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青州大獲全勝、擊退虜兵的軍傳回金陵,南朝廟堂上下,終于松了口氣。
可惜紇豆陵和在親騎的掩護下奔逃而去,褚豹追出三舍,沒能擒住此人,否則便可斷掉僞朝一臂。
不過青州在此戰中,生俘尉兵二萬餘,也算大大挫了僞朝的銳氣。
與此同時,褚豹與徐州將黃勇聚在微山下奏樂飲酒,疑似延誤軍機的消息紙裏包不住火,也披出來。
可知道又怎麽樣呢?北府早有跋扈之名,大司馬積威深重,朝臣人人噤聲,對此黑不提白不提。
除了謝瀾安。
史臺連上三道奏疏,謝瀾安在殿上厲聲道:“臣彈劾北府都督玩忽職守,勾結外府駐將私授職,藐視皇命,請陛下罷二人職,查問嚴懲!”
這一仗是贏了,可青州二萬駐軍也打到只剩幾千人。北府軍哪怕早到兩日,何至于如此慘烈!
而且,他褚豹并非力有不逮,他是有意以青州駐軍為餌,打算先消耗掉北朝先鋒銳氣,再踩著同袍的骨就自己的戰功!其心可誅!
表兄寄給的報安書上有一行字,令謝瀾安不忍深想,當日孤城死戰的景象。
阮伏鯨說:“同袍骨三日埋不盡,城中一旬洗不清。我與褚氏不共戴天。”
有人揪住北府不放,皇帝心裏便舒坦,自然應允謝瀾安的請求。
褚嘯崖自然上書辯駁,口氣一如既往地狂悖,說“若無北府軍,便無青州一勝再勝。兵無常勢,遲一日速一日皆是將在外,時勢自度,非領兵者不知深淺。”
只差直白地把“將在外,君令有所不”,拍在金陵君臣的臉上。
大司馬護犢子,京吏沒法進軍府拿人。謝瀾安對此早有意料,說好啊,“那麽此番北府出兵軍費,國庫一錢不出。”
若想要錢,我便要在廷尉府看到褚豹卸甲待審的影;不然,你褚嘯崖想親自進京來與我當面對質,我也歡迎得很。
再不然,你敢帶兵城討說法,西府水師一日順流便至金陵。
謝瀾安後臺,自風骨更,如此一來,黑不提白不提的便了褚嘯崖。
史臺和大司馬相持不下的時候,另一廂在商量如何置那兩萬俘虜。
有人主張立斬不赦,以壯軍威,也有人建議分散流徒,讓這些戰俘為南朝屯田耕地。
皇帝詢問謝瀾安的看法,謝瀾安眸輕,彈袖只說了一個字:“放。”
軒然大波。
……又來了。郗符在臣僚的驚聲中低嘆額。
這種一石激起千層浪、一言而定天下法的悉覺,謝含靈怎麽就玩不重樣呢?
“——那可是兩萬兵力,放回僞朝,由著他們再反攻我朝嗎!”之前對北府行事半個字都不敢指摘的兵部尚書,頭一個跳出來,臉紅脖子地質問謝瀾安,“縱虎歸山,汝何敢爾!”
中書省附議:“青州雖勝,卻勝得不易。將士們流河方守住疆土,豈可將俘虜輕易放回,寒將士之心?謝中丞,事關社稷,切莫因虛仁假義而頭腦發昏!”
“含靈,”皇帝在座上面不定,慎重又帶有幾分寬和地問:“你的理由是什麽?”
放回兩萬兵俘,不是兒戲。
可謝瀾安迄今為止所有的建策無一不應驗,所以只要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他就願意陪一起瘋。
瘋?
謝瀾安可不需要誰自作多地為兜底,無比清醒,平靜的眸底卻又拘著兩簇因青州重創而生的煞氣,致使那道獨立殿中的影格外冷峻。
謝瀾安說:“臣請陛下看一出好戲。”
胤奚給鯉魚喂了食,撐臂反坐在木廊闌桿沿上,翻開郎撰寫的北將譜。
那起了繭子卻依舊雋長泛的指尖,點到“紇豆陵和”一條,上面有一行眉批小楷。
“其人推過喜功,好瞞報傷亡,削占恤。”
今朝上朝前,郎問了他一個問題。
“我與歸月在吳郡的來往書信你都看過,我知北朝將領的用兵習慣,并非與推演得知,你不生疑嗎?”
胤奚搖搖頭,開口便是真心話:“只要是你說的話,此生不疑。”
他看到郎當時愣了一下,而後,那張清靨雪上,出一個他這輩子也學不來的恣睢笑意。
說:“該疑的。”
·
牡丹正豔。
北庭的宮殿也學漢家,在盛夏供著紋樣的青銅冰鑒。白馬寺為太後娘娘新奉上一串佛前開的紫檀佛珠,此時正攏在尉遲太後保養得宜的白右腕上,隨主人一起聆聽階下紇豆陵和的回報。
“末將率兵出征,卻折戟于東,無地自容,請求太後與殿下治罪。”
別看紇豆陵和從青州上撤退時形跡狼狽,眼下回到宮裏,又恢複了昂揚氣勢。
他多年來戰功碩碩,有劍履上殿的特權,今日卻破天荒跪了一膝,痛心疾首道:
“然末將此敗,非大意誤事,也非戰力不敵,實是國師所制的軍械圖紙洩,被南賊提前防備,這才出師不利。末將以為,朝中必有南朝細作!”
這話驚得文武嘩然。
座上頭的一老一,神倒還鎮定。
那老的自然便是尉遲太後,尉遲太後旁那名著星緯玄蟒袍,不過十歲上下的辮發年,則是北尉皇太子拓跋亭歷。
只因如今的尉帝生而弱,常年難離病榻,便由尉遲太後垂簾聽政。而尉帝膝下僅得一子,天生異瞳,聰穎絕秀,早早立為了太子,由尉遲太後親自教導。
兩年前祖孫倆聯袂聽政,共坐椅,北朝臣子早就習以為常。
紇豆陵和那番言論說罷,時任關中大行臺,也是西南將軍的赫連朵河譏諷一笑。
“一句‘細作’,就將打敗戰的罪責推得一幹二淨了。我若沒記錯,那圖紙出國師之手,直接你紇豆陵的軍坊,你護得像眼珠子似的,哪容旁人沾過手?這會兒卻說細作——莫非細作就在你軍中?”
恰如一山不容二虎,這二人并稱為北尉名將,關系便如南朝北府的褚嘯崖與西府的謝逸夏,齟齬微妙。
紇豆陵和怒瞪雙眸,“太後娘娘、殿下!不止圖紙有失,且南軍顯然深知我軍布陣奧妙,克制我軍,方有以勝多的結果!細想之下,可不驚悚?臣請太後下旨嚴查此事!”
拓跋亭歷琥珀的左眸澤幽深,右眼在線下卻呈現出剔的藍。
他眨雙眸,饒有趣味地揚一笑:“國師如何看待?”
宗室出的拓跋昉,以多智聞名,自然想得更深一層——如今軍中新敗,倘若再興清洗抄查之風,恐引發一場。
國師輕闔雙眸,著鮮卑衽服,卻豎掌行佛禮:“臣以為,此戰我軍傷亡之數……”
“——七千餘人。”紇豆陵和連忙接口。
“不過數千,”國師沉道,“若南朝一早參我軍布防,應不止于此,是以不必……”
他話音未落,殿中侍快步殿,跪于庭中,面萬分古怪。
“啓稟太後,殿下,邊、邊關送來一封急報……”
“吞吐什麽?”皇太子淡淡折眉,“難不南人又打過來了,仔細回話。”
“是。邊關急報,青州刺史向我朝獻禮,歸還——青州之戰大尉兵俘二萬人!”
尉遲太後與皇太子同時一震。
“多?!”赫連朵河詫然轉頭,隨即臉鐵青,手指紇豆陵和,“好啊紇豆陵氏,你敢謊報傷亡,還足足了三倍!生俘就有兩萬人……那陣亡的該有多?”
紇豆陵和在聽到殿中侍說話一瞬,已白著臉扶刀而起。
他當然知道自己的兵死傷多,可他不能給朝中政敵攻擊他的口子。此刻,這打了一輩子仗的宿將心中只有一個想法:玄朝的人瘋了嗎!
兩軍戰,你死我活,誰會轉頭就歸還數以萬計的戰俘!
褚嘯崖不是築京觀嗎,他何時修了菩薩心腸?
“不……此舉有詐!”
紇豆陵和下意識辯駁,殿中侍為難地取出一封信件,雙手托呈:“還有……青州刺史寫了一封書信給紇豆陵將軍。”
國師先接過那封信,徑直拆開。
這封署名崔膺的信件上,措辭平和,微言大義,無非是說“大玄陛下心懷仁德,不忍傷生,拓跋氏不忘先祖,退回山之北牧馬放羊,鑄劍為犁”雲雲……
卻足以引人生疑。
信到尉遲太後手裏,細閱信上文字,耳上東珠,眼含向紇豆陵和,“崔膺為何與你寫信,為何要放還你帳下甲兵?”
“是了,”赫連朵河接口,“方才不是你自己說的嗎,軍中有細作。究竟是什麽人將鐵雲梯的設計洩出去,又是誰故意敗仗?誰賊喊捉賊?你和南朝之間好啊,輸了家底,還有人完璧歸趙地給你送回來。”
“放屁!”
紇豆陵和此時方知南玄的用心險惡,急之下,他著刀柄的手背青筋暴起,出鋒一寸,“這是反間計啊太後!”
現代漫畫師穿越到古代小鄉村,剛一睜眼就要被爹孃賣了給哥哥娶媳婦?可是她有恐男癥!趕緊選了一個拖兒帶女的老光棍,本以為可以暫時逃過一劫。結果嫁過去才發現老光棍一點都不老,而且三個兒女也各個都聰明漂亮。組閤家庭裡,從每天雞飛狗跳、鬥智鬥勇,到齊心協力振興家業,日進鬥金。夏盈本以為,她終於要登上人生巔峰了!然而當身邊這一大三小的真實身份擺在眼前,她才明白——原來,早在她收服了這四個人的那一刻,她就已經登上了人生巔峰。
隆化年間,權傾朝野的掌印太監肖鐸與福王策劃宮變,助其登上帝位。本應殉葬的才人步音樓因皇帝看中,被肖鐸所救,后被安置在肖府,兩人朝夕相處,漸生情愫,但礙於身份,只得將感情深藏。 肖鐸下江南督辦與外邦的綢緞交易,音樓隨其南下探親,期間兩人相愛無法自拔,終於表露心跡,但是前路重重阻礙,肖鐸的真實身份、南苑王的威脅、宮中皇帝的打壓,一個閃失便會引來殺身之禍。 音樓為大局犧牲自己,決意入宮,不明就裡的肖鐸對她產生誤會,原本相愛的人隱忍相思,苦不自勝。
一個有點技能的拽巴女 × 一個總想證明自己不是只適合吃祖蔭的兇巴男~ ****** 燕京蘇家的大姑娘從田莊養完病回府後,似乎跟從前不一樣了,她不僅令頑劣反叛的親弟弟對其俯首貼耳,還使得京城赫赫有名的紈絝秦三爺甘心為其鞍前馬後地跑腿。 與此同時在鎖器一行具有霸主地位的蘇家卻正面臨發家以來最嚴峻的考驗:京城突然間冒出一位號稱“鬼手”的製鎖高手,傳說制出的鎖器比蘇家的鎖具更加複雜精密,已令城中大戶不惜千金上門求鎖,名氣已經直逼當年蘇家的開山祖師爺! 東林衛鎮撫使韓陌有個從小與皇帝同吃同住的父親,打小就在京城橫著走,傳說他插手的事情,說好要在三更辦,就決不留人到五更,朝野上下莫不談“韓”色變。 但韓大人最近也霉運纏身,自從被個丫頭片子害得當街摔了個嘴啃泥,他丟臉丟大發了,還被反扣了一頂構陷朝臣的帽子。所以當再次遇上那臭丫頭時,他怎麼捨得不給她點顏色瞧瞧呢? 只是當他得償所願之後,前去拜請那位名噪京師、但經三請三顧才終於肯施捨一面的“鬼手”出山相助辦案之時,面紗下露出來的那半張臉,看起來怎麼有點眼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