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小蕊回了娘家。
大嫂對的態度有些疏離。
花小蕊知道,大嫂是因為那兩盆蘭花的事遷怒了。
也沒辦法,這麼一大筆銀錢的事,不可能瞞著家里。
反正,已經是嫁出去的兒了,娘家對好,就多回來幾次,對不好,那就回來幾次。
再說了,祖母、父母還都健在呢,還不到大嫂給臉子看。
花大嫂著還沒顯懷的肚子,笑問道:“小蕊啊,你婚都三個多月了吧?還沒懷上?”
花小蕊臉上一紅,道:“還沒有呢。”
花大嫂有些小得意地道:“當年我婚一個多月,就把出喜脈了,頭胎就生了個哥兒。
你可要抓了,趁著年輕,趕生。
你婆婆不是懂醫嗎?讓給你調理一下子呀。”
花小蕊笑容有些淡了,“我婆母說了,孩子要看機緣,我們好著呢,機緣到了,孩子就來了。”
花夫人維護兒道:“是,聽你婆婆的沒錯,可別吃外面的東西。”
花小蕊聲答應,“我曉得了。我婆母是大夫,外祖父是醫,不會信外面的東西。”
可是知道劉氏著覃惠萍吃藥的事兒。
若不是有婆母,覃惠萍這雙胞胎都不一定能保住。
花大嫂道:“那也不能靠等,得想想法子盡快懷上。
你看覃惠萍,比你早婚沒幾天,人家現在懷了雙胞胎。”
花小蕊道:“現在倒是不急,我家夫君要派了,他想外放,我想跟著去。
;不知會去哪里,山高水長的,懷孕不好趕路。”
花大嫂神微變,“你要跟著去外放?要是苦寒之地怎麼辦?”
雖然跟小姑子有些小別扭,但也不想小姑子去那不之地吃苦累。
花小蕊出一抹的笑,道:“再苦也得夫妻在一起,不然長期不見,再濃的分也淡了。”
花夫人嘆息道:“是這麼回事,何況,你家沒有小妾通房,婿這般年輕,可不能苦熬著”
花小蕊臉上一紅,有些不好意思。
長期分別不遠了,花夫人和花大嫂很是舍不得,對花小蕊更加親熱了幾分。
他們的夫君也都外放為過,當的,外放難免的。
外放容易出政績,離皇帝遠,很多事也好作。
積攢些功勞,熬夠資歷,回京后也能謀高一些的職位。
東溟子煜從容川那里得了空缺單子,選了個日子,將花使、褚興兩個親家在一起,商量四郎和五郎去哪兒外放好。
四郎自己一眼就選中了個地方:“四叔,我想去周寧縣。”
周寧縣是他們的祖籍地。
他們就是從周寧縣的東周村逃荒到奉城柳林縣的。
按照規矩,員是不能回原籍為的。
但他們的籍貫現在是奉城柳林縣,因此可以鉆這個空子。
五郎道:“那給我選離四哥近一些的地方,別一個南,一個北的。”
東老頭和錢老太聽到這個消息,眼睛都紅了。
不說話、不主事兒的東老頭兒立刻道:“我也回去!修修祖墳。”
錢老太也道:“我也跟著回去。”
多次午夜夢回,他們想家想得睡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