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書 科舉文繼母養兒日常 第248頁

《科舉文繼母養兒日常》第248頁

崔斐一直是很害怕府學里的先生的,因為理虧嘛,前頭請了那麼些假,又總在歲考及格線上徘徊,跟差生格外怕老師一個道理。

不然不至于前頭訓導問一句他請假的事兒,他就恨不能在課堂上找個地鉆了。

這次雖然考得好,但猛的被教授提到人前問答,他心里也有些沒底。

人在張、沒有安全的時候會下意識地看向自己悉信賴的人,崔斐此時不由看向梅若初和衛恕衛奚。

得到他們鼓勵的眼神,崔斐深吸一口氣,上前道:“所謂‘士先識’,全句乃出自《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中的‘士先識而后文藝’。題目中藏了后半部分,題干又說得‘文’字,即是要求用‘文韻’來寫試帖詩,需把題干中已有的和藏部分里的關鍵詞全寫上,即包括‘士’、‘先’、‘識’、‘后’、‘文藝’。若不知全句,便很容易寫……”

教授頗為滿意的點點頭,“這題確實有些偏,畢竟《舊唐書》不在四書五經之列,怕你們平時沒有讀,學政特地在考綱里點了出來。即便如此,還是有不人于這題上栽了跟頭,這一題,崔斐就超過了你們絕大多數人。你們可還有異議?”

Advertisement

眾人忙道不敢,尤其是面尷尬的李如峰把下都抵到了口。

看眾人沒再質疑名次,教授訴后也沒有多待,很快便離開了。

等教授一走,立刻有人道:“那今遭李兄輸了,豈不是就要從府學里退學了?”

旁之人接口道:“左右歲考之后便是年假,每年年假過后都有人員變,李兄退學倒是方便的很!”

“這李如峰早先帶頭欺負崔斐,我早就看不慣了,實在是對不住讀那麼久的圣賢書,有違圣人之道!”

“技不如人還敢挑事兒對賭,活該!”

議論和貶低之聲四起,李如峰面漲的通紅,撥開開人群逃也似的走了!

也無人關心他走不走,那些人說完他便也上來給崔斐道賀,崔斐也一一回禮。

后頭等人散了,崔斐面上的笑意淡去,反而多了些若有所思。

衛恕心直口快,問他想什麼呢?贏了李如峰難道不高興?

崔斐說不是的,“只是頗有些唏噓,前頭李如峰帶頭欺負我的時候,因他們人多勢眾,李家在府學中也有一定關系,所以無人幫我出頭。如今我考的比他好了,李如峰眼看著要兌現諾言退學,倒是有不人敢仗義執言了。這份仗義執言,若是放到從前……我大概也不會日日躲著不來府學吧。”

Advertisement

梅若初手搭上他的肩膀,輕輕拍了拍,“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世間常態便是如此,咱們只需要以人為鑒,不讓自己為那樣的人。”

崔斐用力地點點頭,他當然是記得是哪些人為他雪中送炭了。

看完放榜知道了名次,府學的年假也正式開始了。

崔五娘總算是在臘月中旬忙完了家中事務,如前頭說的那般,親自來翠微送年禮了。

因翠微有阿姚在——阿姚平時并不會探聽什麼消息,沈翠他們說事兒的時候還會刻意避開。

但到底是在這里做雜工的,沒人比更知道翠微缺什麼了。

崔家的年禮十分樸實,并不是金銀那些,而是吃的喝的穿的用的,甚至另外還帶了幾個裁和繡娘來,給眾人量

這還真是剛需,衛恕衛奚肯定是不缺服穿,但沈翠母子還有梅若初、勞不語裳都不多,周氏離開前給的裳,沈翠和穆二胖都已經穿上了,本都沒想著置辦過年的新

大人倒還好些,年們都在長個子,梅若初十八九的年紀最近半年還又長了一截。

“從前就覺得你裳簡單了些,沒得辜負了好樣貌,今遭我把家里最得力的繡娘帶來了,你們書院‘翠微’,前頭跟你簽契書,也看到你名字中帶有一個‘翠’字,這次就讓們給你在服上繡上幾朵蘭花,必然很襯你。”

Advertisement

這還真是,畢竟沈翠現在的裳就是前頭周氏給做的那,周氏裁服都是自學的,雖學的很不錯,卻做不來刺繡這種需要有師傅帶門的細活計。

沈翠也沒有時下婦人到了三十歲左右就覺得是自己徐娘半老,不需要打扮的想法。

應下崔五娘的好意,“那就多謝你了,回禮方面……”

崔五娘忙按住的手背拍了拍,止住了的話頭,“能把阿斐的養好,還讓他變得勤勉上進,這已經是你送給我、送給我們崔家最好的‘禮’了!再說剛過來不是看到孩子們在寫春聯麼?都是要有大出息的人,就寫幾副春聯來我留存著,將來指定價值不菲!”

繡娘給沈翠量完尺寸、商量好服的樣式和繡紋就退了出去,屋里只剩他們二人,沈翠便問道:“阿斐跟你說府學里的事兒了嗎?”

崔五娘點頭,“我說過他了,雖說那‘以小博大’是我從前嫌他不進取,給他灌輸過的生意經,指著他能變一變。沒想到用在了此遭。也得虧你們的學生待他極好,帶著他一道復習。更得虧你不嫌辛勞親自下廚、幫他調養……不然還不知道如何收尾呢。”

崔五娘并不知道系統食譜里的白菜炒蛋是增加短期記憶力的東西,便以為是翠微什麼補子的方,不然在認識里,崔斐不可能短時間就瘦了那麼多,廢寢忘食的經過二溫書,子還反而越發康健了。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