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書 科舉文繼母養兒日常 第176頁

《科舉文繼母養兒日常》第176頁

“梅大哥跟我住。我先帶你認認路。”穆二胖笑呵呵地拉上了梅若初的手。

梅若初抗拒地想回手,但別看穆二胖還不到十二歲,力氣可不輸大人,他愣是沒掙開。

穆二胖先帶他悉了書院的環境,而后去宿舍里單手把給他準備的被子抱上,帶著他回了家,去了自己屋里。

進了屋之后,穆二胖單手放下了薄被,還是沒松開他,直到把門栓上了,確定他走不了了,才撒開手。

梅若初心頭一,道:“我知道你們是一片好心,但是我真的……”

穆二胖不給他機會再說那些妄自菲薄的話,拿起放在炕桌上的《周易》,問他說:“其實我也存著私心呢,我最近在預習這個,覺得好難。梅大哥能指點我一二嗎?”

左右今晚是走不了了,梅若初去了炕邊上,先手試著拍了好幾下,確定土炕十分結實,這才在炕沿上坐下,指點他道:“《周易》確實深,從漢代開始大致分為象數派和易禮派,后頭再次分化至今已有五派,各有爭端。注釋解說的書不下千種,我不知道勞夫子學的是哪種,所以我也不敢教。但絕大多數的注釋解說其實是有相通之的……”

Advertisement

他侃侃而談,引經據典,顯然那龐雜的數種學派、千種注釋解說他都有所涉獵。

穆二胖本是想找點事給他打個岔,沒指真麻煩他教授自己的,但不覺聽著就了神。

…………

沈翠這邊,回了自己屋里后,就立刻把梅若初加了書院系統,為了4號培養對象。

然后就看到了梅若初的數據圖形——一個凹下去一角的六邊形。

拋開幸運值不談,他的各項資質都是完,如勞不語所言,可以和穆云川媲

但他那個幸運值……只有個位數,就跟當初還未開智的穆二胖的圖形數據似的,那一塊都快為芝麻粒兒了。

【都這樣了,他還想著不牽累旁人呢。】沈翠無奈地和系統嘀咕了一句,然后打開系統商城,開始為他挑選東西。

第91章

沈翠前頭升級書院后沒多久,就知道要有新員加,所以想著好好照顧對方,特地留了一些購點,但沒想到會遇到這樣大的缺口。

現在賬上點數就不到一千,剛夠買兩件提高幸運值的品。

而一件品,也只能提高10點幸運值。2級紅做的東西可以增加5點,本只需要七八十,算下來還是做紅更劃算。

Advertisement

沈翠肯定是要把人留下的,就沒買品,而是買了紅材料,準備慢慢給他做。

不過其他東西肯定是要買的,比如前頭給穆二胖買過的書桌、蠟燭都得給他買上,此時沈翠看重的就不是系統給的那些增益了——畢竟老山長親口認證的,梅若初的才學沒問題,他只要能順利進場參加考試,功名于他而言唾手可得。

沈翠看中的是系統的產都是高級位面的材料,經久耐用!

像二胖那套桌椅都快用了兩年了,到現在還嶄新的很,別說發生椅子折斷的事兒了,連個木刺都沒冒出來過。

而那特制蠟燭,別說被風吹倒了,刮風的時候燈火都不帶晃一下的。

先把常用的東西給他安排上,省的像之前似的,他啥啥壞。翠微不比弘樂,沒有那麼深的基和底蘊,摔幾個碗倒不值一提,但要是壞桌椅,或是著火什麼的,可負擔不起!

當然了,考慮到梅若初那個位數的幸運值,沈翠也沒敢下定論,所以把東西加進購車后,付款買下之前,也和系統求證了一番。

系統解釋說:【我這麼和宿主說吧,他幸運值低,氣運低,其實就是把某件不幸的事發生的概率放大而已。比如今天那個碗,確實是用的久了,也早有裂,但在如1號培養對象那樣幸運值高的人手里,它裂開的幾率就趨向于0,而在4號培養對象手里,幾率就趨向于100%。系統產出損毀概率本來就是0,所以不論在誰手里,它就不可能發生意外。】

Advertisement

得到這答案,沈翠安心不,順著他的話接下去說:【所以我讓二胖和他待在一起不錯,梅若初氣運低,遭意外的可能大,二胖氣運高,遭意外的可能極小。兩廂平衡,就看誰的住誰了。這孩子也是慘,這麼低的幸運值,能平安長到這麼大也不容易。】

【唔,其實他一開始幸運值沒這麼低。科舉考試,真才實學和運氣、魄,缺一不可。他這麼點微末的幸運值,卻屢次去做需要高氣運值的事,可不就是會越來越低?而且他氣運低迷,其實也是因為在這個位面的法則下,他的生命也快走到盡頭了,所以一直在往下跌。】

沈翠真有些頭痛地額頭,【真把我繞住了。這個幸運值難以自己提高,卻會自行降低?總之加快速度給他刷一刷總是沒錯的對吧?現在就算他們兩人那麼一平均,幸運值都不及格。也不知道二胖和他待久了,會不會被他影響。】

【1號培養對象幸運值很高,照理說短時間并不會被影響,時間長了,如果老是被牽連進倒霉事兒里,那就不好說了。不過宿主不是有更好的選擇嗎?我可以……】

他并不是這個位面的生命,當然不會被影響,而且就算是遇到火災,燒掉的也不過是數據出來的。宿主不喜歡他用穆份,那他可以換一個別的嘛!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