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武俠仙俠 三國之西州製霸 第1卷 第七百零四章 慶典結束

《三國之西州製霸》第1卷 第七百零四章 慶典結束

“夭壽啦夭壽啦,涼公居然聲稱皇帝是其死敵,他,他是不是瘋了?”一個婦人張得滿臉冒汗,連尖的聲音都出慌張。

“就是,就算此事人盡皆知,也不能當著眾人之面說出口啊!”一人道。

“你說涼公此話何意啊?他這是要叛離朝廷嗎?”又一人疑不解地道。

“哼,朝廷多次刁難涼公,還曾派遣大軍要洗我西涼之地,涼公要叛離天子,這又有什麼好稀奇的?”一拄著鳩杖的老嫗滿不在乎地道。

“就是就是,明明是朝廷害涼公在先,且朝廷流海已久,涼公叛離朝廷有何不可?”又一年輕人幫腔道。

“可是君君臣臣,涼公畢竟是陛下的臣子啊!他怎麼能背叛陛下,那豈不是和昔日的吾王劉濞一樣了?”一個儒生不滿地嚷道。

“你……”圍在這儒生旁邊的人們都氣得不行,但又語塞。

“你這話什麼意思?難道就許天子對涼公不仁不義,涼公就必須任由天子殺剮嗎?”一個不滿的聲音響起,接著一個大漢推開人群,走至儒生面前。

“就是,涼公可是民如子的好,天子無道,怎能殺他?”有了大漢發聲,周圍的百姓也都幫腔道。

這儒生被說得啞口無言,另一儒生趕上前幫腔,說道:“哼!就算天子昏庸,那也是涼公的君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Advertisement

“說得對!涼公這就是造反,是篡逆,按律當誅九族!”儒生們喊道。

這幾句話把人們的氣勢都給打下去了,人們雖然憤懣不平,但道理卻在儒生那邊,他們也無話可說。

儒生們得意洋洋地看著人們,心里充滿了維護君威、尊王攘夷的正義。儒生們說道:“之變,涼公率軍襲取潼關,威嚇城;去年,涼公又率軍戕害王師,這不是犯上作、行篡逆之舉又是什麼?”

之變那也是朝廷先與烏孫人合謀,要害死涼公的家人在先,要說涼公篡逆,那也是朝廷他不得不篡逆,罪在朝廷!”

“此言有理!去年十軍之戰,也是朝廷與十軍同謀在先,涼公不得不應戰,還為天下人斬殺了為害朝野的張讓、趙忠。此義舉也,怎麼能說這是造反呢?”

儒生們說不出來話了,開始有些急躁。

接著人群中又傳來一語:“哼,涼公定安民,因他而得以在此世活命的人有千萬計,古今未有也。我可不知涼公是否篡逆,只知涼公活民千萬,便是我等之再生父母。”

儒生們聽言便怒,剛想出言反駁,又一人道:“此言是也!涼公待我等如此,就是追隨他反了這朝廷又如何?”

“說得好!”圍觀的人群解氣地喊道。

儒生們被圍在垓心,面對人們的詰責卻無言以對,因為大義已經不在他們這邊了,這時他們已經自知輸掉了這場激辯。儒生們便想離開,但突有一人指著這幾個儒生大罵道:“爾曹亦是涼國人,全因涼公而得至此,卻不思報效,反而當眾出言詆毀涼公,站在朝廷一邊,真乃狼心狗行,不知恥!”

Advertisement

“不過忘恩負義之徒,也敢妄言涼公欺君罔上?”

儒生們一聽,都愧難當,于是趕撥開人群,在人們的罵聲中落荒而逃了。

劉范自然無法知道人們在聽了他這番話會作何想,事實上他也并不介意人們的態度。微醺之中的劉范知道,自從桓帝以來,政治黑暗,土地兼并愈演愈烈,災荒不斷,早就讓東漢王朝失掉了民心人。百姓對暴政的反抗此起彼伏,黃巾起義只是其中一個較大的發而已。不然怎麼會有“小民發如韭,剪復生;頭如,割復鳴;吏不必可畏,從來必可輕,奈何平”的民謠大行其道呢?

這句政治民謠的盛行,還只能顯現出百姓與朝廷之間的對立和仇視的冰山一角而已。所以劉范料定就算他公然反漢,大多數百姓也會用腳投票、站在他這邊。

除此之外,劉范其實本不在意也不會考慮公然宣布漢天子是他死敵的后果。劉范自信,朝廷發十軍之戰都不能打倒他,以后涼國會更加強大,朝廷就更不可能對他構多大的威脅了。朝廷即使是知道這件事,又能對他做什麼呢?又敢對他做什麼呢?想到這,劉范不狂傲地大笑起來。

四番敬酒后,劉范又宣布了涼國免稅兩年以及對有功將士的賞賜后,凱旋大典就這樣,在皆大歡喜的結局中落下了帷幕。

Advertisement

劉范接下來要面對的又一個難題是,迎安希爾進家里。劉焉既然已經接了安希爾,那想必黃氏的態度已經明朗了,也是愿意接納安希爾的。但劉范可不知道他的妻妾們對此做何想。劉范原想,蔡琰、糜貞、馬云祿、任紅昌、甄五人都出名門,明事理,應該會愿意接納安希爾。但劉范轉念一想,安希爾是在蔡琰和糜貞怪胎之時收納的,難免眾不會因此而頗有微詞。畢竟怪胎對于子而言就是天大的事,在這個時間里,他的邊突然又出現了一個陌生子,肯定會讓眾不滿。

但劉范的顧慮很快就被證明是想多了。當劉范遣散了眾人,帶著安希爾回到了州牧府中、把安希爾介紹給黃氏和眾時,發現黃氏是不出意料的接納外,眾也都表現出對安希爾的認同,還同相談甚歡,因為安希爾也通學問,所以眾有很多共同話題。如安希爾通曉漢語,故而很快就蔡琰熱火朝天地聊了起來;為公主,安希爾也通曉音律歌舞,更是和善作舞的任紅昌、善鼓琴的糜貞惺惺相惜。當然,這也和安希爾主地放下公主的段、商高有莫大的關系。

劉范釋然地呼出口氣,心底一個大石頭終于輕輕落地了。只要后宮安穩,劉范就能毫無顧忌地放開手腳大干一場。眾接納了安希爾后,諸弟的態度就顯得無足輕重了。因為劉誕早就被安希爾折服,劉瑁和劉璋又對劉范言聽計從,當然不會反對安希爾的加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