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不辭春山 前世

《不辭春山》前世

前世

衛蓁的手朝著他腰腹又探了探,沒再到其他傷口,接著手腕一,被人一下握住,祁宴睜開眼:“怎麽了?”

他雙眸幽暗,清冽的氣息將團團圍住。

衛蓁收回手道:“沒什麽。”

慶幸的是,祁宴上未曾有像那人一樣滿瘡疤,軀勁瘦,矯健壯,每一寸都如同新鮮幹淨的苔紙,而那人的子卻像是落滿創痕的殘舊寶劍。

若是兩個不相幹的人,上腰際的位置有著差不多的傷口,說是偶然也是正常。

衛蓁不忍去想那些傷疤落在祁宴上會是何樣子。雙手探他臂彎下,將他懷中。

祁宴看眉心堆滿愁緒,問道:“怎麽了?”

擡起頭來:“祁宴,你答應我要好好的。”

祁宴正要開口,已經打斷:“你聽我說完。”

衛蓁支起,攀著他的肩膀,雙手捧住他的臉頰,“我曾經做過一夢,夢到你在外會遇到危險,我知曉你會說夢境當不得真。但我接下來說的話,還是希你記在心中。”

如此認真,祁宴看在眼裏,點了點頭,“你做了何夢。”

衛蓁的印象之中,前世,應當在祁宴來到楚國一年半後,晉王就會暴斃亡,死因蹊蹺。

而後晉國王室聲稱祁宴與姬沃勾結,暗中謀害了晉王,派人追殺祁宴。

但晉王究竟如何死的、當中發生了什麽……外人本無從得知,傳出來就是祁宴弒君叛逃、晉國王位更疊。

至于那即位的新王,不是姬淵,而是晉王室推出來的另一位宗室子弟。但可以肯定的是,姬淵應當一直在王室之中。

後來祁宴與姬沃異軍突起,晉國就此分裂,不止,直到祁宴最後取勝,姬沃死于途中,王位被傳給祁宴,一切才終于停下。

Advertisement

如今距離晉王去世的日子還有近一年,但衛蓁不得不先警醒他。

畢竟這輩子有許多事都變了,難保那日不會提前到來。

衛蓁開口:“你要護在大王邊,不要大王落單。若是奉君命,中途被調離大王邊,一定要帶平常兩倍的士兵,以防遇險。”

是不想面前人,也變得晉嵐那樣滿瘡疤。

代完後,祁宴輕輕道:“好。”

衛蓁著他,半晌的沉默,喃喃道:“你剛剛有一瞬,我想起了一個故人?”

衛蓁笑著搖了搖頭。前世去晉楚邊境那一偏僻離宮養心,祁宴已經了晉王,忙于戰事,又怎會偏偏會來找,還有空陪在邊?

晉嵐與前世萍水相逢,不過是一過客罷了。

衛蓁不再作他想。

祁宴拂開臉頰碎發:“等我回來,我便娶你。”

他的聲音敲在心窩之上,衛蓁心田如流過,道:“好。”

雨聲連綿,相互依偎,在寧謐之中慢慢睡去。

大軍在次日清晨啓程,衛蓁特意早早起,簡單梳妝,便與祁宴一同去見晉王。

大殿之中,宮人手中捧著高鏡,照著面前那高大影,男人材魁梧,皎皎不凡,從背影全然看不出其年紀已過七十。

宮人為其穿上盔甲,晉王轉過來,那一張面龐威嚴非常,王氣撲面而來,令尋常人看了便是忍不住就要頂禮拜。

衛蓁走上前去,“大王即將遠行,孩兒能否為大王扣上最後的腰帶。”

晉王與衛蓁對,道:“可。”

宮人讓開一邊,衛蓁走上前去,拿起托盤上的腰帶,環繞過晉王的腰

衛蓁將腰帶系好,擡起頭,道:“大王保重。”

晉王道:“好好待在王宮之中,有事就去尋姬沃還有姬淵,他們會照應著你。”

Advertisement

出手,握手腕。

衛蓁一怔,晉王平素對嚴苛,如此作與關照的話語,分明也是在關心。半年相下來,又怎能沒有一點

晉王擡腳走,衛蓁拉住他道:“大王等等。我有些話想要私下與您說。”

晉王道:“就在這裏說吧。”

衛蓁搖搖頭,還是拉他到殿。

“大王要注意保重子,洪碩公公是大王邊的老人,此次也跟著大王一起去,孩兒也放心了大半,孩兒已經將治頭風的藥瓶,備了一整盒給了公公,應當是夠的。”

晉王道:“倒也用不著這麽多。”

衛蓁走近一步,著面前這位老人,他驍勇了一輩子,晉國在他治下如兇猛虎狼,令中原諸侯聞風喪膽,也是由衷地敬仰這一位傳奇的君王。

駕出征是有一定風險的。也害怕他上輩子的命運再次降臨,一代英雄只能那樣草草落幕。

衛蓁道:“大王一定要留心邊人。”

晉王道:“都是陪在寡人邊幾十年的忠誠良將,不會有差錯的。”

衛蓁搖頭:“此前猛虎襲人一事,大王已經忘了嗎?越是心腹之人,若是背刺起來,大王更是始料未及,孩兒無意手軍營之事,只是提醒大王一句,大王在路上,一定要仔細之人,不要留小人在邊。孩兒盼大王平安歸來。”

衛蓁說完便低下了頭。晉王道:“你說想說的便說,寡人不會怪你的。”

接著,便覺被輕輕攬了一個懷抱之中,“寡人下一次再見你,怕至得是半年之後。你在此期間,莫要荒廢課業,等寡人回來,要看你將晉宮管理得如何,莫要辜負了寡人一片期待。”

晉王今日這些舉措,也代表將之間那些矛盾爭執都揭了過去。

Advertisement

衛蓁也慢慢抱住了他,心中湧現出濃烈的不舍,“一直以來,能得大王的賞識,孩兒都十分榮幸,孩兒祖父去世得早,待大王便如自己祖父一般,對大王也是一片真心。”

晉王拍拍的肩膀,“孩子。”

衛蓁眼眶忽而有些發酸,晉王倒是有些拿不準了,見要落淚,忙要喚祁宴來。

衛蓁拭幹淨淚珠,笑著看向他。

晉王抱著頭盔,虎步徐行,殿外衆人追隨,影融之中。

大軍浩浩出發,戰車之上玄黑旗幟隨風飄飛。

衛蓁立在城樓上,目追隨隊伍,隊伍正中央馬背上的兩道影漸漸看不見了。

“公主,該走了。”

邊響起一道聲音,將的思緒拉了回來。

衛蓁回過頭來,姬淵看著,神平和:“走吧,大王還了許多事給我們。”

衛蓁輕聲說好,提著裾,在衆人的簇擁下,與他一同下了城樓。

卻說晉國準備出兵之時,魏相恰留在晉國,晉王曾詢問魏相對兩國戰爭的態度。

魏國并不願參與,可兩國亦接壤,晉王不能完全放心魏國。

魏相立下了誓約,向晉王再三保證,不會在背後為晉國添

魏相畢竟是一國丞相,不能久待于晉國。然而他在走之前,特意見了衛蓁一面。

他將一枚小小的玉玨留給,告訴,自己在宮外留了一支二十餘人的士兵,假以時日,若遇上困難,走投無路可以去求助他們。

這是父親代魏相為做的。

衛蓁表示謝。

魏相試探地問,衛蓁是否要隨他一同歸魏。

衛蓁自然是想,可念及晉王的事,說等過些日子戰事稍微平息一點,再去魏國一趟。

魏相言又止,最後只笑道,待再過些日子,魏國朝堂太平些,定當恭迎公主。

衛蓁道:“好。”

大軍在前線作戰,後方也需要調度好一切。晉王走後,姬淵與姬沃監國。哪怕姬沃無心于朝堂,衛蓁也迫著他,拉他一道批閱奏牘。

此外還有幾位晉王留下臣子幫忙參謀政務,臣子分屬不同派系,相互制約而平衡。

天氣漸漸轉暖,前線贏下了好幾場的戰役。

衛蓁每日理宮廷事務,閑暇之餘,心頭總被一事牽繞著,腦中揮之不去“晉嵐”這個人。

那人全落滿傷疤,來到離宮做護衛,口音是晉音與楚音混雜,衛蓁猜測他是生長于晉楚邊境之人,剛從前線退下來。

沒辦法找到楚國士兵的戶籍,只能讓手下從晉國士兵中,篩選以國號“晉”為姓的男子,將他們的戶籍送到面前來。

然而當中記載著并沒有一個“晉嵐”的。

窗戶半掩著,雨水從外飄進來,衛蓁頭靠在窗戶上,著外頭的池子出神。

上輩子,曾問過邊侍,晉嵐的樣貌。

得到的回答,都是那男人生得神俊朗,是生平從未見過的俊

這些宮楚王宮不久,便被楚王發配來到這偏僻離宮。

們當大多數人都不識字,衛蓁想要聽人讀書,都無一人可以幫,直到晉嵐的到來。

他為讀繁麗詩詞歌賦,也為讀民間的話本子,每日將外頭城裏發生哪些有趣的事告訴

戰爭是他們很不涉及的話題。

唯一一次談到,衛蓁約約發現,他對兵法似乎有自己的一套見解。

他曾問,對晉王的看法如何。

彼時晉國的王,已經是祁宴。

而楚王後曾流落至晉國敵營,為晉王收留過一段時日,似與晉王有染,這一段經歷天下人皆知。

衛蓁聽到祁宴這個名字,下意識想要回避。

所以喃喃說道,有些怕他。

想到那一日,衫不整地被敵兵在他榻前,以一種屈辱的姿態仰著他,的自尊幾乎被擊碎。

知道自己能僥幸從他手上活下來,全然是因為當年在章華宮救他的一份恩

將此話說給晉嵐聽,沉默了許久,他才道:“娘娘不必這般害怕,晉王既承過您的恩,心中也定然激你。”

他頓了頓,聲音微:“若是他得知娘娘這般境地,定然不會置之不管。”

衛蓁搖了搖頭,只說,晉王那般冷之人,絕非好相與之輩。

嘆息:“不知這戰事和世,何日才能結束……”

“很快。”他低聲,“再等一等。”

“養病須先療心,娘娘心曠達,定能好起來。我認識一個名醫,待戰事結束之後,可以帶來為娘娘療傷。”

“所以還請娘娘,再等一等。”

衛蓁笑著回答,說也相信戰事很快就結束,相信那位年輕的晉王能掃平世,但子實在捱不下去了。

衛蓁能覺到舊毒蔓延,子迅速地衰敗下去。

晉嵐陪了三月,在春末不得不離宮一趟,說很快就會回來找

在他離去後的一月,衛蓁便已經堅持不下去,在迷蒙的春中闔上了眼簾。

窗外雨水滴答,池上起了一片的水霧,隨風朝窗飄來。

案幾上的竹簡隨風輕響,有幾滴水珠打在竹簡上,將“晉嵐”二字暈染開來。

晉嵐,是指來自晉國,便如霧氣一般縹緲嗎……

晉嵐,晉嵐。衛蓁總覺得這個名字有一種說不上來的悉。

口中喃喃了幾遍,忽然停下。

晉嵐、嵐晉……蘭旌。

晉嵐反過來讀,是祁宴的字,蘭旌,對吧?

衛蓁全發燙,那個下去的想法沖破心頭湧上來。

細細一想,祁宴與晉嵐有太多相似的地方。

同樣的習慣、同樣的語調、上同樣的傷口。

他為何在春日與告別?是因為晉國再次與周邊開戰,他作為君王,必須回去。

那個念頭升起,便再也控制不住,迫切要寫一封信給他,再確認一二。

前世曾問過晉嵐,若目盲後,覺得神麻痹以至心盲,該如何解?

他說,人于浩宇之中,渺若蜉蝣,譬如草葉之于巍峨山巒,意廣則天寬。

意廣天寬。是開解闊達。

所以他在每一日清晨與傍晚,他親自陪去看日升日落,與策馬行于浩瀚四野之中。

若是兩世為同一人,那麽他的回答應當會是一樣。

衛蓁眼眶潤,握著筆桿的手微微發抖,一筆一筆寫下問話。有些愫仿佛穿過兩世漫長的歲月,到達的筆下,從筆墨間流瀉出來。

待寫完之後,喚來宮人。

“公主有何吩咐?”

“派人將它寄出去,送到前線祁將軍那。”

宮人將信件收好,躬退了出去。

衛蓁靠坐在窗邊,原以為前世與祁宴不過只有那麽一點集,卻原來,他們之間還有更深的淵源……

將這些日子他送來的信一一打開,上頭的話語映眼簾。

俱是一些簡單問安的話,告訴,自己在邊關很好,問在宮中如何。

衛蓁淚珠盈滿眼眶,微微一笑,盼著他早日收到信,能夠盡快地回複自己。

靠坐在窗邊,風雨徐徐窗,吹得發帶飄揚,搭在幹淨的面容上,那淺青裾如漣漪一般漾開來,四周的水汽氤氳間,與窗外淺綠的花叢融為一,濯濯若水中一朵青蓮。

嘩啦啦,雨水打在傘面上的聲音響起。

宮人收起傘,雨水斷線一般落下,姬淵從院外走進王殿,瞧見的便是回眸這一幕。

“方才看宮人捧著竹簡出去,公主可是又給將軍寫信了?”姬淵淺笑問道。

衛蓁應了一聲。

雨水澆了他半邊子,他一藏青子,勾勒出修長的線條。

男子接過宮人遞來的帕子,一路拭長眉、高的鼻梁、清冽的下作優雅且慢條斯理。

此前王殿之中,三人辦公互不幹擾,今日姬沃不在,衛蓁不便與姬淵待在一個屋檐下。

衛蓁起走,姬淵已道:“外頭雨勢湍急,公主眼下冒雨回去,怕是要淋雨染上風寒。”

他頓了一下:“且雨也會打竹簡上的墨跡。”

霧染燈籠,雨聲喧囂,大雨毫沒有減弱的趨勢,衛蓁抱懷中竹簡。

良久,他清潤的聲音穿雨霧,從後抵達耳畔:“公主,不若坐坐再走。”

衛蓁在門檻邊看了一會雨幕,也只能道:“好。”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