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0 章
十一月中旬,征遼大軍凱旋。
隨著襄王的回京,朝堂上下像在等待一場暴風雨,默契地安靜。
果然,襄王回京的第二天,就上奏彈劾太子篡改糧期意圖不軌,并呈上證據若幹。
此事一出,全朝嘩然,連東京城的百姓們也傻眼。
篡改糧期而延誤軍機是何等重罪,難道太子不知曉嗎?這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當天,太子喊冤,說沒有這回事,襄王純屬誣蔑。對于襄王呈上的證據一概不承認,據說太子為證清白還從病榻上爬起來,孱弱地去面見皇上。
他反問:“這樣做對孤有何好?我大宋將士吃敗仗對孤有何好?孤乃堂堂儲君,又豈會自掘墳墓?”
不得不說他這話反問得極好,這也正是所有人都難以想通的地方。
除非太子愚蠢。
可誰又知道當初他為了讓襄王回不來確實幹過這麽蠢的事呢!
若這些證據不足以證明,那麽接下來陸安荀呈上的證據則實打實地坐實了太子的罪名。
——太子幕僚、門下侍郎薛喬薛大人曾跟遼國大王子耶律泓多次接。耶律泓被捉後代了所有經過,其中最令人驚訝的是,當初州水患是太子推波助瀾惹得百姓暴。
僅這一樁罪名便讓太子深陷討伐中。
可太子仍不承認,并將幕僚薛喬推出來當替死鬼。直言他對所有事并不知,一切是薛喬做所為。
皇上些許猶豫,一來,薛喬確實有之嫌,若他與耶律泓勾結反而陷害太子也說得通。二來,太子病中,對于從小寵的兒子,皇上多于心不忍。
就在皇上于心不忍之際,獄的薛喬站出來指證太子,說自己并非跟耶律泓勾結,一切是授太子指使。為了證明自己所說不假,他手上還保留了當初太子指使他的證據。
太子一聽薛喬還保留證據,頓時兩眼一黑,吐病倒了。
嫦妃去東宮看了眼,當晚跑去皇上面前哭訴,說皇上被人蒙蔽雙眼。太子什麽子皇上難道不知嗎?他純孝,去年為給皇上賀壽,親自去河中捉福,將手弄傷了。
“太子是皇上看著長大的,他雖淘氣了些,可不是壞的。皇上聽信讒言,難道真要死他嗎?”
將矛頭指向襄王:“襄王在封地時,朝堂和諧。可自從襄王回京後,矛盾頻出,且太子子一日不如一日。這其中,皇上就不查一查嗎?”
皇上天多疑,事真真假假撲朔迷離,倒把他難住了。
事就這麽僵持下來,朝堂暗流洶湧卻詭異地雀無聲。
直到十一月下旬,東宮屬兼吏部員外郎杜文卿呈上幾樁罪證,徹底斬斷了皇帝對太子的希。
杜文卿收集了這一年來幫太子做的所有證據。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幾樁:
一、太子賄。太子廣朝臣,每年賄數額上百萬貫。
二、太子縱容親屬斂財,剝削百姓。比如當初泗州之地的高家,高家之所以在津縣毫無顧忌吞并百姓田地且搜刮百姓錢財,後頭就是有太子舅家做靠山。太子當年還是二皇子時,全國各地有許多鄉紳每年將剝削所得的一大半送進嫦妃娘家和二皇子府中,皆有賬本為證。
三、結黨營私,用惡劣手段打擊異己。這就得提到前太子黨,無一不招太子毒手。
四、殘害手足。前太子之所以發瘋,是二皇子的手腳。
前頭的三樁且不說,皇上看到最後這一樁,渾抖,對太子又怒又失。
前太子可是皇上最寵的兒子,沒想到竟是被手足殘害。當即,皇上下令廢黜太子,押大牢由刑獄司嚴審。
至此,才上位不過一年的新太子,又匆匆地退位了。
刑獄司。
昏暗的地牢裏關著四京重罪犯人,其中東邊的一牢房跟其他牢房不一樣。這座牢房幹淨寬敞,有床有被褥,還燭火通明。
巡邏的衙役路過時瞥了眼,只見角落裏蹲著個骨瘦如柴的人,也不知手裏拿著什麽,正在寫寫畫畫。
裏還時不時喊:“殺了你!殺了你!孤殺了你!”
說完,他兀自笑起來:“哈哈哈.......哈哈哈孤殺了你!”
這瘋瘋癲癲的人,正是被廢黜的太子。
誰能想到半個月前還風霽月的東宮太子,居然跌落階下囚呢?
實在令人唏噓。
東京富貴皆浮雲啊!
他想。
衙役搖了搖頭,跟著隊伍走了。
沒多久,空曠寂靜的大牢裏傳來些靜,似乎有人來了。
領頭的將一位朱紅服的人帶到牢房門前,叮囑:“杜大人,祁大人有令,您只可待一刻鐘。”
杜文卿點頭:“多謝祁大人。”
那領頭的離去,牢裏又安靜下來。
杜文卿隔著鐵欄看向角落的人,那人想必也知道他來了,蹲在那一不。
杜文卿也不說話,只目平靜又飽含輕蔑。
須臾,蹲著的人突然暴跳起來,一下子竄到他跟前,眸子死死盯著他。
“杜文卿!”太子眼裏像是啐了毒,恨不得吃他的喝他的。
“你是一條狗!”他說。
杜文卿臉未變。
“你曾在孤的腳下得歡!”
“孤以為你只是一條會搖尾乞憐的狗,沒想到你是一條養不、會咬主人的狗。”
太子打量他的著,笑起來:“看你現在人模人樣,但你別忘了......”
他一字一句說:“狗就是狗,走到哪都是下賤牲畜。”
杜文卿迎著他視線,也緩緩笑起來:“我是條狗,我早就知道,殿下不必再提醒我了。我來,只是想告知些事。”
他往前走了兩步,用只有兩人聽到的聲音說:“其實我就是來看殿下的下場的。”
“你恐怕不知道,我等這一天等了多久。”
杜文卿說這話的時候,面容平靜,舉止依舊謙卑真誠,仿佛尋常跟人談般。
“我要告訴你,即便沒有襄王你也坐不上皇位。因為殿下患奇毒,活不過一年。”
太子睜大眼睛,他想說話,嚨裏卻突然被什麽東西堵住,只能詭異地張口啊啊啊地吼。
“哦,殿下可能不知道,那位整日給你送補湯的靈兒姑娘,也是我的人。”
他話落,太子驟然一口噴出來,將杜文卿噴得滿臉都是。
杜文卿眉頭皺了皺,擡袖去。看見滿袖子的,竟像著了魔似的哈哈大笑起來。
征遼大勝,朝廷論功行賞。
陸安荀又升了,這回的職是實打實的實權京,三省門門下侍郎,居二品,授金魚袋。
這升速度令人嘆為觀止,仕不過三年,居然一路升到二品位。年紀不過二十出頭,就已經躋宰相閣之列。
但這是陸安荀!
不服不行!
祁淵也升了,依舊在三省門,兼掌刑獄司。
最令人矚目的便是此次征遼大帥,襄王。
襄王被晉封壽王,掌開封府事宜。衆人清楚,皇上此舉意在考察襄王,打算換太子了。東宮無主,襄王又有征遼之功,再者,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襄王賢德的名聲漸漸傳出來,此前在封地所做的好事也被百姓們傳頌。
真可謂是東風送鵬,直上青雲。興許再過不久,壽王這個封號還沒捂熱乎,就得當儲君了。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襄王、陸安荀等人被封賞,居然還有蘇家。
這便要從燕山府籌軍糧說起。
朝廷命陸安荀征糧一百萬石,短短兩個月,陸安荀不僅全部籌集,還多籌了三十萬石。
彼時這個消息傳到東京城,人人驚訝,可轉頭一想是陸安荀又覺得沒什麽奇怪。
但現在,陸安荀在朝堂上當衆為其妻蘇氏請功,并坦言燕山府征糧大半是蘇氏的功勞。衆人一聽,詫異不已。
又是蘇氏?
那可是一百三十萬石軍糧啊!
當得知蘇綰不僅為將士們籌糧,在察覺運糧日期被篡改後,當機立斷用障眼法跟遼軍斡旋,蘇家姐妹齊心協力千裏送糧時。
滿朝文武皆忍不住佩服。
蘇家,真是了不起!
皇上早就清楚此事,怎麽封賞蘇家以及蘇家都想好了。
他滿意地觀察金鑾殿臣子們的表,然後開口問:“禮部郎中蘇大人可來了?召他上前來。”
這一天,在蘇老爹眼裏跟平時沒什麽兩樣,大朝會嘛,他就是個湊數的。
依舊秉不改,站在隊伍末端神游天外。
直到回神後再次發現衆人盯著他,有過一次經驗的蘇老爹指著自己:“皇、皇上召見我?”
一旁的禮部同僚心複雜地點頭:“蘇大人,還不快去。”
蘇老爹整了整帽,趕忙進殿跪下。
然而當得知皇上要封他為謙德侯時,整個人懵得不行。跪在地上都忘了謝恩,還是婿陸安荀提醒,他才回神。
“臣,多謝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一次論功行賞,蘇家像是憑空殺出的一匹黑馬,博得朝堂外關注。
蘇家從伯爵擢升侯爵,蘇家個個得了皇上的賞賜。
尤其是第四,不僅賞賜厚,還單獨得了二品誥命夫人封號。
這榮譽,這派頭,蘇家門楣翻天了啊。
蘇老爹暈頭轉向地回府,搞不明白怎麽突然就升了侯爵。後來得知是幾個兒千裏送糧給他掙來的爵位時。
蘇老爹哭了。
“你們幾個......居然敢瞞著我做這麽兇險的事!”他氣得很。
氣完之後,又抹淚笑起來:“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我蘇俊明的兒個個比男兒強!”
蘇家門楣翻天,蘇家的兒也水漲船高,京城的高門世家紛紛打起了還未定親的蘇嫻和蘇泠的主意。
原先的忠勇侯府,侯夫人親自上門來,再討蘇嫻回去當媳婦。
蘇嫻拒絕了。
再有宮裏的莊太妃也托人前來,為的外甥長興伯娶蘇嫻當續弦。
長興伯是個俊朗的男子,在朝中還是個四品的職。有本事有權勢還家境優渥,盡管是個鰥夫,但京城想嫁過去當續弦的人不。
可蘇嫻還是拒絕了。
衆人不解,紛紛為蘇嫻憾。畢竟年紀不小了,還和離帶著孩子,能有長興伯這樣的選擇已經是天大的福氣了。孰料,拒得幹幹脆脆。
就在衆人覺得蘇嫻不知好歹之際,開國公府祁家的聘禮送到了蘇家門口。
祁家聘禮浩浩,沿著大相國寺街再過郡亭橋,一路來到蘇家。
衆人驚掉下。
沒想到一個和離之人,居然還能高嫁至此。
蘇家這運道,真是羨慕不來!
柴氏得了這麽個婿,揚眉吐氣,也高興得合不攏。婿升,蘇家進爵,兒定親,樁樁件件都是喜事。
柴氏一合計,想著,要不就擺兩桌席面慶賀慶賀吧。
林家也正有此意,于是夏氏和柴氏一同張羅,將席面擺在蘇家庭院裏。
整整五桌,一桌林家人,一桌蘇家人,一桌蘇家婿,還有兩桌親朋好友。
這頓飯吃得熱鬧。
最鬧騰的要數孩子王陸安荀,也不知是他即將當爹的緣故還是怎麽的,他現在格外喜歡跟孩子玩,有時走在路上見到旁人家的孩子都得逗上一會。
而夏氏年初給林大人生了個兒子,名林孝璋,整整比陸安荀小二十歲。對于這麽個弟弟,陸安荀喜歡得,扛著滿院子跑,逢人就問:“稀不稀罕?我兒以後也這樣。”
珉哥兒跟陸安荀玩,這會兒跟在他後跑。陸安荀問稀不稀罕,珉哥兒就大聲喊:“稀罕吶!”
這一幕逗得衆人忍俊不。
百裏言玉瞥了眼,暗暗鄙夷。
他嘖了聲,怪氣對蘇瑛道:“陸妹夫真是出息!不就是當爹麽,瞧他傻的,堂堂二品大也不嫌丟人。”
忘了說了,此前百裏王子也得了賞,皇上賞賜的是一座玉山。這賞賜可真真是賞賜到了他心坎上,百裏言玉跟蘇瑛兩人將玉山擺在臥室,夫妻倆每天要用通天眼觀好久才睡。
原本得了賞他心不錯,可瞧見陸安荀到炫耀即將當爹,他又不爽了。
蘇瑛不不慢吃了口茶,問他:“難道你不想當爹?”
蘇瑛眨眨眼:“其實......你也要當爹了。”
“真.....真的?”
百裏言玉盯著蘇瑛的肚子:“什麽時候的事?我怎麽不知道?”
“今早。”蘇瑛說:“確切地說我最近有所察覺,但許是孩子還小并不能確定,今早總算確定了。”
準確無比道:“剛好一個月孕。”
嗷!
百裏言玉猛地跳起來,高興得繞著院子跑了一圈。
這靜引得其他人也紛紛看過來,不知怎麽回事。
待百裏言玉停下來,對著陸安荀驕傲喊:“我也要當爹啦!”
陸安荀:“......”
瞧你那點出息!
還有一更哈,大概在晚上12點左右更新出來,啵啵=3=
入宮的第一個年頭,她是才人。入宮的第五個年頭,她是婕妤。入宮的第十個年頭,她想成為皇后。因為成為皇后,能握住珍視的一切不會被奪走,能保護自己,能保護孩子,能夠……陪伴他。她只想和他待在一起。長長久久,平平安安。不相疑,不分離。他是皇帝,那她就做他的皇后。他是販夫走卒,她也跟定了他,當他的婆娘,養兒育女,相扶相攜一輩子。明黃的羅傘前移,天子儀仗緩緩步入城門。遮天蔽日黃羅傘、日月扇,紫旌旗……那一刻日光耀花了眼,謝皇后的鸞駕踏著御道,向前迎上去。
顏熙去臨縣投靠舅父,被舅父舅母做主嫁給了衛家三郎衛轍。衛三郎生得豐神俊朗、英姿挺拓,猶若一朵長在雪巔的高嶺之花。雖然看著清冷孤傲不易親近,但顏熙卻一眼就相中。只是衛三郎不是真的衛三郎,而是京都長安城魏國公府世子。因失憶流落吉安縣,被衛家誤認…
寧時亭追隨晴王顧斐音十年,為他退婚,為他放棄坦蕩仙途,棄刀入府。年紀輕輕的無名無分,最后被一杯毒酒賜死。重生回十七歲,他放下執念,只求一封放妻書。府上時光寂寞,只有他與殘廢的少年世子同住屋檐下,井水不犯河水。知道日后顧聽霜會逼宮弒父,成為一代暴君,也知道這孩子生母早逝,少年辛苦。便也會悉心教導,溫和陪伴,期望他能多一點安和,少一點暴戾。卻沒想到,那年夏天,他在院中閉眼乘涼,聽見下人催世子選妃。書房拐角,輪椅上的陰鷙冷漠的少年冷笑說:要什麼世子妃,我只要院子里的那一個。
蘇邀一遭穿越,成了替嫁小可憐,無才無德,奇醜無比!夫君還是個廢了雙腿的病嬌王爺! 廢柴小姐嫁給了殘疾王爺,天下再也找不出比他們更配的了。 婚後,蘇邀與趙霽約法三章:“我治好你的病,你與我和離!” 誰知治好這戲精王爺後,蘇邀卻被一把抱起,丟到軟塌之上。 某個扮豬吃老虎的王爺眼神纏綿:“這兩年委屈夫人了,有些事也該辦了...” 蘇邀瞪眼,怒吼:“辦你二大爺!和離!” 趙霽一臉受傷:“如今夫人把為夫該看的都看了,該碰都也都碰了,難道要不負責任、始亂終棄嗎?” 蘇邀:“......” 原來這兩年她被這戲精給騙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