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書 科舉文繼母養兒日常 第148頁

《科舉文繼母養兒日常》第148頁

自古就有水土養人的說法,很多子不好的人都會去南方定居。不過這水云村,照理說也在北方,居然能有這種宜人的水土,也是怪不可思議的。

衛恕順著他們的思路一想,也點頭附和道:“您不說還好,一說,我每次進翠微書院,都覺得耳聰目明、頭腦清醒了一些。且那書院原來是我一個好友家的舊宅。我那好友更是連中‘小三元’的人中龍。而我那好友的親弟弟,也就是二郎的師兄,聽說從前……從前有些不足的,不知道為何突然開竅,過去一年時間就學了人家兩年的課程,還于箭投壺一道十分有天賦,形上也是頗為圓潤,從不見他有任何頭疼腦熱……”

衛恕不是翠微書院的人,沒必要幫著人撒謊,而且他自來也不是會夸大其詞的人。于是更就說得通了,那翠微書院絕對是個匯聚靈氣的風水寶地啊!

衛老爺也有些激,忙問:“依諸位看,我兒若是還去那風水寶地待上三年五載,那其他沉疴舊疾……”

幾個老大夫又商量一陣,最后派出代表道:“二郎最難調制的肺疾都已經除,其他小病照理更不在話下。”

Advertisement

幾人說著更是有些意,想去見識一下那能溫養,甚至能養出人中龍的翠微書院。

但是人家那是書院,又不是什麼觀景點,便也不好提出來。

衛家難得團聚,幾個老大夫說完話很快就起告辭。

衛恕親自相送,回來看到衛老爺還在廳堂里等著自己,顯然是有話要說的模樣。

衛老爺言又止,最后開口道:“阿恕,那翠微學院真要那麼好,不然你也……”

“爹別說這種話。我拜青竹書院已有段時日,來年或者再過一年,就要準備下場。此時改換書院,且不說習不習慣,會不會招來罵名……”衛恕為難道,“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家不一定收我。”

勞不語力夠不夠都先不說了,就說他早些時候因為偏見,對沈翠的敵意冒犯……后頭還能心平氣和地招待他,已經是十分難得的事了。

衛恕哪里好意思開這個口。

于是衛老爺也就此不提,道:“那我不提這茬了,你往后旬休記得多往那跑跑。沾沾那里的風水!”

衛恕哭笑不得地應了聲“好”。

翠微那邊未限制衛奚什麼時間回去,青竹書院卻是上元節后就開學。

Advertisement

兄弟倆在家待了幾天,衛夫人就給他們張羅行禮了。

經過診脈之后,都不用衛奚再提,衛家父母催著他快些回翠微‘養’呢。

而且先前他們不知就里,只給了人家一個月十兩銀子的生活費,如今衛家父母越發不好意思了。

十兩銀子,還沒有早些時候衛奚幾副湯藥值錢呢!

送走他們兄弟之前,衛家父母拿不準給多謝禮,是直接給一筆銀錢呢,還是把往后每個月的生活費漲漲?

衛家到底是生意人,和讀書人打的道不多,最后拿不定主意,問衛恕衛奚兩人的意思,畢竟他們才更了解翠微山長的心兒。

衛恕道:“直接給現銀吧,翠微山長是個爽快的人。”前頭他就是因為沈翠的爽快,而慢慢地對改觀的。

衛奚卻說:“我們山長日常說的就是‘錢財,而已’。雖是一介流,也算不得文人雅士,卻是目空阿堵的高潔品。爹娘若是直接給了銀錢,轉頭我們山長肯定還把銀錢花在書院里。”

這點衛恕倒是也認同。

一個月十兩銀子的生活費,加上他偶爾給的幾兩筆墨銀錢,對農戶人家來說絕對是一筆大錢了。

Advertisement

但沈翠還真是沒拿這個銀錢去改善生活條件,真要全花在吃喝上,不至于山長的親兒子——穆二胖,還得把一包桃當寶貝。

對,桃,衛恕轉頭吩咐小廝趕去外頭的點心坊置辦一些好存放、好攜帶的點心。

衛家父母雖不認識沈翠,但從他們兄弟里,儼然看見了一個品高潔、視錢財如糞土的山長。

“原來如此,那我們就懂了。”

…………

與此同時,相隔京城數百里開外的水云村,翠微書院。

坐在書桌前咬著筆桿子的沈翠突然“阿嚏”聲不斷,連打了十幾個噴嚏。

穆二胖和勞不語,甚至在旁邊畫圖的周氏都對投來關切的目

沈翠也在幕上調取自己的數值。

質那一欄沒有任何變化,的噴嚏也總算止住,對著眾人道:“沒事兒,都忙自己的,許是有人念叨我呢。”

眾人見好了也就不再說什麼,沈翠接著咬筆桿。

“您遇上什麼難事兒了?”設計稿初步完的周氏側過臉一瞧,見眼前的紙空白一片,“不然說與我聽聽,看我能不能幫上忙?”

沈翠為難地搔了搔頭,“這個忙,可能你也不大幫的上我。你讓我自己再想想。”

這個讓沈翠發愁的事兒,也不是別的,兩個字概括——搞錢!

說到底還是因為時間增益,書院多了倍支出,筆墨紙張大頭不說了,連從前覺得不怎麼費銀錢的吃喝,都了大問題了。

年前沈翠就做好打算了,買了兩本話本回來參考,當時系統笑話水平堪憂,不知道練到什麼時候才能有幫人抄書的水平。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