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世子先別死,夫人有喜了 第557章 瞌睡有人送贓物

《世子先別死,夫人有喜了》第557章 瞌睡有人送贓物

;

  裴如衍詫異於三妹還有幾分機敏,於是同意了的請纓。

  裴寶鶯與裴家的一眾護院以「取」之名,進了鄭家。

  鄭家的僕人一見,便代道:「二夫人,方才有一貴客持令牌來拜訪二公子,但二公子不在,那人沒坐一會兒便走了,臨走前吩咐了讓二公子去見他一面。」

  代完,前後瞧了眼,「二公子沒跟您一起回來嗎?」  s🎺to.c💻om讓您第一時間最新章節

  裴寶鶯溫婉地搖搖頭,面上平靜如水,「夫君與我父親和大伯父談甚歡,決定陪我在裴家小住幾日,他這會兒不開,你讓人去東苑將他的用品收拾出來。」

  話語自然,神態從容,仿佛真有這樣一件事,讓僕從看不出異常。

  鄭家的僕人正要應話領命,又聽裴寶鶯神無奈地話鋒一轉——;

  「等等……哎,罷了,夫君的,還是我帶人去拿吧。」

  僕人點頭,不疑有他。

  裴寶鶯揮手,使喚著裴家帶來的護衛和丫鬟,沉穩地吩咐下去,「東苑是你們姑爺住的地方,手腳輕些,別壞了一桌一椅,凡是瞧見桌面上擺著的,有使用痕跡的,那都是你們姑爺用慣了的,帶走時需小心拿著,不可摔著著了。」

Advertisement

  轉向前院廳堂方向,指了指,「那邊是正廳,倒也沒什麼要東西,有一套茶是夫君喜的,也一併去帶上。」

  這便給了護衛們去東苑和前院的機會,讓他們各自搜尋裴如衍想要搜出的東西。

  「好了,去吧。」

  裴寶鶯話畢,護衛與丫鬟們紛紛散開。

  鄭家的僕人這會兒心頭有了些許異樣,但想想主子都發話了,他一個做僕人的,也不能說什麼,遂顧自將怪異之回了心底。;

  裴寶鶯倒也沒有干站著,跟著去了趟廳堂,在丫鬟打包茶時,眼尖地看見地上有一腳印。

  想到剛才是有貴客來過,倒也不稀奇,定然是僕人在貴客來之前打掃弄過地面的緣故。

  裴寶鶯略往旁邊站了站,目不自覺地往凳子下看了眼。

  此時,裴家帶來的護衛長疾風也看見了,故作疑地問道:「誒,這是何?」

  疾風彎腰將凳子挪開,一小包銅黃的小紙包赫然出現在眾人眼前。

  疾風將小紙包撿起,手指在小紙包上挲一些,似有丁點出,他心中有了計較,想到世子私下的吩咐,他抬手很刻意地全方位展示一下小紙包,「這或許是三姑爺的……茶包?」

Advertisement

  鄭家的僕人哪裡知道?

  方才明明打掃過廳堂的,怎麼有東西落在凳子下面都沒人發現?;

  這紙包的形態確實與茶包有些相似,只是比茶包稍微小些,誰家的茶包這麼一小包,就過於小氣了。

  但也許是珍貴的茶葉包裝,也有可能。

  鄭家僕人心想著方才誰打掃的廳堂,竟能落此,也太消極怠工了,一面想著一邊答著,「是是,應該是小公子的茶包。」

  裴寶鶯眼底閃過一,一個小小茶包當然不該讓疾風有此舉,很顯然,這「茶包」就是大哥要尋之,那就不是個好東西,而疾風在鄭家的僕人們面前故意展示,是為了過過明路,給將來懲治鄭家時多添些證人。

  這麼多雙眼睛盯著,東西的的確確是從鄭家凳子下搜出來的,總是做不了假的。

  「既是姑爺的茶包,那……」疾風假裝思考了一下,向裴寶鶯,目請示。

  裴寶鶯配合道:「這茶包再珍貴,夫君也不會用掉落在地的髒,既是你撿到了,便賞給你吧。」;

  疾風恭敬道:「是,謝三姑賞賜。」謝完,便順手將「茶包」揣懷中。

Advertisement

  一切是水到渠,鄭家僕人剛才的異常,都因為這對話而消失了。

  裴寶鶯上抿著笑,原本以為若尋不到大哥想要的東西,大哥也會讓疾風主栽贓。

  哪裡想得到,這簡直就是瞌睡有人遞枕頭,連老天爺都想讓順利和離,大哥要的東西竟然就明晃晃地出現在凳子底下……嘶,等等。

  裴寶鶯察覺出些許不對勁,灑掃過的廳堂怎麼還能落東西,還是這麼重要的東西,是不是太過巧合了?

  不怪多想,打心底里知道鄭俊不是好人,很怕裴家被鄭家設計陷害、倒打一耙。

  於是深想一番,恍然問道:「對了,方才你說來了一位貴客,姓甚名誰?回頭也好讓夫君親自去拜訪。」;

  鄭家僕人撓撓頭,「呀,小人該死,竟沒有問。」

  裴寶鶯一陣無語,又問:「那你可記得長相?」

  為鄭家的僕人,這人剛好是個沒什麼學問的,詞彙量匱乏,半晌形容不出什麼,只會道:「他穿著紫服,看著就很有錢,來時的馬車比公子的馬車還要高……高調,還拿了令牌的,模樣也好看,很年輕。」

  裴寶鶯看僕人說不出更多,也不折騰了,對方連姓名都沒留下,或許邀請鄭俊過府拜訪只是個幌子,難道這「茶包」是對方留下的?

  不多時,護衛和丫鬟將該收集的都收集了,匯合到一起。

  裴寶鶯對鄭家僕人道:「夫君還在國公府等著我,這幾日,府里若再有貴客來拜訪,你差人到國公府報一聲,若無事就不用打擾了。」

  「是。」僕人應聲。

  裴寶鶯帶著一應品,神自然地踏出鄭家大門,踏出後舒了口氣,心中希這是自己最後一次踏足鄭家。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