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翠微月余,這一個月里他雖然沒參加任何運,還是按著之前的飯量來吃喝,沈翠也是先著調理他的心疾,而很主做系統的食材給他吃。
但如系統所言,翠微書院是在法則之外的,是在這里,法則之力的影響就會對他慢慢減弱。
因此崔斐已經在以緩慢的速度開始瘦下來了,沈翠可以通過系統明確看到他的數值——他重從160kg降到了1kg,質因為心疾的痊愈,總算是穩定在了及格線。
十斤擱旁人上那肯定非常明顯,擱他這樣的大重,倒確實不算什麼。加上他的袍也都是特別寬松,而翠微的其他人都和他朝夕相對,是以除沈翠以外的大家都沒有察覺到他的變化。
而且此時年們的注意力也都在旁——下個月過完臘八,府學里就要舉行一年一度的歲考了!
梅若初想著要保持院試案首得來的一等廩生,衛恕衛奚則也想著爭一爭好名次——一等廩生給現銀補和廩米,這些在他們眼里都不算什麼,主要是榮譽!
崔斐并不厭學,早些時候不來上課,是因為被府學的同窗欺凌。
但同樣,他本人得失心也并沒有很重,從前即便是在穆云川邊,也生出過要和他看齊的心思,依舊是以及格為目標。
眼下他想法變了,翠微的學生一個賽一個的優秀,個個都想爭一等,他若還是勉強考個及格,豈不是以一己之力,拉低了翠微學生整的水平?
于是崔斐日日去府學報到還不算,也開始用功起來。
府學里課間休息的時候,訓導偶然也會過來看看學生們的況。
見到崔斐仿佛變了個人,前頭那個特地提點他、不讓他隨意拿假的訓導老懷寬,更難得地當著眾人的面夸獎了他一句‘孺子可教’。
府學的教授和訓導平時都惜字如金,能讓他們當眾夸的除了穆云川、梅若初之流的天才,便沒有旁人了。
崔斐這樣的竟還能得他一句夸,有些人心里難免計較。
第126章
這計較的人里首當其沖的,就是給崔斐起外號的李如峰。
崔李兩家本就有怨,他欺凌崔斐也本就是故意。就算崔斐形正常,他也總能找到別的地方攻訐。
前頭他在教授那里吃了掛落,思前想后不知道錯在哪里,在府學里問了一圈人,只有梅若初能看出他的錯。
看出后梅若初卻不肯指點,要求他先給崔斐道歉。
李如峰不肯丟這個人,回家后讓李老爺子出面請了好幾個學識淵博的西席先生來參謀,這才發現了原委——
原來他那份寫差了的功課,主旨是贊頌當今的圣德賢明。
但他力求與眾不同,日常就喜歡用一些生僻詞匯展示才學,這次他依舊按著習慣掉書袋。
但其中有兩個生僻字連在一,恰好就是歷史上一個小國的君主的謚號。
那段頻出戰,中原割據的歷史中,出現過的小國足有幾十個。
更別提這謚號對應的君王,只在位不到二十天,史書上都只有寥寥幾筆。
所以也難怪李如峰想破了頭都不知道錯在何。
若不是尋到了那位酷研究歷史,飽讀史書的西席先生,說不定走投無路的他還真的只能照著梅若初說的去給崔斐道歉。
因為驚了家里,李家人也知道了這事兒,李家子嗣單薄,李老爺子最看重他這個嫡長孫,為了這件事把他從十一月念叨到了臘月。
教授那般嚴厲的罰他,其實也是為了讓他改掉半桶水直晃,還掉書袋的病,這回是用小國君主的謚號來稱贊當今,下次誰知道會犯什麼忌諱?
而梅若初更是沒有指點他的義務。
這樣風波完全是因為他自己而起,他也不反思,只覺得是崔斐害了他!
若不是因為崔斐,梅若初這素來與人為善的,何至于故意賣關子?更不會累得他要驚家里,惹來長輩責問。
歲考在即,李如峰一邊跟家里保證自己肯定不會再在府學犯錯,一邊忙著溫書用功,倒是沒找到機會從崔斐上找補回來。
也恰好這天中午,崔五娘趁著午休來看弟弟了。
姐弟倆快一個月沒見上了,只靠阿姚給崔五娘帶消息。
崔五娘心里疚的很,但崔斐很理解他姐姐的——商戶人家年上都要忙著盤賬,還要考核各家店鋪掌柜、伙計的表現,來定年底的花紅和來年的工錢、升遷等。
崔家開書局起家,但這些年經營下來,也有了許多旁的鋪子。
這些鋪子的賬目都要崔五娘過目,送到崔五娘書房的賬簿堆得比人都高。
別說出門來看他了,崔五娘吃飯睡覺的時間都快被沒了,眼底一片青影。
“我在翠微一切都好,山長說我最近可以回家了,我特地還讓阿姚給姐姐帶了話,等忙完了歲考就回家一趟,姐姐怎麼還特地過來?”
阿姚不會報喜不報憂,崔五娘當然知道他在翠微過得不錯,但總歸還是要親眼看看他才能放心。
崔五娘此時也不回答他的話,而是拉著他上下一通瞧,說:“我怎麼覺得你好像瘦了?”
別人說這種話,崔斐會覺得是打趣消遣他,親姐姐當然不會這樣,他將信將疑地著自己的臉,驚喜地問:“真的嘛?最近我確實覺得裳都寬松了一些,但也沒敢往那方面想。”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