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殘疾王爺站起來了 第150章 150 “王爺是大竹,他是小竹。”……

《殘疾王爺站起來了》第150章 150 “王爺是大竹,他是小竹。”……

第150章 150 “王爺是大竹,他是小竹。”……

陪惠王爺說了會兒話, 姚黃睡了一個長長的覺,醒來窗外都黑了。

恍惚了一會兒,姚黃看向旁邊, 發現之前放在這裏的襁褓不見了,反倒多了一個和而臥的惠王爺。

姚黃:“……”

王妃并沒有什麽明顯的作,趙璲還是醒了,對上王妃清明的目, 也不知醒了多久又這樣看了他多久,惠王爺微微僵片刻,隨即一邊撐坐起來,一邊低聲問:“可有哪裏不適?”

姚黃確實有點難, 指著被子掩蓋的口道:“好漲。”

這可不是戲弄矜持的惠王爺,王妃的眉頭都皺起來了。

趙璲立即坐到椅上, 朝外喊人。

金嬤嬤、羅金花前後走了進來。

惠王爺不好開口解釋王妃的不適,看眼王妃, 自己推著出去了。

姚黃看向母親:“孩子呢?”

羅金花笑道:“抱給母喂著,見你跟王爺都睡下了, 就還放在母那邊,小家夥吃得飽, 這會兒也睡得香呢。”

解了疑, 姚黃求助地看向金嬤嬤。

金嬤嬤便幫王妃輕輕地按起來,喂孩子是件苦差, 宮裏的妃嬪、達貴人府裏的眷都是請母喂。

姚黃嫁進皇家後了那麽多, 帶孩子這事當然也是怎麽舒服怎麽來。

按照金嬤嬤的說法,姚黃只要連喝三五日金嬤嬤讓廚房熬制的食療湯,部就能輕松如初了。

羅金花瞧著兒越來越的臉,高興道:“娘在別的太太那裏也聽說過這種按的手法, 按完了是舒服,但按的時候可疼了,再瞧瞧金嬤嬤這高超的手法,你可得好好賞賞金嬤嬤,回頭皇後娘娘那裏也要更加孝順。”

姚黃:“那是自然,沒有嬤嬤在,我這幾個月哪能這麽省心。”

Advertisement

金嬤嬤早就領教了王妃的甜,如今被王妃母倆一起捧著誇,這把年紀竟然都要不好意思起來了。

重新清理一番,羅金花去抱了孩子回來,等跟金嬤嬤退下,惠王爺又來了,上放著一個蒙著紅綢的托盤。

一心打量孩子的王妃被紅綢吸引,問:“這是?”

趙璲:“父皇賜的賞。”

王妃眼睛一亮,靠坐起來,將襁褓往邊挪挪,騰出地方給惠王爺放托盤。

趙璲看得心驚:“能坐了嗎?只穿中會不會冷?”

姚黃沒覺得冷,不過為了讓惠王爺放心,還是撿起備在一旁的一件夾棉短襦穿上了。

趙璲將托盤放到枕頭一側,取走紅綢。

姚黃先看到了一支金嵌寶石的牡丹花簪,簪頭的牡丹花外層有七朵赤金花瓣,每朵花瓣中間都嵌著一顆桂圓核那麽大的紅寶石,第二層是七片羊脂白玉雕刻的花瓣,第三層是七花蕊,每花蕊都卷著一顆豆粒大小的瑩白珍珠,第四層還是金花蕊,但這層花蕊更短,細細地包攏了裹在最中間的一顆山楂果大的紅寶石!

姚黃是看著心都要化了,還是惠王爺幫忙將牡丹花簪放到了手裏。

姚黃試著去摳裏面的紅寶石,確定沒那麽容易摳出來,這才放心,不然哪天戴出去,走著走著這顆最值錢的紅寶石掉了,會心疼哭!

托盤上還有一個掛著赤金長命鎖的金項圈,一對兒金燦燦的嬰兒手鐲,都是給小皇孫的。

姚黃心想,永昌帝肯定更稀罕親孫子,但剛出生的孫子什麽都不懂還好糊弄,只能將給的賞賜提一提,來顯示他對這個皇孫的滿意。

“父皇真是太好了,王爺以後一定要好好孝順父皇,有事沒事多跟父皇噓寒問暖。”

Advertisement

姚黃真心實意地囑咐道,因為跟孩子都是永昌帝對惠王爺屋及烏的那“兩只烏”,只有惠王爺一直得永昌帝的寵,跟孩子的賞賜才會源源不斷。

趙璲沒有理會王妃的傻話,拿起一支鐲子對著孩子舉在肩膀兩側的小手腕比了比,本套不住。

姚黃就覺得這樣的惠王爺也傻的。

夜之後,母抱走了孩子,惠王爺躺在産房的床上陪王妃睡。

夫妻倆提到了孩子的名。

康王那邊的三個孩子都是周歲後永昌帝給賜的名,那麽惠王與慶王兩家的孩子肯定也會延續這個慣例,兩對兒夫妻只要給孩子想個暫用的名就行。

姚黃:“其實蛋蛋真的的,而且一聽就好養活。”

趙璲:“不妥。”

姚黃:“那就旦旦?早上的那個旦,一天之計在于晨,多有寓意。”

趙璲:“……不妥。”

姚黃推他一下:“王爺起吧,你看過的墨水比我從小到大喝過的水都多。”

趙璲:“但那些墨水都不適合起名。”

名應該是一聽就很親昵的,惠王爺至今都沒想到該怎麽親昵地喚王妃,便知道他同樣起不出合適的孩子名。

姚黃:“我哥的名是小虎子,我的名是小花兒,都是從我爹娘那裏取的一個字。”

趙璲看向王妃。

姚黃立即捂住他的眼睛:“不許用我的名!”

趙璲:“……我的名太正了。”

姚黃:“那我的還太俗呢!”

收回手,夫妻倆各自對著床頂思索,惠王爺默默地在“黃”上用心,姚黃想到早上孩子發時經過的竹林,想到剛嫁過來時喜歡住在竹院的惠王爺,再看看邊雅如修竹的惠王爺,笑了,靠到惠王爺的肩頭道:“就小竹兒吧,王爺是大竹,他是小竹,竹子長得快,起這名寓意也好。”

Advertisement

被王妃誇竹子的惠王爺偏偏頭,過了會兒道:“筠兒吧,葉葉新春筠,下複清淺流,筠為竹之雅稱。”

姚黃覺得這句詩很,也正應了今早竹林那邊的景,就特別滿意地在惠王爺臉上親了親。

.

惠王府的小公子洗三這日,王爺、王妃兩邊方便走的至親都來了。

大公主、二公主一起從宮裏過來的,離得近到的也快,分別給二嫂與小侄兒帶了禮,後妃的將隨永昌帝的賞賜同時到。

“筠字起得真妙,我也一直都覺得二哥是修竹之姿。”大公主笑著誇贊道。

不習慣這般誇詞的惠王爺早早離開了,將後院東次間留給姑嫂三人。

才搬回新宅一日的羅金花很快就帶著姚震虎父子倆以及為了此事提前住進姚家客房的羅家衆人來了王府,惠王爺像招待兩位公主妹妹時那般暗暗觀察了衆人一番,確定沒一個帶著病氣才讓曹公公領眷去後面探王妃與孩子。

康王、陳螢夫妻帶著小世子來了,惠王爺繼續觀察。

慶王陪著福長公主最後到的,鄭元貞還在坐月子,不宜出門。

惠王爺觀察過後,讓曹公公引福長公主過去。

長公主一進東次間,先看到了穿普通綢的姚、羅兩家衆人,無論穿氣度還是面相舉止皆與勳貴人家涇渭分明。

長公主皺了皺眉。

羅金花帶著母親與兩位嫂子準備上前行禮,就像們給兩位公主屈膝請安一樣。

姚黃攔住了,笑道:“都是一家親戚,哪有那麽多的虛禮可講,姑母您說是不是?”

長公主那明顯的皺眉便是不給面子,既然如此,在自己的地盤,姚黃又何必委屈娘家人全外人的面子?

想當初剛嫁惠王爺的時候,惠王爺都沒有輕視過的娘家親戚。

長公主淡淡一笑:“當然。”

無視那些平民眷,福長公主來到榻前,看向襁褓裏的小娃娃,單看著是小,但若跟早産一個月的親外孫放在一塊兒,惠王家這個便要大上一圈。

長公主客氣地誇了誇,送了孩子一金項圈。

姚黃道謝,并以二嫂的份關心了一下鄭元貞母子倆的況。

長公主笑得真心了些,解釋道:“元貞初期的懷相不好,致使三郎早産,剛出生時才五斤多重,還好三郎能吃能睡,這幾日瞧著胖乎多了。元貞說了,等出了月子就帶孩子過來見弟弟,你們妯娌倆同年嫁進皇家,長子也都是同年生的,這都是緣分。”

姚黃:“……”

有點不習慣長公主突然的和氣與熱絡。

長公主坐了一會兒就去了前院,在惠王府吃過席後,隨著慶王回府去探兒。

孩子都是自家的香,慶王一進鄭元貞的屋子就抱起他的小三郎親了一口,同鄭元貞道:“看了一圈,還是咱們三郎最好看。”

鄭元貞看向母親。

長公主:“那邊是足月生的,臉蛋肯定比三郎胖乎,但眉眼確實不如三郎。”

鄭元貞自然是不信的,再高傲,也要承認自己不如姚黃貌,慶王更俊不過惠王。

但這些都不重要。

慶王離開後,鄭元貞悄聲詢問母親涼州的毀渠之事。

長公主拍拍兒的手:“放心,我都安排好了,是兩個有妻兒所累的死士,先給了一人五百兩銀子,事之後他們回來,還能各領一千兩。”

是這麽許諾的,但只要兩人真的回來,自會安排不知的侍衛無聲無息地滅了兩人的口,徹底銷毀證據,而他們的妻兒亦在的掌控之下,很快就會在黃泉路上與兩個死士團聚。

倘若兩人不幸被抓,為了保住妻兒的命,兩人也會按照的命令咬定他們是承恩公府杜家派去的。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康王、惠王出了事,杜貴妃與四皇子同樣是可獲利的漁翁,且杜貴妃對惠王的不喜人盡皆知,再加上死士的口供,皇兄很難懷疑到頭上。

長公主最後囑咐兒:“放寬心,什麽都不要想,只有你自己相信了此事與你我無關,將來事發皇上追查起來,你這裏才不會出破綻。”

鄭元貞看看睡的孩子,緩慢卻堅定地點了頭。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