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重生另嫁小叔,夫妻聯手虐渣 第197章 再見徐夫人,敲定新生意

《重生另嫁小叔,夫妻聯手虐渣》第197章 再見徐夫人,敲定新生意

第197章 再見徐夫人,敲定新生意

「昨日收到家書,我爹的意思是只要於國有利的事都要做,徐家若是需要便不問緣由,只用說個數就行,若是辛家手裡的貨不夠,會儘量想辦法湊齊。」

辛安是來談買賣的,何況這樁買賣本並沒有太多可談的地方,說話很是直白。

徐夫人雖然一早就料定辛家不會拒絕這樁買賣,此刻依然覺得高興。

「辛老闆大義。」

「我也不瞞你,徐家買糖主要用在軍中將士上,要的量不,且每年都要,早前不是沒有找過糖商,但卻不能穩定供貨,往往一點糖要找好幾家糖商才能買來,若是辛老闆能大量供貨,求之不得。」

辛安說糖這種東西本來就稀罕,價錢高還不易得,又不好保存,天熱或是都會化,「若是沒有穩定客商,誰家也不願囤積在手裡。」

重點是不像鹽隨時都有,糖是有季節的。

這些事徐夫人自然知道,只要求盡力,「若是辛老闆能吃下,我們可以不用再找旁人。」

辛安笑道:「真要如此我爹就該忙起來了,不過他目前手裡不太多,若是要得急怕是沒辦法,若是明年要便一切都有可能。」

糖是由甘蔗而來,若是能吃下軍中的生意就可以尋到適宜甘蔗種植的地方,找到當地縣令讓其下轄的百姓多開地多種甘蔗,並在當地建作坊,如此才能有更多的糖。

Advertisement

這些都需要時間。

徐夫人輕笑,「軍中的買賣你放心,要的量絕對不會小,只要徐家在一天,這買賣辛家就能做一天,只一點,價錢上希能更合理些。」

一個糖的買賣就能將辛家拉攏到徐家,且還是長期的利益往來,辛家也可以拿徐家當靠山,徐夫人料定辛家不會拒絕。

這一點辛安已經和唐陌商議過,既然來了就很痛快,「有夫人這句話我心裡就放心了,我會即刻書信回淮江,明年開春後我父親會親自到京城商議其中細節。」

「糖今年就能先給一批,價錢等明年定下後再結算。」

這是辛家的誠意。

徐夫人非常滿意的態度,「明年太晚,且辛老闆是買賣人,賒帳不過年的道理我們都懂,二夫人既然代表辛老闆點了頭,軍中會即刻派人前往淮江和辛老闆商議細節,同時帶走現有的糖。」

「聽夫人安排就是。」

過程的順暢都在兩人的預料之中,軍中要如何談徐夫人不管,辛安也不手他父親要如何看待其中的利潤,兩人看重的都是經此一事拉近兩家的關係,謀求各自的利益。

「上次見二夫人還是在水華宴,如今再見二夫人和之前變化甚大。」

說完了正事徐夫人便開始閒話家常,「比早前更加沉穩從容。」

「讓夫人見笑了。」

辛安自然說是自己剛到京城不適應也不悉,「好在有林姐姐們照拂,願意帶著我吃茶聽戲,要不然也不能這麼快悉。」

Advertisement

「可是欽侯府上的二夫人林窈?」

「是的。」

徐夫人笑道:「那可是個爽利人,京都城的事就沒有不知道的。」

辛安又順道謝了二皇子妃,又笑著說昨日陪老太太去宮裡得知二皇子妃有了孕,「這可是大喜事,原本想前去恭賀,又想著二皇子府怕是都張著,二皇子妃也要靜養,便只能過些日子再去了。」

這話一出徐夫人的笑聲里是止不住的歡喜,「宮裡的太醫都直接住了進去,再過兩個月穩當了你就能見到了,這些日子可要將憋壞咯。」

有孕那是天大的好事,今日一早監管戶部的差事就落到了二皇子頭上,同時皇后申飭太子妃的懿旨也到了太子府,太子妃幽閉府中半月,當真是可喜可賀。

辛安陪著笑,心想沒有貿然前往二皇子府是對的,二皇子妃肚子裡的孩子可是寄託著好些人的期,是萬萬不能出岔子,這個時候的二皇子府想來已經閉門謝客。

也不送,誰知道會不會被有心人做手腳,這個時候寧可不做,也不能做錯。

徐夫人對淮江頗有興趣,辛安也喜歡說家鄉事,兩人坐在一起不像是長輩對晚輩,倒像是平輩論

等送走辛安後徐夫人便忍不住為唐榮到可惜,說唐陌運氣好,「妻賢夫禍,老祖宗的話怎麼能有錯?」

唐榮將珍珠當魚目,有後悔的那一天。

Advertisement

出了徐家的門辛安又去看了藥膳鋪子,方達沒在,說雜貨鋪來了一批貨,收貨去了,便調轉車頭去了汪家。

照拂那些老兵的事絕大部分都是汪夫人在管,得要去送點好

路上買了不點心茶葉帶著,進門的時候就得了汪夫人的熱歡迎。

「怎的還如此客氣,伯母正想去侯府找你。」

自從侯府明確了負責人後汪家的力就小了許多,尤其是辛安給錢很痛快這一點讓汪夫人很是滿意,當即就說起了南風帶著劉長登門商議好購買糧食和冬日炭火的事。

「還是你想的周全,這個時候買炭火價錢也便宜許多。」

辛安笑道:「也是那日無意中提及,之前我也沒管過這些事,很多事都不清楚,只能來麻煩伯母。」

「不麻煩。」

兩人落座後汪夫人笑著將這些日子做的事說了一遍,「我們已經再次將那些人清點了一遍,也約定好以後領取糧食和炭火等都有定數,一家一份,若是那些老將士走了,後人便不再領取。」

「話剛說出去的時候是有些意見,但也能理解我們的難,最近這些日子那些人家的兒郎已經在忙著尋找差事,大些的姑娘家也出了門去學規矩,年底各家宴席都多,人手不夠用,這些人去幫個忙也能賺上幾個錢。」

又說些人無論是學規矩還是本事的花費都是汪家安排,「當然,花費的還是二夫人送來的銀錢,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有本事在謀生計也輕鬆些。」

這些事汪夫人其實很早之前就想過,只是苦於沒有湊手的銀錢去張羅,有了辛安最大的問題就解決了,安排起來便很是順暢。

「有夫人費心張羅,我和夫君也能安心懶了。」

辛安開著玩笑,「祖母當初將此事給我們的時候,我們還很是擔心,怕做不好,幸虧有夫人。」

汪夫人願意幹活,樂的出錢就是,也願意讓汪夫人從中得些好,不比什麼都親力親為,最後累死自己強?

「我今日來是有一事又要麻煩夫人。」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