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現代言情 被糙漢猛掐腰,我在七零年代閃婚了! 第108章 紅山農場來人了!

《被糙漢猛掐腰,我在七零年代閃婚了!》第108章 紅山農場來人了!

給一些老朋友送了東西,得到了很多票。

農村想要買工業品,也不容易,沒有票,本就買不到。

老支書從收購站,領到賣平菇的一千兩百三十塊錢。

當然了,這錢并沒有拿回來,就還到了種子站。

由于實驗基地的平菇收益很好,孫科長在種子站的話語權也多了一些。

增產增收的目的達到了。

現在已經有幾個村子的村支書過來打聽,即使他們興趣,但沒做過,也不敢大批量建造平菇大棚。

不像宋家村膽子大,又定了一百八十個大棚。

孫科長見老支書過來還錢,更是高興,“恭喜啊,宋支書!賣了兩次平菇,你們另外十九個大棚的投也掙回來了。”

“等到第三次出菇的時候,就是純利潤了。這些大棚還能循環利用,后續的收會越來越多。”

“尤其是到了冬天,到時候只有蘿卜白菜,平菇更加俏,保證讓你們賺得盆滿缽滿。”

老支書笑笑,“借孫科長吉言,等到我們那十九個大棚的平菇也能賣了,我給孫科長送錦旗和謝信。”

孫科長一聽這話,心里激,兩手不停

“那我再接再厲,您之前訂的料,已經送來三份大棚料。什麼時候給您送過去啊?”

這段時間,他一直安排村里建造平菇大棚的泥墻,現在已經建好二十三個。

Advertisement

“孫科長,您明天就給我們送過去吧。爭取早點蓋好,我們早點制作菌菇包。”

孫科長點頭,“行,那我明天找車給你們送過去。另外,我還會繼續跟蹤,畢竟夏天熱,注意事項多。”

老支書謝,“那太謝孫科長了。”

“不用謝,這是我的工作。”孫科長客氣,非常期待老支書給他送錦旗。

老支書從種子站出來之后,心也頗為意氣風發。

現在天氣比較熱,宋蘭月發現在三十天的時候,另外十九個大棚里的菌菇包已經長出來很多平菇。

宋蘭月據大棚里的況,核算出來大約能夠采摘的平菇數量。

“老支書,這些平菇長得不那麼齊,咱們可以先把長的收下來,小的留在上面繼續長。”

老支書笑了笑,“既然你覺得可以,孫科長也覺得沒問題,那咱們就采摘。”

“這樣說不定十天之咱們能夠采摘兩次,這樣能夠防止早先長出來的平菇長得太大。”

宋蘭月笑笑,“是的,長得太大的平菇不但不好運輸,而且口還差了點!”

就這樣,宋蘭月帶人把先長出來的那一部分平菇才摘下來。

經過稱量,如有一萬兩千三百斤,老支書第二天就從種子站,領出來一千八百四十五塊錢。

雖然這些錢在口袋里還沒焐熱,就還回了種子站,但老支書意氣風發。

Advertisement

這東西太賺錢了!

按照宋蘭月的估計,再過五天還能采摘一次,而且產量會越來越大。

那時候十九個大棚里的平菇,估計也能收獲四萬斤。

從縣城回來之后,老支書天天在督促建造大棚。

每當休息的時候,老支書就跟大家說每次賣香菇賺了多錢。

雖然這些錢都還到了種子站,但大家都明白做什麼都要投

老支書甚至還給他們算好了,再過一個月,老支書就決定分錢。

到時候就算種子站的大棚料貨款沒還完,也要分錢。

就算一個人分十塊錢,也要讓大家見到錢,讓大家切切實實地果,才能更加積極地進行大生產。

大家眼睜睜地看著東西賣出去,而且他們也相信老支書,所以干勁十足。

恨不得長出來八只手,把剩下的大棚全部蓋好。

知青們也積極踴躍,宋家村的大生產更加熱切。

這一天,李團長帶著一個四十多歲的壯漢,來到宋家村。

“老團長,這是紅山農場的楊場長,從我這里得知白豬養豬技和發酵飼料,特別興趣,專門來一趟。”

聽到這話,老支書眼睛一亮,看向李團長,眼笑意。

只要紅山農場的人興趣,這事了大半。

“歡迎楊場長來我們宋家村考察。”老支書手,跟楊場長握手。

楊場長可不敢托大,就連老鄉李團長都要喊這個老人家老團長,足以證明這是一位老英雄。

Advertisement

“老團長,可別這麼說,我是來學習的。”

“我們農場別的不多,就是各種玉米稈草料多,平時燒火燒不完,只能燒了當料。”

“我聽李團長說這里有用草飼料發酵做豬飼料的辦法,我特別興趣,過來看看。”

老支書笑笑,對王會計說:“小王,你去把宋蘭月和韓摯到養豬場那邊,待會要讓他們給楊場長講講里面的技。”

王會計應下,“是,老支書。”

老支書帶著李團長和楊場長到了養豬場。

劉天鳴帶著宋三剛進行各種檢查,確保養豬場的環境良好。

如果發現有豬沒神,就會立即弄出來,單獨診斷,單獨喂養。

宋三剛跟著劉天鳴學了很多東西,非常認真。

李團長看到里面的養豬場的七百多頭白豬,又比半個月之前大了很多。

“老支書,這些白豬長得真快,這個半個月能長二三十斤吧?”

老支書每天一睜眼,第一件事就是來養豬場看看這些豬。

老支書對這些豬的了解,甚至比對自家孫子長幾兩還清楚。

“小李猜對了,平均二十二斤。一個月能夠漲四十多斤,再過四個月就能出欄了。”

楊場長眼睛一亮,眼神看到白豬,比看到絕世貂蟬更好看。

來之前,他也了解過相關的材料,尤其是青山縣畜牧站,的確有這項技

現在青山縣的畜牧站到推廣這項技本派不出人支援旭縣。

得知李團長提醒,這些技其實都是從宋家村得來的。直接來宋家村學習,請求幫助,不就行了嗎?

楊場長這才來到宋家村,這一看,比在畜牧站的養豬場更加震撼。

放眼過去,數不過來。

宋蘭月從王會計那得知紅山農場來人了,立即把事給其他人做,來養豬場這邊。

在半路上遇到了韓摯,宋蘭月看到韓摯一臉張,快跑幾步,握住韓摯的手。

“別張,咱們馬上就能如愿以償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