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朕亦甚想你 第234頁

《朕亦甚想你》第234頁

魏國公府的人自然是最張的,自從青漓產期臨近開始,他們就開始憂心,直到宮中傳來消息,皇后誕下皇長子,才算是松一口氣。

這樣的大喜,也不必去忌諱什麼,當日夜里,魏國公府便擺宴,廣邀金陵諸府。

國家立儲,首位的自然是嫡,隨即才是長,皇后所出的這位皇子既嫡又長,倘若不出意外,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下一任君主。

這一日晚宴,魏國公府的客人自是極多,送上的禮也極厚重。

魏平遙有些擔憂,暗地里問了魏國公一句:“是不是不太好萬一陛下多想……”

“放心吧,”魏國公寬兒子:“皇后得子這樣的喜事,陛下怕是最高興的,我們便是如此,也礙不到什麼。

再者,皇后是我,是你胞妹,生了嫡出的皇長子,咱們若是苦著臉不高興,那才是怪呢。”

魏國公年歲在,經歷也足,魏平遙自是不再多說。

如此過了三日,便是小皇子洗三。

此前皇帝便有言,邀請英國公太夫人持,這話自然不會做空。

太夫人生的慈祥,同魏國公府關系也好,先去拜見了皇后,隨即才見了新生的小皇子,見了他模樣,連連夸青漓有福氣。

Advertisement

青漓在坐月子,自然是聽不著的,可皇帝聽得高興,董氏在側也高興。

皇帝早早便為小皇子定了名字,元景,襯著洗三之禮,一道公布出去。

伴隨著皇長子誕生的大赦天下,與另一道圣旨同發。

——正式冊封降生僅三日的皇長子蕭元景為晉王。

大秦舊制使然,極會在皇子年時冊立儲君,往往是先行封王,隨即再行冊封。

而晉王這個稱號,則是最有指代的王爵。

晉者,亞日也,在某種程度上,本就有約的儲君意味,大秦的歷代之中,這幾乎是太子的別稱。

先帝被確立東宮之前是晉王,英宗被確立東宮之前是晉王,再往前數,宗被冊立之前也是晉王。

想著初八宮宴那日,皇帝口中說的小太子,一時之間,眾人心底都有了一個估量。

等晉王殿下再大些,陛下只怕就會明旨冊封太子了。

說起來,這位晉王倒真是有福氣。

從皇后的肚子里出來,沒有任何競爭的嫡長子,出生才三天的小娃娃,就已經凌駕于許多人之上了。

世間人累死累活一輩子,也不如人家投一個好胎啊!

Advertisement

不過話又說回來,比起福氣,還是皇后要更濃一些。

簪纓世族的開國公府,父親是當家國公,母親是詩書傳家的清貴出,嫁的是萬人之上的天子,婚沒多久就傳出好消息,現下連一年都沒有呢,兒子都生下來了。

人比人,氣死人啊!

恪太妃坐在殿,手里的帕子都要攪碎了,既不滿,又心悶。

自己兒子一把年紀了,連個封爵都沒有,別人見了,也是干一聲七王。

可是那小皇子呢,才出生三天,就封爵晉王,眼前著鵬程萬里。

兩下里一對比,當真是人心塞。

張太妃坐在邊,或多或的看出幾分心緒來,面上不顯,心里頭直撇

廢話,你兒子是庶出,能在當年的變故中留下一條命就不錯了,現在怎麼還挑三揀四

那是皇帝好容易盼來的嫡長子,眼珠子心尖子,你怎麼去比

還是坐在恪太妃邊的趙華纓輕聲開解:“母妃可是羨慕了無妨,再過幾月,您也能有乖孫呢。”

運道好,嫁進七王府里去幾月后便有了孕,加上還是恪太妃的侄,倒是得寵。

Advertisement

恪太妃看一眼還沒凸起的肚子,心里舒暢了一點:“你也算是有福氣的,比府里頭那些七八糟的人要好。”

趙華纓面上帶笑,輕輕應了聲,心底卻也有不忿與無力。

運氣好運氣最好的,應該是皇后才是。

曾經以為歷史是可以被改變的,可是撲騰了一陣子之后,終于發現自己的無能為力。

眼見著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宣圣帝誕生,并確實在洗三這日封王,就更加加深了心中的恐慌。

運道這種事,還真是沒法兒說,有人天生福星高照,有人天生厄運連連。

皇后的福氣可不止于此,晉王才是頭一個,據史書記載,人家一氣兒生了四個兒子呢。

真的想去跟比,豈不是要被氣死

第99章 兒子

元景出生前, 青漓便覺得, 自己此生已經足夠圓滿。

等真的有了兒子, 看他小小的子躺在自己邊,看他下意識的對母親流出依偎與親近,看他扁著哭出來, 都意識到——之前那種想法或許是錯的。

有了孩子, 才算是真正的圓滿。

與皇帝都是第一次做父母, 歡喜之余,也怕哪里做的不好。

可再多的擔憂, 在見到襁褓中的小人兒時,都會消失的無影無蹤。

這是他們的孩子啊。

他這麼小,這麼, 連骨頭都沒怎麼長, 都要小心翼翼的對待,唯恐哪里磕了了。

皇帝畢竟是男子, 手上力氣大,第一次抱他的時候,唯恐弄疼了他, 額上險些出了汗。

相比之下, 青漓倒是還好。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