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武俠仙俠 大唐山海行 第167章,慷慨燕歌

《大唐山海行》第167章,慷慨燕歌

江朔不通音律,他甫一聽這笛音,就到一無形無質的力排山倒海地拍擊過來,至于笛音中的悲戚之反倒染不深,因此立刻坐地運功向抗,此刻見獨孤湘被笛音中的緒裹挾,立刻手握住的手掌,以力助穩住心神。

吹笛人正面對著他,見他此舉,對著他點點頭,口中笛聲仍然不斷,江朔玉訣心法已頗有基,抵笛聲自然無礙,而那胡商和獨坐的契丹貴族面部,似乎都有些支撐不住了。

就在此時,獨孤問忽然張口道:“

中庭多雜樹,偏為梅咨嗟。

問君何獨然,念其霜中能作花,中能作實。

春風春日,念爾零落逐風飚,徒有霜華無霜質。”

世所謂獨孤問力不高,那是相對他的絕世輕功而言,其實他力造詣亦非尋常高手所能比,此刻他以力將這首樂府古詩傳眾人耳中,眾人均如遭雷擊,心中一亮,煩躁之氣頓消,原來除了獨孤問和他邊的高不危,其他人對于音律之學都界于似懂非懂之間,聽這曲子都覺悲戚卻難以描述,不在心中反復思索,然而搜腸刮肚總覺沒有合適的詞句來表達這種緒,不知不覺之間已陷了如癡如狂的境地,難以解了。

獨孤問誦的這首南朝詩人鮑照的《梅花落》,正是此笛曲的正解,一旦說破,眾人都想:“確實如此!”,進而均釋然,心魔便自然沉潛,心智也復歸清朗。

獨孤問詩之時,笛聲亦隨著他語氣的抑揚頓挫而高低婉轉,似乎在給他伴奏一般,獨孤問念完此詩,笛音忽地停止,這笛音停的太過突然,直似踩著獨孤問的最后一個字吐出間便立時停止,一個音節都不多。此人的笛音藉由力推送的,他突然停止吹奏,便似發功之際倏然收招,實是兇險至極的舉,非但吹笛人自己有中炁斷絕的危險,正全力運功相抗的人也仿佛全力揮拳,卻掄了個空,果然那契丹貴族第一個扛不住,“哇”地一聲吐出一口鮮,其余人也都覺口煩悶,如遭錘擊。

Advertisement

吹笛人卻輕松地一拂袖,哈哈大笑道:“獨孤兄,你的功夫沒什麼大長進,樂律之學倒是又進了許多麼。”聽此人的聲音似乎還是個青年人,卻稱年邁蒼蒼的獨孤問為“兄”,直是令人匪夷所思,他以手笛,道:“我看諸位不喜悲戚的曲子,不如我就改個歡快些的曲子吧。”

說著也不等眾人回答,自顧自又吹奏起來。這次的曲子,江朔卻也知道,乃是當今圣人所作《春好》,此笛曲流傳甚廣,曲調簡單歡快,與當年李謩和獨孤問斗笛時所奏的《涼州》實不可同日而語,但吹笛人吹奏起來,卻有一種直攝人心的力量,除了江朔和獨孤問,余人均面,那六個帶著面的黑人雖然不見面目,卻也手腳不聽使喚似的起來,仿佛隨時會隨著笛音起舞一般。

這曲子淺易懂,獨孤問再要以“喝破”的方式可就無用了——說破悲戚之可以令人得到藉,悲稍緩;指出歡愉之卻只能令人更加歡樂,無法斷。

那胡商已第一個按捺不住,非但已經手之舞之,眼看就要站起足之蹈之了,他后二人立刻掌上用力,死死按住他的肩頭,不讓他起,然而這胡商軀胖大,膂力還真不小,兩個黑人自己還要運功抵抗笛音的侵擾,竟然漸漸不住那胡人了,眉心鑲嵌紫寶石的漢子喊道:“太、越孛,快來相助。”

后面甲上鑲嵌黃、紅二寶的兩名黑人見狀立即上前抵住胡商后腰,但那胡商忒也的胖大了,難以通過點道定住他,隨著笛音越來越,那胡人更加拼命掙扎著要起,這漢子又喊道:“羅睺、計都,按住尊主雙。”

Advertisement

那對面甲上鑲嵌藍、綠寶石的雙生兒立刻躍到胡商的前,各出一手按住他的大,讓他起不得,這時江朔才看清此二人的手臂如同猿猴,比尋常人長的多,人說三國時劉備手長過膝,江朔一直以為是無稽之談,今日才知天下真有生就此等異象之人。

四人一起發力終于按住了胡商,然而胡商臉上笑意不減,按住他只是治標不治本之法了,且這笑容極不自然,跳的皮之下卻蘊含著驚恐的神,這既喜且懼的神實是詭異萬分。

那契丹貴族亦是如此神,笑容極其猙獰,只是他卻未起,江朔訝異于他的定力,需知方才他第一個吐,可見力修為而言這契丹貴族是最差的一個,當然胡商可能比他更差,但他有六人護持,自可暫保無虞,這契丹貴族只孤一人竟然可以忍住不起

再看獨孤問和高不危,二人仍是閉目攜手而坐,面上毫無波瀾,但想來心也是翻江倒海并不似看起來這般平靜。

江朔忽覺手中一,獨孤湘竟然掙了他的手掌,哈哈大笑,躍起跳起舞來,江朔心里一驚,知道在這魔音的吹送之下,一旦心防失守,跳起舞來便無法自持,除非吹笛人停口,否則就要一直舞到力竭,至死方休。

他再要抓住獨孤湘已是不及,急關頭急生智。撿起地上兩塊石頭互相砸擊起來,江朔不通音律,兩塊石頭砸的叮當響,完全不曲調,仿佛春游歡樂的人群中沖了一個敲鑼打鼓的頑,胡敲打,卻也破壞了笛音營造的歡快氣氛。擊石之聲一出,胡商和契丹貴族臉上的笑意立刻消退,獨孤湘也愣在原地,不再舞蹈了。

吹笛人瞥了一眼江朔,口中曲調一變,卻了音節跳躍的《凌波曲》,《凌波曲》的曲調如踏浪凌波,躍然而行,極節奏,江朔不知不覺間,砸擊石頭的作已與笛音合拍起來了,隨著吹笛人的笛音高低起伏,便似給他伴奏一般。

Advertisement

待江朔驚覺之際,已隨著笛音敲擊了好一會兒了,再看獨孤湘施展穿星步中西白虎的步法,上縱下躍地在山谷中奔馳起來。江朔忙屏息慮神,將這躍的笛音出腦海,擊打石頭的聲音又變得雜無章起來,他尤嫌不足,縱聲唱起南陵時聽過的鄉野村人所歌的山歌哩曲,這些個曲子嘔啞嘲哳不曲調,更兼江朔拉長調門胡吼唱,一時竟然掩蓋住了笛聲,將這躍的節奏扯的支離破碎。

獨孤湘也驟然停步,卻在距離江朔十幾步遠的地方,著江朔道:“朔哥兒,你走這麼遠做什麼?”方才心智已失,不知是自己滿飛奔之事,還道是江朔跑開了。

這時笛音又驟然止歇,江朔忙躍過去,牢牢握住獨孤湘的手道:“你可不能再跑了。”

獨孤湘迷的看著他道:“我沒有啊……”

吹笛人卻道:“江小友,你很不錯,小小年紀已有此等的力和見識……很不錯……”但他面蠟黃,毫無表毫看不出有嘉許的神

江朔卻已知他帶的是人皮面,他曾見李珠兒帶過這種面,由此確信這吹笛人和李珠兒有莫大的關系,而他稱獨孤問為兄,更知他的輩分,口而出道:“前輩可是北溟子?”

吹笛人卻不回答,只道:“獨孤兄,我再吹最后一曲,請兄臺品鑒。”

獨孤問哼了一聲道:“要還是這種孩的嬉鬧曲子,可也就不必再吹了。”

吹笛人哈哈大笑道,也不反駁,重又吹奏起來,這次卻是一闕《燕歌行》的曲調,《燕歌行》創自建安三子的曹丕曹子桓,原是怨婦思秋之題,但吹笛人奏來卻別有一番慷慨激昂的氣勢。

獨孤問聽了片刻便解其意,起和著笛聲踏歌曰:“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

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江朔對樂律沒什麼興趣,聽到詩詞卻為之一振,道:“好詩,別看這曲子有些哀婉,詩詞卻盡是男兒丈夫的慷慨之。”

吹笛人笑道:“別忙,還有沒完……”換了口氣繼續吹下去,獨孤問也繼續歌道:“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士軍前半死生,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當恩遇恒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

江朔聽了,怒道:“將士苦戰死,主將卻驕逸輕敵,實在可惱!”

這次吹笛人卻沒有答話,只是對江朔點點頭,他在巉巖上踏行,獨孤問也繞著巉巖踏行,二人仍是一吹一唱,獨孤問歌道:“

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

婦城南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飖那可度,絕域蒼黃何所有。

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

吹笛人在巖上踏行一圈,獨孤問也是一圈,雖然圈子比他大的多,卻也毫無急促之

江朔唏噓道:“古來征戰之苦,苦的只是百姓,但征人明知無,卻還慷慨赴死,實在令人敬佩。”

獨孤問卻忽然迎上來攬住了他的手,原來江朔不知不覺之間長劍出匣,一手攜著湘兒,一手挈著長劍已跟著舞了一闕了。

獨孤問一推一送,將江朔手中長劍重重土里,同時扯著嗓子嘶吼道:“

相看白刃雪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