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書 科舉文繼母養兒日常 第180頁

《科舉文繼母養兒日常》第180頁

這樣來日翠微的學子出息了,旁人知道梅若初指點過他們。就算梅若初沒有功名,再開班教學,也有人會愿意的,不至于他日生活無以為繼,真回鄉下種田放牛或者在路邊擺攤。

第93章

前頭沈翠和老山長通信的時候,他們二人也會流一些心得。

但沈翠辦學時間短,其實本沒什麼心得,老山長也不好跟說的太詳細。

不是他藏私,而是兩人都是書院之長,是平等的,不能說因為他比沈翠年長、有經驗,就對別家書院的事指手畫腳,容易給人倚老賣老說教的覺。

而傳授自家學生梅若初,他老人家則沒有這方面的擔心,想到什麼就寫什麼。

梅若初仔細研究了老山長的教學心得,他自小不論學什麼都是一學就會,一點就

是以他雖然沒有什麼正經教書育人的經驗,但研究了幾日,就開始著手準備自己的教育方案。

勞不語自問指點不了他什麼,所以每天看他拿著本《禮記》抄抄寫寫的,以為是他自己的溫書方式,便也沒有多問。

然而梅若初的教案寫好后,卻并沒有派上用場,翠微書院雖然看著簡陋,但經過這麼久的磨合,早就自系,大家都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Advertisement

前頭穆二胖他們‘爭搶’之后,看著像刮分了他的時間。

可事實上,衛恕和衛奚每天都照著之前的安排做自己的事兒,并不去煩擾他。

真能用上他的,也只有穆二胖每天睡前那半個時辰溫書的時候,會請教他一些問題。

但穆二胖的程度問出來的東西,在他那里當然稱不上難,睡前兩人往炕上一躺,跟閑聊似的也就教完了。

而且穆二胖其實并不是每天都會起夜,但他睡前特地會多喝一些水,這樣半夜起來出恭,就能順帶檢查周圍狀況,趕一趕不知道為何老是過來的野貓、老鼠,保他一夜好眠。

兩廂一抵,那睡前談天答疑,實在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兒。

后頭梅若初也總算反應過來,所謂讓他當助教,其實只是讓他安心待在翠微的一個說法。

他從前在弘樂,同窗們雖然不會欺負他,但多都有些害怕他,只把他當形人。

沒想到出來一趟,翠微書院的人和他素昧平生的,非但不止不嫌棄他,還想方設法地照顧他的心

梅若初覺得自己也該付出一些什麼,找了個空兒抱著自己整理的教案找到了沈翠。

沈翠還在趕工呢,腰帶一口氣了三條,全讓梅若初系在腰上了。

Advertisement

現在對做腰帶越做越順手了,按著一二天一條的速度,前頭已經做好了十幾條,但也不可能讓梅若初都系上——不是梅若初嫌棄,這年也實誠的很,沈翠讓他多系幾條,他也不問為何就照做。但三條布料厚實的腰帶已經讓他的腰了水桶,每天出恭都得費好一番工夫。

加上九月的天氣也談不上多冷,沈翠也不能真讓人系個十來條,裹出一腰的痱子。

一個月的時效到了,15點幸運值永久加進他的屬里,沈翠讓他把前頭三條換下,換上新的三條,并叮囑他自己算好時間,再過一個月就換新的。

然后沈翠開始著手做旁的,2級紅已經推薦開始裁服了。

那些不方便給梅若初做,就做外衫——正好他空過來了,前頭出弘樂書院的時候所帶的行李,都在路上當的當,丟的丟,眼下都是借形和他差不多的衛恕的裳穿,確實需要置辦旁的

梅若初尋過來得時候,沈翠依然在做針線。

梅若初知道最近一直在給自己忙活,而且也肯定不是瞎忙活,他最近確實不如之前倒霉了,也確實需要,還真不好拒絕沈翠的好意。

Advertisement

在翠微書院待了這段時間,梅若初知道這里不興那些彎彎繞繞,所以心中的同時,他直接開口道:“山長,這是我寫的教案,請您過目。”

“怎麼還特地寫這個?”沈翠擱了針線,把針線笸籮挪得離他遠遠的,立刻認真看起來。

還別說,梅若初這教案寫的是真不錯。和時下的教書先生,想到哪里就講到哪里不同。

他這教案寫的跟后世的教育工作者寫的似的,十分有條理。

不止詳細地做好了教學計劃,標出了學習目標、重點難點,甚至還能寫上某某年份,某場考試據哪句話,出過什麼題。

更列出了哪里適合和學生提問互,按著出了衛奚、衛恕和穆二胖的學習進度和個人格,預設出了他們可能會如何回答,而后應該如何解釋。

可以說拿上這份東西,只要識字,照本宣科,直接就能當先生了。而這份教案給到學生,也可以直接為寶貴的復習資料。

直接把沈翠都看驚了,“這是你們書院里學來的?”

弘樂書院真要是這樣超前的教育模式,也難怪可以屹立兩朝不倒,培養出那麼些厲害的學子。

梅若初有些赧然地說不是,“我們書院里,山長他們也并不需要做這些案頭工作,萬卷書自在心中。這是我據我們山長的教育心得自己鼓搗的。畢竟我沒有經驗,所以就需要這樣準備。老話說‘笨鳥先飛’,大抵就是我這樣的。”

這話一說,沈翠越發驚訝,目瞪口呆,要不說梅若初是除幸運值之外,都接近滿數值的天才呢?搞個教案都快直接接軌現代了。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