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范的新政,迅速地在涼國傳揚開來,涼國人民再次被點燃起熊熊烈火。民眾并不關心三省六部制的改革,因為那和他們的生活距離遙遠,而且也不甚明白三省六部制的建立其實是劉范在明目張膽地私設小朝廷,是一種極為嚴重的越制,因為即便是諸侯國,也應該由朝廷派遣吏代為管理。雖然涼國之前的政治,朝廷也干涉不得;但三省六部制的建立就是明顯地獨攬大權,將漢室朝廷的統轄權一腦地給搶走。
不過,三省六部制換一個角度來說也并非越制,因為三省如果與朝廷的政府部門相對應,只能對應到朝廷的臺省,也就是尚書臺。而尚書臺目前仍然隸屬于九卿之一的府。在這個角度上,三省六部仍然低于三公九卿,名義上仍朝廷的管轄。
民眾們對于新法,是最為興趣的,因為新法廢除了征調制,也就是說今后國家不得再對人民隨意征調任何資,如漢武帝時就曾征調百姓的馬匹來支持與匈奴之間的大戰;人民也不必再服繁重的徭役,負擔減輕了許多。新法還對私有財產進行保護,雖然之前的法律都有類似的條文,但新法的保護是最為嚴的。
涼國人民為此歡欣鼓舞,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其實新法的頒布,也是一次重大的僭越篡逆行為。諸侯國擁有劃地自治的權力,但沒有自行頒發法律的權力,必須服從王的法律。從古至今,還只有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敢于變法,那是因為周天子已經無力抗衡,隨時有傾覆的風險。但這在道義和法理上講,仍然是僭越,是篡逆。
除此之外,劉范的新法其他的容倒并沒有及篡逆和僭越。如擴軍募兵,這是涼國應有的權力。劉范為了向天下顯示出睥睨天下的威風,還明正大地公布了募兵的數量,留在全涼國的告示上白紙黑字地寫著“十五萬步騎”五個大字。
這令全涼國都為之沸騰。經過四年來的戰爭的錘煉,歷經百戰,涼國人早已了天下最為尚武的國度。后漢興起的游俠風尚,在涼國十分淡薄。當中原的游俠兒們仗劍走天涯時,涼國男子都以從軍征戰為榮,尤其是以參與的大戰次數、在劉范的親衛軍虎衛軍中服役、家中有多男子殉國、獲得多賞賜等作為與人夸耀的底氣。
尤其是嶺西之戰,西域二州近一半的壯年男子都被派上了戰場,獲得的封賞也是最多的,將涼國的尚武之風推向高。不說男子,就連以馬云祿為代表的子,也都無不夢想著上陣殺敵,建立軍功。
這次募兵十五萬步騎,可把涼國人民給高興壞了。平民百姓為了參軍,甚至砸鍋賣鐵賄賂本郡都尉;在府中任職的,也都敢于頂風作案,用在大涼軍中的關系。一時之間,募兵令就如龍門,而涼國舉國上下,都是鯉魚。
不過新政中也有令百姓們疑不解的條文,就是稅制的改革。劉范的新政,宣布廢除了后漢以來的賦稅制,改用劉范的后世的稅制來對有能力負擔稅收的人進行征稅。多達二十幾種稅,就讓百姓們困了。
因為用后漢的賦稅制度的話,農民只需繳納給國家人頭稅和地租,另外時不時服徭役,比較清楚。這是一種以小農經濟為基礎的稅制,但劉范的稅制,卻比后漢的賦稅制度更加復雜,本因是涼國的經濟基礎太過復雜,有傳統的小農經濟,也有不尋常的游牧經濟,有更不尋常的商業經濟和手工業經濟。要針對不同的經濟主征收稅收,就必然需要一個復雜又健全的稅制。
不過,劉范的稅制大多數稅種都是針對商業和手工業征收的,針對農牧業的稅種很單一。
至于大興土木,涼國人民的反向也是很積極的。大興土木,就給了人們在農閑時一個掙錢的機會。而且興起的土木工程,涼國人民都知道這必定是對他們有利的。特別是商人們,中書省和戶部以及工部決定將一些工程由商人承包,商人可以獲得這些工程所帶來的收益。
其實除了劉范等涼國的食者們以外,所有人都沒有注意到的一點,就是在劉范在執掌涼州時頒布的第一次新政,已經培養出了大批有雄厚財力的商人和工場主。佼佼者如糜氏、甄氏,借助與江夏劉氏的聯姻,幾乎為涼國的財閥;幽州商人蘇雙和張世平,也就是給劉關張提供武戰馬的兩人,也是富甲一方。
商業和手工業的興盛,令涼國的風氣開始慢慢轉變,士農工商的傳統階級觀念正在慢慢改變。人們看到了那些商人和工場主的輝煌,開始產生了投于“賤業”的。在劉范的推下,百業平等的觀念或許正在涼國扎發芽。
新政對涼國的影響,已經不僅僅在于促進涼國的壯大、劉范勢力的崛起,更在于在社會階級、社會生產和社會風氣等方面上改變了一個時代。
大多數人們并不會像劉范那樣憂慮,擔心這樣的新變化會引領著涼國甚至整個時代走向不可預測的深淵,造毀滅的破壞。涼國的人們幾乎都更加相信,走“有涼國特的帝國主義發展道路”,會引領著大涼為天下第一強國。
隨著第二次新政的頒布,涼國的革新越來越快,發展也越來越快,千年來人跡罕至的西域之地,一座座雄偉宏大的城池拔地而起,一條條暗渠的清波在地下翻揚,一塊塊麥田的麥浪正在下翻滾,與此同時,沙漠卻一步步地退;
楊樹苗環衛著田地村莊,牛羊群遍布草場,面黃瘦的人平白消失了,一個個的面容充裕的人倒是不知從哪冒出來;將來這樣的變化,也會在嶺西二州出現:總之,涼國到都有新變化產生。
身懷三件昊天之寶,看昔日金仙,如何曆劫重修,成就無上大道。曆經五千年苦修,終達金仙之境,名列仙班,卻因與魔界魁神爭鬥之際,誤毀飛昇之殿,遂遭九世輪迴之劫,前七世或未長而夭,或凡體難修,如今這第九世,已是他最後的機會。或再踏仙修之道,或就此沉淪。長生之道,竟艱難如斯。
萬仙求道,萬道來朝! 三百年前,陳少君被師父帶上仙門,因為血脈原因難以練武,但卻在煉器上天賦異稟,成為一代器君,與宗門六位師兄合稱“北斗七圣”。 一場劇變,師父被害,北斗隕落,陳少君謫落人間,轉生成為大商戶部侍郎之子。 光陰荏苒,如今的他只是人間螻蟻般凡人。 然而,這場劇變也同樣打開了他身上的限制。 師父:“如果不是血脈的限制,你的成就就連師父也難以想像!” 書生宣講,鬼神聽道! 且看昔日器君如何一步步崛起,臨天路,朝仙道,讓諸天萬界都為之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