清醒的,清醒過來知道自己辦了個錯事,居然在秀才公考取功名,高高興興回家的時候,送了那樣腌臜的東西。而秀才公也真是頂頂的好脾氣,沒和生氣不說,還在人前維護了的臉面。

沒過多久,周氏在村里收蛋,老阿婆認出是秀才娘子,就非不肯收那幾文錢,要送給

幾文錢看著不多,但老阿婆日子困苦,日常照料自己都難,周氏哪里肯占的便宜?連著幾次都是掰扯不清,后來周氏再收蛋,就避著不去家了,而是讓人幫著去代收,多了道工序,也怪麻煩。

“所以,買賣是買賣,人是人。一碼得歸一碼,若攙在一,對雙方都不是好事兒。”

周氏別的不說,人還是聽勸的。聽了沈翠這麼一番話,果然也就不再糾結,立刻去睡下,隔天一早就開始工。

Advertisement

等到下次衛恕旬休,就趕制出了五件襖子。其實按之前的速度,還是可以做到一天一件的。

但那會兒不是系統任務給的時間嘛,沈翠幫著打下手,婆媳兩人一道趕工完的。

現在做工的一個,雖然用系統的蠟燭,晚上做針線也不擔心傷眼睛,但鐵人也經不住連日勞累的,沈翠就還是看著分出時間休息,讓兩天做一件。

衛恕翌日就把襖子帶回了書院。

前頭沈翠給了他一疊白紙黑字的收條,定襖子的那幾人立刻爽快地用銀錢換取自己的收條。

先得到消息的人在旬休之前,就把收條和尾款都托給衛恕轉,眼下拿到了襖子當場就套在上試穿。

和衛恕的那件一樣,雖然剪裁十分簡單,但每件襖子都是厚實又保暖,針腳都的,棉花又給的足,往上一穿,半點兒風不進來!并沒有因為時間就趕工糊弄人!

而且做寬大也好,這樣平常的時候他們也能穿自己的裳,等到晚上起風了可以隨時套上。那會兒都晚上了,不至于影響他們讀書人的形象。

也有人沒立刻穿,而是把這大襖子還能蓋在被子裹著,想也知道晚上不可能再被凍醒。

Advertisement

“衛兄看中的鋪子確實不錯,這一兩銀子,不比書院街裁鋪子里賣的差。而且裁鋪子里還得預定呢,我冬前訂的,到現在還沒做好。”

“就是我來得晚了,沒上前頭這五件,還得等一旬……還有一旬就是年假了,衛兄該回家去了吧?不若直接把鋪子告訴我,我自己去取。”

衛恕就道:“鋪子那邊說了,后頭做好直接送到書院來,你們到時候出收條就。”

…………

臘八過后沒幾日,青竹書院放年假了。

書院這邊五湖四海的學子多,譬如衛恕和衛奚這樣家里遠在京城的,一來一回就得大半個月。

去年衛恕就嫌路遠沒回去,今年衛奚跟著他過來了,兄弟倆要是都不回家,爹娘那里不好代。

衛恕其實有心只自己回去的,怕衛奚在路上生病。

但是也是奇了怪了,往年冬就要生病的衛奚,今年居然破天荒地一聲咳嗽沒犯?

衛奚覺得自己能行,若是不回去,即便衛恕說他在外頭一切都好,二老也只會以為他是報喜不報憂。

安父母的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他在翠微書院這段日子十分舒心,往后想長久在此,還得回家和父母仔細代。

初十那日,沈翠一行人給衛家兄弟送別,等送走他們,下午沈翠陪著周氏去送了裳。

那時候也只有衛家兄弟這樣要遠行回京的人先行離開,絕大多數人都未走,尤其是沒拿到新襖子的幾人,更是都在等著。

齋夫幫著通傳了一聲,很快五個年郎就拿著收條出來了。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