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籠中青雀(重生) 第95章 陽謀 除了死,他和太子,都只有一條路……

《籠中青雀(重生)》第95章 陽謀 除了死,他和太子,都只有一條路……

第95章 謀 除了死,他和太子,都只有一條路……

想出這個主意的同時, 楚王就再次、清楚地認識到,他和太子,和父皇, 早已各自走上不能回頭的, 三人相背的路。

-

下了半夜的雪,午夜雪停,除夕的淩晨便比往日還要再冷上三分。

太子妃有孕方滿三個月,且年已三十有二,又算高齡懷妊, 一應起居保養, 自然都比年時更加心。

為顯對嫡妻的疼重視,早在月初,太子便已替在父皇面前告假,許在紫宸殿行禮後, 便回東宮將養, 不必參與接下來的朝賀、祭祖和宮宴。

皇帝也當場便應了此話, 笑道:“你都過了而立之年, 才有一個嫡子,朕本還為你心急。若寇氏此胎能再得一男, 他們兄弟兩個……大周的子息,也就不算太單薄了。”

說完,又似嘆:“三十二……三十三,原來,你們都在這個年歲了!”

這話讓太子心驚。

“嫡子”一句, 似是在說“大周的子息”,只有從高祖到父皇,再到他和他的子孫這一脈, 其餘皇子都不能算在裏面,他是無可搖的,大周今世的儲君,未來的皇帝。

可認真說清他年齡的這一句,又像父皇在嘆日月逾邁,兒已壯年,父便將老——

再回想上句“嫡子”,又焉知父皇不是在暗指他從前與太子妃不親近,以致年過而立,才只和太子妃有一個嫡子和一個兒,反與嬪妾生育了衆多子

——父皇當然看得出來,他與太子妃重修恩的目的。

父皇當然知道,他在怕什麽、忌憚什麽……想要什麽。

他想要……

他要、他要——

深夜,從趙書溶邊猛然坐起,待燈火明亮,宮們團團圍滿了床邊,趙書溶原本低詢問的聲音也開始變急,太子才抹了一把覆滿整個額頭的冷汗,從噩夢裏清醒。

Advertisement

“你再睡一會。”他下床,示意侍捧,背著妾說,“到了時辰再起。我先過去。”

趙書溶眼中的擔憂,便隨著他抖襟的作,盡數散去了。

“我就不服侍殿下了。”輕笑,“方才太累,不多睡些,今日我可撐不住。”

太子忙轉過,低下頭,憐惜地的臉:“是我不好。”他賠罪:“是我孟浪太過,忘了你今日也辛苦。”

“殿下快去吧。”

趙書溶并不與他說,“這不算什麽”一類的謙辭。

與太子青梅竹馬,年相識,年言談嬉笑無忌,太子一向喜歡他們之間的這份“放松”“自在”。

離開太子的手,躺回錦被裏,安然閉上眼睛。

太子匆匆穿好衫,趕至太子妃殿前,敲開了正殿的門。

幸好,太子妃寇氏近年來極識大,并不對丈夫昨夜宿在妾殿中,卻又深夜來敲的門懷怨。

在聖人面前,也似與太子鶼鰈深,恩相敬,從的舉止裏,分毫看不出對太子有何抱怨。

太子終于意滿心足。

當得知楚王府中,連唯一能宮的側妃李氏今年都告病不來,他心不免又添了些輕松:

無論如何,他是在順著父皇的心意行事。

父皇對他,即便從不放權,卻至,還未見不喜。

六弟乖張暴戾,連一家一室宅妻妾都不能讓父皇寬心,早晚有一日,父皇對他的容忍寬宥,都會被消磨幹淨。

夜。

紫宸殿守歲宴裏,帶著三分薄酒,看向皇子列中,年、封王、在朝堂上有職位實權的年長兄弟——齊王、魏王、楚王——皆不在,只有還未出宮開府的兄弟在席,太子日漸焦躁的心,終于又暫時得到了安寧。

這是父皇對他,與衆不同,獨一無二的恩寵。

Advertisement

他自己求來的恩寵。

-

楚王只許李側妃在府行走,仍不許出府,自然,更不許宮。

為親王側妃,新年宮朝賀為必要遵守的宮規,若不能去,須得提前告假,楚王便令繼續稱病。

是以,連楚王府衆妃妾的守歲宴,也不能參與,只可在靜雅堂裏獨自過年。

問過二郎自己的心意,楚王讓羅清先帶他去給李側妃行過禮,便許他到花園裏,同衆人一起熱鬧過年了。

而青雀對李側妃,著實生不出名為“可憐”的緒。

對我出手的時候,也沒可憐過我呀。”

悄悄地,對阿瑩說:“也沒可憐我,是先做了二十年的奴婢,才能到楚王府裏做了人。那次的謀算,分明是又要我和承做不人。我若可憐一個人孤零零的,不能和孩子過年,來日再對我和孩子出手,我對的可惜,豈不就笑話了。”

笑道:“雖說又要長一歲了,可我的心卻沒見長。都過去一年多的事了,還是記得這麽分明。”

以前——上一世——霍玥對再多的失信、利用、傷害,都能得過且過,混沌忘記。因為一開始無力反抗,又不知能怎麽反抗,漸漸地,就真的再也無法反抗。

今世,再不會了。

“就該記住才好。”柳瑩也悄聲笑說,“咱們在這樣的地方,記長些,才能過得好。”

後,大郎和二郎的笑聲,幾乎要把玉人堂的屋頂掀開。

畢竟才一歲出頭,天氣又太冷,青雀今日沒帶來。

傍晚,楚王回府,只派全海來花園說:“殿下已在雲起堂等江夫人了,夫人快回去吧。”

他又笑向衆人說:“衆位夫人、娘子,明日還是到雲起堂拜年。”

Advertisement

衆人連聲應著,都忙送青雀出去。

花間玉人堂外,還已備好了轎。青雀上轎,很快回到家裏。

正被楚王逗得尖聲大笑,隔著窗戶,都聽得青雀皺眉發笑。

“怎麽今年殿下連面都舍不得了?”邁進房門,青雀先笑問,“去年至還到花園裏看了一眼。”

“人多,看著煩。”

楚王抱兒出來,兩手把孩子舉過頭頂,又高興得承手腳舞。

“不是說,大郎和二郎玩得好?”他道,“那就明日拜年再見吧。”

青雀過手,看見楚王帶笑的眼中滿是疲憊,眉心甚至微微皺出一道淺痕。

拍了拍他的手臂,示意他放下兒,笑道:“孫醫說,小兒不能尖太多,怕傷嗓子。今日已經夠了,殿下也快歇歇吧。”

“竟是這樣。”楚王忙把承抱下來,“我還以為,不許六妹妹們大笑,是要們從兩三歲就守禮安靜。”

“大約也有這個原因?”青雀便不大確定了。

宮裏是怎麽養孩子的?

不過,聽人說起來,六公主與諸位公主的行事,都并不似被嚴苛教養長大。

“大約吧。”楚王湊過來,嗅上的酒氣,“吃了幾杯?”

“有大半壺?”青雀也聞了聞自己,“我先去換服。”

會說話了的這個除夕,雲起堂裏歡騰熱鬧到了二更。

孩子太小,不一同守歲,時辰一到,依舊送歇息。

們便將酒菜從堂屋移至臥房,榻上放矮桌,只擺兩人吃的菜肴點心。

安置完畢,衆人都退了出去。

不過一刻鐘時間,雲起堂裏,已靜得如同平常的深夜。

燈燭也安靜照亮著楚王瘦削的面龐,只有地上燃燒的炭火,偶然會發出一聲清脆微弱的“劈破”。

青雀靜靜看著他吃了一杯悶酒。

可能是“除夕”這個日子,就象征著團圓的溫暖,“一同守歲”這個舉,又代表著已是家人的親

當楚王提壺,要給自己倒上第二杯酒時,青雀手,按住了酒壺,也按住了他的手。

“殿下是有什麽心事?”半是玩笑問,“自己吃上酒了,都不理我。”

楚王一膝曲起,正抵住拿酒壺的手肘,一膝仍在榻下。他本向後傾,手被青雀按住,便向前些,聽過了的問題。

他知道,青雀很聰明。

是他的人,慕他,滿心都是他,他可以放心。

說一說,也無妨。

于是,著青雀瑩亮的眼睛,他笑了笑,再向前俯,輕聲對說:“若朝中有人提議,讓我就藩西疆,鎮守國門,你看如何?”

“就……藩?”

青雀的笑容僵著,消失了。

看楚王神并非玩笑,先想到,大周已有五十餘年不令皇子就藩,唯恐藩王生

又想到,上一世,從沒聽說過有人提議“就藩”之事。就算不讓自己多聽有關朝堂和楚王一切,就藩這樣震撼的消息,只要曾聽人說起,就絕對不會忘記。

“就藩邊疆,雖然、雖然似是比在京中自由,節制,但,但……”

青雀竭力下其他思緒,先只考慮他可能會就藩這件事:“但西疆何其路遠,真要就藩,又會多出其他顧忌。我記得,封地員七品以上,王府屬五品以上,便都要朝廷欽派,且與京中消息甚不通暢,若遇大事,反應不及——”

意識到自己說出了什麽,青雀慌忙捂住了

這竟像在慫恿楚王奪權爭位了!又像在等待聖人崩逝!

低下頭,不敢再看楚王,心中又極力想著,該怎麽把這話補救修飾一二,卻聽見楚王笑了。

他笑的聲音不大不小,聽得出來,是還算暢快的笑。

“是我問的你,”笑過,他說,“你怕什麽?”

片刻,青雀的肩膀松了下來。

越過桌面,楚王探上的臉,輕笑:“再看看我,嗯?”

著他指尖熾熱的溫度,青雀側了側臉,與他近,擡起雙眸。

看見了楚王略有審視的,似乎滿意的,有些驚喜的,也帶著安,比平日更顯肆意的笑。

楚王看見了驚雀鳥一般閃爍,又逐漸安定下來,和平常一樣清澈的眼眸。

“若你是太子,”他便繼續提問,“你會以為,是令我就藩更好,還是不就藩,更好?”

他說出前提:“我已向父皇提議,再征西戎。此功若……”

青雀坐直,握住他的手,從榻上靠近他,靠向他的肩頭。

不必再去思索,今世與前一世,為何已有這麽多事截然不同。不必再去思索,依照上一世的軌跡,他終究會走向哪裏,又會落往何

早已走在一條嶄新的路上。或許,楚王也是。

的未來,楚王的未來,承的未來,都在這一世,而非過去了的曾經。

前世只是前世,并非既定了的真實。

在青雀靠過來之前,楚王便已先張開手臂,等懷。

依偎在他懷裏,青雀當真思索起來:

聖人雖已半百,卻依舊龍康健。只活在今世的人,誰也不會確切知道,聖人的壽數究竟是只剩三年五年,還是尚有十年,甚至是二十年、三十年。

太子已做了二十七年儲君。東宮裏雖有許多謀臣,聖人也默許太子通過姻親屬臣掌握幾個署——近年是禮部和工部,但直到今年,太子還從未正式朝,從未親手執掌權柄。

幾個兄弟日漸勢盛,他當然要想盡辦法穩住儲君之位,最要的事,就是保住自己將來順利登基。

而楚王——青雀環住了他勁瘦的腰——他的境最難。

皇帝的猜疑,太子的忌憚,早已震天下的軍功,排行只在第六的皇子……

“若,若我是——”

“太子。”

“若我是……太子,”青雀閉著眼睛,將臉埋在楚王前,說出這句悖逆不道之語,“若不能將殿下,斬草除,或許先讓殿下就藩,哪怕,哪怕是讓殿下‘養寇自重’,也比放任殿下再立新功後,虎踞京中,鋒芒直指更加穩妥。”

“是吧。”

楚王拔下的發簪,解開的長發,抱起,吹熄臥房裏的燈燭。

潤的,緩慢劃過青雀滾燙的臉。

“我也如此以為。”

這是謀。

除了死,他和太子,都只有一條路可走。

-

元月初八日,新年開朝。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