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軍南下了。
這個事兒大部分的商人都是知道的,畢竟那麼大的靜,在月港碼頭那邊想不知道都難。
就算是沒有去月港碼頭,京城的評報人也都說過這個事兒了。
可他們的目的地是哪里?
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大明海外有敵人嗎?自然是有的,諸如呂宋、婆羅洲、蘇門答臘以及海外三國。
呂宋、婆羅洲幾個地方直接可以排除了,因為他們的水師在大明水師面前本就不夠看,別說一下子出去幾十艘,就是十艘都能直接摧毀這幾個小國的水師了。
摧毀水師自然是簡單的,呂宋和婆羅洲也是小國,但畢竟還是有幾百萬人口的,軍隊則三五萬多則八九萬,你總不能讓海軍登陸去和陸軍對戰吧。
既然沒有大隊戰船隨行,那就說明不是鎮呂宋和婆羅洲的。
如此就只剩下了蘇門答臘和海外三國。
可蘇門答臘那邊是戰不斷,以朝廷的子絕對不會在沒有塵埃落定之前去進攻的,哪怕是大明火無比強大,能輕易鎮他們的聯合,但依舊會死人。
既然這樣,那為什麼不等他們打的差不多了,實力消耗差不多了再去收拾他們?
如此,就只剩下了海外三國了。
可問題是海外三國距離大明五六萬里之遙,即便是有蒸汽機戰船,則四個月,多則六個月。
時間不是問題,關鍵的問題是蒸汽機戰船所需要的煤炭從哪里來?即便是好角以北的區域中找到了煤炭,那好角到葡萄牙的這兩萬五千里怎麼辦?
那里可是朝廷從未到達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大明海軍即便是將海外三國在馬六甲、呂宋、大明沿海的艦隊給干掉了,可這也只是占了他們艦隊的三而已。
更何況他們三國還有數以千計、萬計的商船,大明戰船速度是極快,可中南之戰已經過去一年了,海貿也已經開始半年了,就算是海外三國的在索馬里這邊的人無法乘坐戰船南下,還不能從紅海穿過去嗎?
有了準備之后,群狼戰能不能功?
這些報在大家茶余飯后都分析過,也推測過,他們絕對相信大明海軍有絕對的實力能干掉海外三國,但還需要時間準備。
一是煤炭的補給,二是足夠數量的蒸汽機戰船。
如今聽張子興的問話后,再結合拍賣現場,眾人猜測或許真的去遠征海外了。
如果遠征海外了,那麼就意味著大明海貿可以延到西非、甚至北了,那按照張子興的話來說,第二場拍賣會很可能就有遠洋大船?
“張兄,你的意思是第二場拍賣會有遠洋大船?”
“不知道,只是猜測!”
“猜測?你就不怕猜錯了,又錯過了第一場的拍賣會,到最后什麼都沒有得到?”
“那不至于,就算是猜錯了,不是還有第三場的太倉庫的珍稀古玩嘛,到時候大家的財力都耗盡了,我就能獨攬了,等個十來年那就是能翻上幾倍。
;的確是沒有海貿賺銀子,但也勝在穩賺不賠呀,畢竟海上風險極大,稍有不慎就是船毀人亡。”
“那也不對呀,既然如此,你為什麼第一個提標書?”
“笨!”
張子興沒有回應,而邊的星躔(chán)繡院的話事人姜景同出聲了:“他第一個提就是想給我們造力,讓我們提高預測的價格和必須拍下的決心,消耗了我們的財力。
第二場他的競爭就小了很多,就會花費的了一些。
而他最大的依據就是前段時間進戶部衙門待了兩刻鐘,又被左侍郎曾大人送出衙門。”
說到這里,姜景同看向張子興:“張大當家的,當真是好手段呀!”
“這、這……卑鄙!”
對其他商人的指責,張子興沒有生氣,反而淡淡道:“仁兄這麼說話在下就不聽了,商場如戰場,兵不厭詐嘛,況且,又不是老朽一個人有所準備。”
“不對……他去了戶部衙門,這豈不是說戶部將消息告訴了他?”
“蠢,戶部會這麼干嗎?遠洋大船賣給誰不是賣?誰不搶著買?為什麼非得冒這個被天下人怒罵的危險?
戶部是管理大明財政的,他們若是信譽出了問題,你讓天下百姓還怎麼相信朝廷?所以,戶部不可能會的。”
“就是,朝廷好不容易推海貿,戶部搞這麼一出,皇帝能將戶部給洗一遍,你信不信?”
“行了,都別在這里老朽了,畢竟都是老朽的猜測,有沒有還是兩說呢,都散了吧!”
張子興朝著眾人拱了拱手,然后分開人群,走到了一邊。
這里談論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廣場,所有商人都知道廣德泰的張子興玩了一手引蛇出、請君甕的戲碼,而他們這些商人們卻是主跳了進去。
晴不定、憤怒、思索等神在眾商人臉上上演著。
“媽的,終日打鷹,今日卻是被鷹啄瞎了眼!”
“雖然被坑了,但不得不說這真是好手段!”
“將我們玩弄于手掌之上,不怕我們聯合打他嗎?”
“你這話說的,他犯啥錯了?是親口告訴我們消息了還是推著我們了?還不是我們自己主的?”
“聯合打他?若真是有遠洋大船,我們不僅不能打他,還得求著他呢!”
“話又說回來了,即便是我們有所猜測,我們真的敢如他一樣做如此決定嗎?反正換做是我我是不敢的。”
“哎,我也是一樣,拿到手的東西才算是自己的。”
“現在咋辦,不能就這麼眼睜睜的看著呀,想個辦法呀,要不……你們把銀子借我,我來惡心一下他?”
“你給我們耍心眼,你怎麼不把銀子借給我們呢?”
……
眾商人罵過幾句后,開始想對策,只是不待他們商議出結果,畢自嚴就又走上了高臺之上。
“諸位立刻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本有要事宣布!”
只是幾息的時間,哄哄的場面立刻就恢復了原樣,所有人都注視著畢自嚴,想從他口中得知是否真有遠洋大船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