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深海余燼 第83頁

《深海余燼》第83頁

覆蓋整個大陸的穹頂,那可能是某種人造生態裝置,與太同源的能源系統,依靠海水中的質為燃料,那可能是聚變科技。

在虛無中航行的巨船,依靠捕捉太空中的塵埃和氣云來提供力,這可能是一艘或數艘民星艦。

至于所謂魔神的夢境……從夢境中來到現實的海水……這個他一時間難以想象是什麼東西,但這聽上去很像是一個奇幻概念,是與前兩段歷史中的科技氛圍畫風截然不同的東西。

許多東西他都能找到解釋或猜想,然而這些東西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拼湊到一起。

就像莫里斯說的,它們更像是一個個互不相通的夢境,在勾勒著完全不同的“史前歷史”。

矛盾而破碎,完全無法用來重現大湮滅之前的世界樣貌。

“或許你的說法是正確的,在大湮滅這個關鍵事件上,存在一道‘視界極限’,”莫里斯的聲音從柜臺對面傳來,打斷了鄧肯的思緒,老人扶著額頭,語氣低沉,“我們無法觀察到視界對面的‘事件’,因此大湮滅之前的歷史對我們而言就是一個永遠無法溯源的概念。”

看著滿心慨的莫里斯,鄧肯的思路卻仍然沒有停下,漸漸的,他反而冒出了一個頗為大膽的想法:“那……如果這些記錄全是真的呢?”

莫里斯抬起眼睛,有些意外地看著鄧肯:“哦?”

“如果這些記錄全是真的,每個城邦或每個種族記錄的歷史真的是他們認知中‘大湮滅之前的世界’真實的模樣呢?”鄧肯著下,若有所思地說道,“或許我們一萬年前的祖先們真的來自一個個完全不同的‘故鄉’,有著截然不同的文明呢?大湮滅將這些來自不同世界的流亡者困在了這片大海上,而流亡者的后代在文明傳承完全斷絕之前把自己所知的東西勉強記錄下來,一萬年之后,就變了讓學者們困擾的‘矛盾歷史’……”

Advertisement

他的思路活躍起來,頓了頓又接著說道:“大湮滅的本質或許不是世界末日,而是一次‘大傳送’呢?”

莫里斯驚訝地看著鄧肯,突然說道:“……布克·本迪斯學派的猜想?世界漂流說?這是個比較冷門的流派,你對古代歷史的研究原來這麼深麼?”

他這是一句贊嘆,鄧肯反而一下子有點蒙:聽這意思,原來早有人想到這個可能了?!

他眨了眨眼睛,倒是沒讓自己的驚訝暴出來,只是裝作順著話題往下:“都是些零零散散的知識,但我很喜歡這個猜想。”

“我也很喜歡這個猜想——雖然它很冷門,”莫里斯搖了搖頭,“但就像其他所有猜想一樣,我們沒有證據,那它就只能是個猜想。

“克拉克學派曾假設亞空間對現實世界的干涉扭曲了所有的歷史記錄,維倫姆學派認為大湮滅之前的世界是無數個互相隔絕的晶格,博尼亞城邦的人甚至認為大湮滅之前的世界本不存在,所有關于史前歷史的記錄都是亞空間中的影制造出來的幻覺……

“說句不該說的,甚至連一些異端邪教都對世界歷史有著自己的理解,崇拜亞空間的終焉傳道士們堅信世界末日其實已經開始,而且正在沿著歷史長河追逐、吞噬我們的文明,各城邦矛盾的歷史記錄就是真實的歷史在逐漸被亞空間撕碎的結果,大湮滅則是一道阻擋在末日前的屏障,等到大湮滅之后的歷史也逐漸被污染撕裂,就是整個世界落亞空間的日子……”

鄧肯越聽越是驚愕,良久才下意識地搖搖頭:“我倒是不知道竟然還有這麼多稀奇古怪的假設……”

“普通人不會涉獵這種領域的,研究歷史在神學意義上畢竟是一件危險的事,”莫里斯說道,“但有一個道理是顯而易見的:如果有千上萬的學者已經皓首窮經地在一個看不到出路的領域中索了幾百甚至幾千年,那麼他們一定已經提出了所有能提出的假設。”

Advertisement

鄧肯慢慢理解了這位老人的意思。

對于這些真正在典籍和文堆里鉆了一輩子的人而言,提出一種能夠解釋現狀的假設是很簡單的,作為學者,他們缺乏的從來不是想象力和眼界。

他們缺的是證據,能夠證明哪怕任何一種假設的證據。

“……沒有任何證據留下麼?”鄧肯問道,“任何來自大湮滅之前歷史的,能證明某些‘野史’所言非虛的‘證’,一個都沒有麼?”

“迄今為止尚未發現,”莫里斯緩緩說道,“一萬年的歲月,再加上中間一段又一段黑暗時代,無數城邦在無垠海中興亡起伏,太難有上古時代的東西留下來了……能流傳下來的要麼是來源不可靠的手抄本,要麼是口耳相傳的故事,而這些東西本也可能早在流傳的過程中變了樣子。”

鄧肯一時間沒有說話。

在他的神深,在遙遠的失鄉號上,海浪正輕緩地起伏著,無邊無際的大海一如既往,覆蓋著整個世界。

也覆蓋了所有可能存在的真相。

他不由嘆著:“研究上古歷史真是一件困難重重的事。”

“是啊,我們要面對的不只是支離破碎的‘歲月’,更有空無所依的現狀,”莫里斯嘆了口氣,“城邦這樣有限的土地上,能挖掘出什麼東西的話早就挖出來了,如果挖不出來,那就說明能夠證明我們歷史的東西被藏在凡人無法及之所。”

“比如海底?”鄧肯突然說道。

“海底?哈,真是驚悚又大膽的說法,”莫里斯笑了起來,“不過這還真是很多走到盡頭的歷史學者們窮極無奈下僅存的念想……海底有證據,有堆積山的文,有古代文明的城市,有能夠解釋一切的址,但又有什麼用呢?我們向下潛去,只能影,凡人是無法及這個世界的最深的。”

Advertisement

說到這他停頓了片刻,又開口道:“不過這也確實衍生出了另一個猜想……雖然未學派,但倒是有不人猜測歷史中那失落的‘舊世界’其實就在無垠海的海平面下,甚至確地定位在幽邃深海和靈界之間的某個‘深度’——大湮滅之前的世界就在那個深度沉睡著。”

“為什麼這麼說?”鄧肯有些好奇,這煞有介事卻又無憑無據的假設引起了他的興趣。

莫里斯想了想,解釋道:“因為許多破碎的古老歷史中都提到了大湮滅之前的世界有‘星空’籠罩四野,而眾所周知的是,‘星空’就在幽邃深海和靈界的界面上嘛。”

鄧肯差點一口口水把自己嗆死:“咳咳……啊?”

“你沒事吧?”莫里斯被鄧肯的反應嚇了一跳,“這應該不是什麼不可思議的……”

“我沒事,只是聽的太迷,嗆了一下,”鄧肯趕擺擺手,“星空就在幽邃深海和靈界之間嘛,我當然知道,當然知道……”

第九十三章 “這是常識”

鄧肯飛快地調整好了表和心態,好讓自己看上去不像是個常識錯的“異邦人”,然而他的心緒卻再也無法平復下來,如驚濤駭浪般翻涌不息。

事實證明,當你突然來到一個奇詭異常的世界上,那麼最初這段日子里不管適應力再強,偽裝的多麼到位,都隨時有可能在一些平平無奇的“常識”上被本地的世界觀給糊一臉——尋常的歷史知識可以系統學習,艱深的專業知識在生活中無需顧及,而只有“常識”,那是只有迎面撞上的時候才會讓你驚呼臥槽的玩意兒。

這個世界的天空中沒有群星,這是常識。

這個世界的星空在深海之中,在靈界與幽邃深海的界地帶,這也是常識。

對這第二點所謂“常識”,鄧肯只能臥了個槽。

他從未接過這個領域,也不曾抵達過這個深度——他曾駕馭著失鄉號在靈界深飚過船,也在失鄉號的船艙底層見到了從亞空間泄過來的錯流,卻唯獨不曾見過幽邃海域與靈界間的那片“星空”……這恰好是他目前為止的認知“盲區”。

他一邊應付著莫里斯的談,一邊在腦海中飛快地思索。

群星……藏在海水深……這會是怎樣古怪離奇的景?莫里斯提到的那所謂“星空”,和他自己所知的“星空”是一個東西麼?靈界與幽邃海域界的地方到底是個什麼形態?那里是一片更深邃黑暗的海洋?還是僅僅被冠以海洋之名的特殊空間結構?

不知為何,鄧肯突然想到了那個名雪莉的孩,以及形影不離的寵兼武“阿狗”。

阿狗是一只“幽邃獵犬”,按這個世界的說法,那是一種被從幽邃深度召喚到現實世界的“惡魔”。

鄧肯無法想象那樣一只骸骨獵犬有著怎樣的生理結構,但從其外觀來看,它顯然不是個“水生生”……那麼便可以大膽推測,所謂的“幽邃深海”也不一定就是“海”。

那可能是一片極為廣闊的奇異空間,而且……被星空包裹。

鄧肯腦海中勾勒著幽邃深海可能的空間模型,莫里斯則注意到眼前的古董店主突然有些心不在焉,這位老先生好奇地看著鄧肯:“關于星相學,難道你也有涉獵?”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