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第2036章 價值百萬兩,算賬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第2036章 價值百萬兩,算賬

“沒算錯?”

“那本公子今天就非得跟你掰扯清楚!”

“首先,剛剛的計算上葡萄牙在濠鏡收購的價格,等于說他們是掮客,中轉了一手,且朝廷特意控制總量,但現在我們是直接出口,那麼價格就不可能再翻倍,而是十五兩一匹。

甚至說價格是葡萄牙特意控制那麼高的,實際比這個還要低,那麼剛剛計算的結果還要再打個對折,一船的價值大概是一百四十萬兩左右。”

青年滿臉的自信和不屑之:“其次,我們要明白,靜波級遠洋大船只能去西非及以后的地方,

就以西非為例吧,那邊是桑海帝國余脈、豪薩城邦等等,廷克圖商人穿的是大布,就是靛藍染棉布長袍,擺可拖地。

以男為例,大布款式拖地或至腳踝,長兩米二到兩米五之間,袖子是超寬袖,單袖展開是兩尺半到一米之間,圍度是圍的一倍半以上,大概是一米八到兩米之間。

一件大布長衫的長度等于兩倍長加一尺的領,約等于四米半,按照杭州綢幅寬,大布的寬度則需要三匹拼和,

所以一件大布在拼接之后需要九平方的面料,而我們剛剛舉例的杭州綢一匹面料恰好能做一件大布長衫。

現在那邊是什麼價格我不太清楚,但是萬歷年間張燮撰寫的《東西洋考》中有記載,西非手工織機效率極低,每日僅能織出半米到一米的面料,幅寬也是半米,

Advertisement

一件大布面料至得二十天左右,而當地的九平方的面料價值相當于一頭羊的價值或者等于一兩沙金的價格。

也就是說剛剛我們算的那一船的布料至可以做出十一萬三千件大布長衫。

那麼請問各位,西非那邊能穿的起綢做的大布長衫的有多?”

看熱鬧的百姓們懵了。

西非那邊他們不清楚,但是想必也和大明這邊一樣,等級嚴重,至也是富商以上才能穿,諸如貴族、部落酋長、嫡系家眷等等。

整個非洲估算大概是一億三千萬人,東非、西非、南非、北非和中非五個地區,如此算下來應該每個地區也就三千兩百五十萬人。

貴族、酋長、商人占多

百分之一還是千分之一?

折中五百分之一吧,那麼就是六萬五千人。

一船布料可以給這些貴族每人做兩件了。

那麼問題又來了,即便是這些貴族、酋長,每天都會穿著綢的大布長衫嗎?一件可是價值二十五兩銀子。

答案是否定的,肯定不會。

哪怕他們是貴族、酋長,也絕對不會天天這麼穿。

除了貴以外,綢害怕照和高溫,恰恰這些都是非洲最強的。

看著沉默的眾人,青年沉聲道:“所以說,這一船面料不是一船能賺的銀子,而是六年以上的時間才能賺到的,因為不可能天天船,重大節日才會穿,兩件六年不奇怪吧。

Advertisement

以后等商船多了,價格就會直線下降,估著是剛剛估算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一船就是七八十萬兩到百萬兩左右吧,

;價格的下降會讓更多的人購買以及長穿,或許每年需要五六船左右。

到底是用量換高價,還是用價格換市場,這個就看朝廷怎麼控制了。”

眾人張了張,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不待他們細想,青年繼續道:“以非洲的環境來分析,吸汗、氣是他們的優先選擇,棉布和麻布、棉麻混紡的面料才是最合適他們的。

松江的棉布每匹三錢銀子,湖廣的麻布在一錢半左右,福建蕉麻混棉的蕉布和廣東葛麻混棉的雷葛大概是兩錢半左右。

《東西洋考》中記載,葡萄牙商人收購松江布轉銷西非,一匹棉布可換半兩沙金,西非的沙金的純度在八到九左右,西非本地一兩沙金價值兩頭年公牛,

如果按照與大明的料換算來分析,一兩沙金大概等于七到十兩白銀,折中一下吧,就是八兩半白銀。

剛剛的計算,一匹棉布價值在西非的價格是四兩二錢銀子,我們依舊認為靜波級遠洋商船可以運載十一萬三千匹棉布,那麼總價就是四十七萬五千兩。

松江本地是三錢,但需要運輸,每匹按三錢半算,一船棉布的本三萬九千五百五十兩,航行本、人力本估著也需要一以上,就是四萬……按五萬兩算吧,

Advertisement

商船就按六十萬兩一艘吧,按二十年折算,每年折損三萬兩,這麼大的船速度不可能太快的,即便是快也不能快,船大難掉頭,太快容易出事兒的,一來一回至八個月以上。

這麼算下來,一年的利潤是三十六萬……不對,還掉了五一的商稅,就是九萬五千兩,所以,一年的利潤是二十五萬兩左右。

若是有個兩三艘,價格還是會下降的,但是一年賺個十五萬兩以上,還是可以的。”

一年時間,除去所有開支本,一年賺十五六萬兩多嗎?

對于這些看熱鬧的百姓來說肯定是多的,多到他們做夢都不敢想,可對于投了數十萬兩、牽數千人的產業的時候,且還要承擔船毀人亡的風險,這就不一定多了。

“大明的綢等等在海外很出名,也很歡迎,可其他的呢?”

“其他的?”

青年反問了一句,思索了幾息后道:“大明除了綢外,瓷、鐵、銀、茶葉、漆、藥材等也是非常歡迎的。”

“瓷就不用多說了,來的使者都能宴會的餐就知道了。

主要是鐵鍋,《瀛涯勝覽》記載,以十鍋換一奴隸,銀不是單純的銀子而是錯銀的,諸如帶有阿拉伯紋飾的錯銀銅壺,這可是伊斯蘭教徒的首選。

伊斯蘭教徒有多?幾乎近半都是,對于信仰,他們不吃不喝、砸鍋賣鐵都要買的。

大明藥材中的大黃和麝香那都是搶手貨,《西域行程記》記載,在奧斯曼帝國的,大黃在那邊被視為解毒圣藥,一斤大黃換三張羊皮,而麝香則是堪比黃金。

其他的就不給你們算了,現在我們來算個鐵鍋吧,這個是最需要的吧,也能代表一艘靜波級大船的實際價值。”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