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重生嫁給前夫他兄長,讓他火葬場 第1卷 第489章 冒死進諫,洗清趙頤的嫌疑

《重生嫁給前夫他兄長,讓他火葬場》第1卷 第489章 冒死進諫,洗清趙頤的嫌疑

事態嚴重,北齊帝立即讓賢王去殿,傳見幾位大臣。

首輔行了君臣之禮,稟奏道:“陛下,賢王勾結馮之煥犯下的罪行,原先只有永慶郡的百姓在討伐,轉眼便傳到了都城,舉國上下鬧得沸沸揚揚。朝廷并未對此作出任何回應,以至于勢態愈演愈烈。”

“尤其是坊間又流傳著您屬意賢王做儲君的謠言,百姓害怕賢王治理天下的時候,弄得民不聊生,反對您冊立賢王為太子,否則便要揭竿而起,推翻您的王朝。”

說到這里,滿頭銀發的首輔跪在地上,繼續諫言:“常言道,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百姓才是國家的本,本穩固了,國家也就安寧了。”

“陛下,勢危急,請您嚴懲賢王。”

跟著說道:“陛下,按照北齊律法,屬下吏貪贓,主連坐。父親貪贓,子孫連坐。賢王雖然是皇嗣,但是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老臣明白您作為父親的慈心,但是您為君王,應當以大局為重,先懲治了賢王,平息民怨。”

他們之前便知道賢王的罪狀,礙于北齊帝要保他,便裝聾作啞。

如今百姓起義,他們不得不管了。

“北齊是朕的天下,由朕說了算。”北齊帝冷眼看著迫他的大臣,冷笑一聲:“你們一口一句連坐,何不把朕也給罷免了,這個位置由你們來坐!”

“陛下息怒。”諸位大臣齊刷刷地跪下:“臣等,不敢。”

Advertisement

“朕看你們敢得很。”北齊帝手指虛點著他們幾個:“你們一個個翻著北齊律法,數著賢王的罪狀,讓朕嚴懲他。朕問問你們,你們肚里的那顆心比他干凈嗎?”

“你們用自己的腦袋想一想,歷朝歷代犯事的皇子還嗎?可曾出現過百姓起義?”

“短短數日,流言蜚語傳遍整個北齊,并且引發多地百姓起義,這分明就是有人在背地里針對賢王。”

諸位大臣噤聲。

“朕把永慶郡的案子給廣陵王,為的是讓他給賢王善后。在他的督辦之下,通判死了,朕的暗衛也死了,賢王被架在火上烤。”

“朕這些天,思來想去,賢王出事了,廣陵王才是最得利的人。”北齊帝直接往趙頤頭上扣帽子:“朕前段時日在早朝維護廣陵王,倒是沒想到助長了他的野心。為了迫害自己的手足,不惜挑。”

幾位大臣愣怔住,滿臉錯愕,顯然沒料到北齊帝竟然把所有罪責,全都歸咎到了廣陵王的頭上。

雖然賢王的脈純正,是儲君的不二人選,但也不至于為了保下賢王,把廣陵王推出來頂罪吧?

他們對視一下眼神,全都對北齊帝的做法到不滿。

“陛下,廣陵王行事謹小慎微,而且很有章法,從來沒有出過差錯,或者被人抓住過把柄。若是他在背后推這一切,指向太強了,著實不是他的作風。”

“陛下,這天下哪有不風的墻啊?廣陵王恐怕明白這個道理,頂著文武百對他的口誅筆伐,雷厲風行地置了朝廷幾位重臣,便是為了杜絕患。”

Advertisement

“以至于通判供出賢王時,沒有敗壞了您在百姓心里圣明賢德的名聲,否則百姓定然會質疑您為了保下賢王,棄他們于不顧。”

“更何況,賢王的罪行屬實,廣陵王實在沒必要殺通判。”

這也是北齊帝想不通的一點,通判恨賢王骨,既然敢在刑場上供出賢王,說明他手里握有證據。重新審理他,不過是將罪名釘死在賢王頭上。

趙頤何必多此一舉呢?

首輔看著北齊帝一副認真思索的模樣,顯然是把他們的話聽進心里去了。

他說:“陛下,以他與賢王的份,廣陵王如何不知道理永慶郡的案子,一個不慎就會惹得一腥?他分明可以借著上的傷勢回絕您,可為了替您分憂,還是頂著力接下這一樁案子。”

“您仔細想一想,這件事看似是廣陵王益,但事實上卻讓您疑心他,厭棄他,沒有撈到半點好。”

“若是他與賢王兩敗俱傷,北齊,最后得利的人是誰?”

他們雖然屬意脈純正的皇子作為儲君,但是賢王難堪大任,把江山到他的手里,北齊便要亡國了。

“廣陵王的確沒有這個能力煽各地百姓起義,一定是前朝余孽,他們打算借著各地發的,推翻朕的江山。”北齊帝慌了神,直接下令:“你們傳朕的旨意下去,北齊士兵分為兩半,一半鎮守邊防,一半戍守各地。一旦有刁民挑事,就地格殺。”

Advertisement

“陛下……”

“當務之急,是如何剿殺前朝余孽,平定。至于如何置賢王,容朕再想想。”北齊帝擺一擺手,示意眾人退下。

首輔和都史搖了搖頭,在對方眼里看到了失

他們不再說什麼,起告退。

只有一位老臣留下來。

北齊帝頭痛裂,強腔里翻涌的戾氣,不耐煩地問道:“你還有何事?”

汪大人勸道:“陛下,為君之道,必須在心里先有百姓,若是損害百姓來奉養自,猶如割自來喂飽自己。雖然肚子飽了,但是死了。若要安定天下,先端正自,否則將會引發。”

“賢王心里既沒有百姓,也沒有端正自,實在是難堪大任。”

“而廣陵王懷天下,又有治國的才干。可惜脈不純正,難以讓群臣信服。”

說到這里,汪大人跪伏在地上:“微臣斗膽,懇請陛下選秀,綿延子嗣。”

北齊帝目鷙地看著跪在大殿中央的汪大人。

此人是前朝的舊臣,擁立先帝建立新朝,很先帝重。

如今竟然算計到他的頭上來了。

他若廣納后妃,誕下皇子,立為新君,由他們這幫老臣輔政,北齊的江山還會姓楚嗎?

更別說,他的抱恙,早就無法孕育子嗣。

北齊帝怒斥道:“朕這把年紀選秀,你是想讓天下人恥笑朕,唾罵朕昏庸嗎?”

“微臣不敢。”汪大人冒死進諫:“您若不愿選秀,不妨在宗室挑一個合適的人選,過繼在您的名下。”

“朕有兒有,并非絕嗣。”北齊帝大肝火,一掌拍在桌案上:“你勸朕過繼,究竟是何居心?”

汪大人大驚失:“陛下,微臣對您忠貞不二,只是為了江山社稷。”

“再讓朕聽到你今日說的話,朕便砍了你的腦袋。”北齊帝懶得再應付,指著殿門:“給朕滾出去。”

汪大人不敢再多說,戰戰兢兢地離開。

北齊帝注視著汪大人巍巍的背影,心里頓時有了主意,不但能穩固賢王在朝臣心中的地位,還能夠將前朝余孽引出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