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書 科舉文繼母養兒日常 第236頁

《科舉文繼母養兒日常》第236頁

崔五娘話音落下,一個三十來歲、容貌普通的婦人上前福了福

崔五娘就給介紹,說這婦人喚作阿姚,不算是崔家下人,而是收在崔家的幫工。

阿姚本來就廚藝尚佳,前頭跟著擅治藥膳的師傅學了幾年,也算半只腳了門,崔斐在家里的吃食也是負責。

正好沈翠邊缺人,而往后崔斐日常到這邊來吃飯,阿姚挪到翠微來上工,也是一樣。

“這會不會太委屈阿姚了?”沈翠招的是雜工,而這阿姚……崔五娘都能放心讓來負責崔斐的飲食了,顯然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廚娘。

這樣有一技之長的人,不論是留在崔家這樣的高門大戶,或者去酒樓掌勺,亦或是自立門戶,自己做點小買賣,都比來翠微當雜工有前途的多。

崔五娘笑看阿姚一眼,阿姚便自己開口道:“五娘子抬舉我,其實小公子在家里的吃食,主要是治藥膳的大師傅負責,我就是個打下手的。我這手藝其實并沒有很好,在您家書院做工,我如何也稱不上委屈!”

后頭沈翠才知道,這阿姚早年也是苦命人,爹娘早逝后,叔伯做主了的婚事,讓嫁了個爛賭鬼丈夫。

Advertisement

賭到家財散盡,連所生的一雙兒生病了都沒錢請大夫,先后去了。

阿姚心如死灰,存了死志,但幾次都沒死——他那丈夫并不肯讓死,還想著把賣進窯子里。

正好那時候剛掌家的崔五娘下鄉巡視家中產業,順手把救了,還打發了十兩銀子給那個爛賭鬼,讓他順利簽下了和離書,還了阿姚一個自由

后頭阿姚便想為奴為婢報答崔五娘。

但崔家又不缺下人,且阿姚是良民,沒得讓因為恩了賤籍。

崔五娘見可去,便讓崔家當了幫工。

因為知道崔五娘最掛心的就是親弟弟崔斐,所以阿姚便努力學治膳。

今兒個崔五娘點了家里幾個麻利人出來,問他們愿不愿意去翠微做工?

除了阿姚外,這幾人都是崔家簽了賣契的下人,其實崔五娘吩咐一句,們也必須去。

但若是心不甘不愿的,離開崔府無人監管,想來也不會好好辦差。

崔五娘是為了向沈翠示好才決定派自家的能干人去幫忙的,萬一派了個不盡心的去,反而不好。

這一詢問之下,其他人都不愿意。

一來崔家這樣的高門大戶,能在崔五娘跟前效力的,大多都是有關系的家生子,費心費力地才到了眼下這個位置,這被派出去,誰知道會不會生出變故?萬一自己在崔家的差事讓人頂了怎麼辦?再則就也和牙行那邊招不到人的原因一樣,翠微在的那地方可是‘兇宅’!誰平白無故愿意往那兒跑?

Advertisement

然后阿姚就站出來了,就是來報恩的,崔五娘哪里缺人,就愿意去哪里,并不去想那些。

確實沒有毫不愿的,沈翠就接著問:“那阿姚的工錢……”

雖然知道崔五娘是一番好意,但手里確實沒有富裕到可以照著崔家給工錢的地步。

崔五娘大手一揮,“每天只在你家做半天工,晚上還要回崔家住的。的工錢你不用管,茲當是抵阿斐在這的飯錢了。”

那這還真好,這阿姚知知底的,自然比外頭雇來的讓人放心。而且有人在翠微做工,每日回去告訴崔五娘一些崔斐的消息,也能安崔五娘這當家長的心。

崔五娘快人快語,沈翠也不是客套的人,便說了從明日起阿姚開始來翠微做半天工,崔斐開始來這邊用飯。

前后也就略坐了兩三刻鐘,崔五娘的丫鬟又來尋人了,也不方便久留,和沈翠致歉一聲,又一陣風似的刮走去理家中生意。

這日事務確實繁忙,崔五娘一直忙到晚飯時辰都過了才回到崔府。

回到家之后便想著找老爺子稟告一聲學的事兒。若,則讓崔斐留在翠微,若不,便只讓崔斐去用飯,聽到了結果還再去知會崔斐。

Advertisement

沒想到不用兩頭傳話,下人說崔斐正在崔老爺子跟前訓呢。

第123章

崔老爺子已過了古稀之年,滿頭華發叢生。

他白手起家,經歷了改朝換代的風風雨雨,一輩子都在為家中事業打拼,十多年前中風后把家中重擔給了崔五娘,這才清閑下來。

這二年他子恢復了許多,但仍然不能勞累,便日常約著一些老友敘敘舊、喝喝茶,釣釣魚,日子清閑的很。

平時這會兒他回到府上,問一句孩子們都回來沒,便該準備歇下了。

今兒個他特特招了崔斐到跟前,顯然是有事兒。

崔五娘過去的時候,就聽到崔老爺子在里頭問:“下午我釣魚的時候遇到了李老頭,我怎麼聽他的意思是你最近又沒去府學?”

崔老爺子卸下崔家重擔許多年了,但上積威尤在,除了崔五娘就沒人不怕他的。

更別說崔斐小時候在他邊經過‘教養’,被問責也不敢辯駁。

邊的書雖然未跟著他進府學,但日常都要和其他下人幫著他上下馬車,就瞅準時機解釋道:“老太爺明鑒,小爺昨日和今日去了的!”

崔老爺子一拍桌子,“昨日和今日都去了,那就是前日,大前日……都沒去了?”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