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都是反派了,做點壞事不過分/天命反派!她怎麼可能傻白甜 第64章 第64章 晉江文學城是唯一正版……

《都是反派了,做點壞事不過分/天命反派!她怎麼可能傻白甜》第64章 第64章 晉江文學城是唯一正版……

第64章 第64章 是唯一正版……

從太清觀出來, 顧知灼還發愁。

其實師父早就不收弟子了。

上一世,跪了好久好久,師父說是個癡的, 非要逆天而行,若是不管, 會撞得頭破流魂飛魄散, 終于收下了

要是,這一世,師父不要了怎麽辦?

“公子,我想師父了。”

”等真人到了,我與你一同來拜見。”

顧知灼輕輕應著。

“大姑娘。”

老單等人就守在山門前,見他們過來, 紛紛見禮。

顧知灼暫時顧不上發愁,神朗聲道:“我們回京。”

從太清觀到鎮國公府,走了一個多時辰,門房一見到棺木, 撲通跪了下來, 悲痛絕地喊著:“國公爺……回來了!”

“進去稟報吧。”

顧知灼讓老單打開正門,和顧以炔一同把木棺推了進去,又吩咐迎過來的大管事陳今去布置靈堂。

陳今也是滿臉含淚。

下人們四散而

長隨推著顧白白的椅到了, 顧太夫人在顧繚繚的攙扶下也來了,隔了百來步遙遙站了一會兒,跌跌撞撞地奔了過來, 撲倒在了棺木上, 放聲大哭:“韜兒!韜兒啊。”

顧繚繚溫聲勸道:“母親莫哭,大哥能回來是好事。”

太夫人伏在棺木上,哭得不能自已。

這輩子活在金尊玉貴中, 然而,四個兒,兩死一殘。

一直都是在白發人送黑發人。

送了一個又一個。

“韜兒!”

“韜兒。讓娘再瞧瞧你……”

太夫人捶著棺木,哭聲震天。

的抹額歪了,向來盤得整整齊齊的發髻散開了一半,出了藏在裏頭的銀

“讓娘瞧瞧你。”

一張臉慘白,反反複複地說著這幾個字,泣不生。

的熱的頭頂上湧,沖得眼前一陣陣發黑。

Advertisement

棺木并沒有完全釘死,顛簸了一路,一顆釘子有些掉出來了,太夫人用力一推,棺蓋了出去,出了一條。顧知灼嚇了一跳,忙過去擋在面前說道:“祖母,祖母,我和炔炔都回來。”

謝應忱配合默契地把棺木又關了嚴實。

他向顧白白低聲道:“國公爺只留下了頭顱,太夫人瞧見怕是要不住的。”

顧白白心頭一,向剛剛趕過來的兒使了個眼,顧知南心領神會地幫著打岔,又是哄又是拉的把太夫人拉到了後頭的廂房。

顧知灼悄悄了脈,這脈象有點中風的征兆。

趕忙打發祝嬤嬤去煎一碗安神湯。

府裏現在用的安神湯,都是開的方子,包了一份一份的備著,只要用熱水沖泡了就可以。

著太夫人的虎口,上哄著:““我們一路上順利著呢,姜守備在阿烏爾城也設了靈堂,我們離開的時候,阿烏爾城滿城相送,百姓們全都念著爹爹。”

“家家戶戶都爹爹立了牌位。”

“祖母,你看炔炔是不是長高了,還黑了!”

“祖母,西疆那兒熱得很,戌時的時候,天還是亮的。”顧以炔故意誇張地說道,“我都曬黑了一圈,我想吃您那兒的牛糕。您讓們做給我吃。大姐姐說,多吃牛能變白。”

東拉西扯地說了一通,太夫人的一口氣終于回了上來。

拉著顧知灼,泣著說道:“你爹爹他啊,脾氣好,對誰都好。”抹著眼淚道,“為什麽就這麽死了呢,不孝啊。”

“他好狠的心,明明答應過我的,答應過我會卸甲歸田,日日在我膝下敬孝。”

“不孝!不孝啊!”

顧知灼聽得難極了,啞著嗓子道:“是是,是爹爹不好,他答應回來陪我放孔明燈都說話不算話。”

Advertisement

“你也不孝!”

顧太夫人拿指頭直,氣不打一來:“就嚇我,脾氣跟狗似的,從來不知道好好說話。”

“還有你大哥,都去這麽久,也沒有個消息回來。”

“全都不孝順!”

顧太夫人啪啪打的手臂,抖著雙,哀哀哭道:“我養你們做什麽,把你們一個個養這麽大。”

“又一個個的,全都走了。”

“沒有一個聽話的。 ”

“好痛好痛。”顧知灼故意齜牙咧,“祖母別打了。”

“祖母,大姐姐的臉上好大一個包,是不是毒蟲咬的?”

“啊,哪裏?

“這,這兒呢!”

顧知南摟著的胳膊一通撒

沒一會兒,顧知微也來了,幾個人連番哄著,一碗安神湯下肚,總算是睡著了。

顧知灼代了祝嬤嬤好生照顧,又口述了一個方子,讓人去抓,叮囑等太夫人一醒就把藥給喝下雲雲,這才回了前頭。

正堂已經布置了靈堂。

顧知灼把一路的經過全都說了。

幾個孩子都在,他們失聲痛哭,眼淚有如斷了線。

顧白白從老單的口中知道了個七七八八,他輕輕一嘆,問道:“恨嗎?”

恨!

恨到骨髓。在西疆時,真的差點就想不管不顧的殺了劉諾,殺了晉王世子,殺上上虛觀,屠盡一切。

可是,這麽做只會為顧家帶來又一次的覆滅。

重生不是為了死亡。

顧知灼的眼中蒙著霧水,難以忘切的怒火和恨意在口灼燒,化為了間的腥甜。

生生地咽了下去,嗓音沙啞道:“我後來沿途還去了好幾座城,西疆這片土地沒有忘記鎮國公顧韜韜,忠魂埋骨,馬革裹,爹爹值得。”

顧繚繚發出一聲低低的嗚咽,又死死地咬住下

顧白白沉默了一會兒,招手把到跟前,輕輕拍了拍的額頭。

Advertisement

鎮國公府就像是一個巨大的蟬繭,被束縛得牢牢,如同當年的東宮一樣。

廢太子得百信服,萬民歸心,哪怕當年事出突然,廢太子若是要放手一搏也能翻。然而大啓朝當時還不到四十載,東宮所承載的太多太多了,稍一翻騰就會危及江山。

夭夭這趟出去,是在這蟬繭上撕開了一條口子。

謝應忱淡聲道:“可調晉王世子進京,把姜有鄭扶上總兵的位置。”

顧白白的眼中掠過一抹

他溫言道:”先帝在南巡途中駕崩後,晉王拿出了傳位詔書,因著這份從龍之功,扶搖直上。後又占了國公爺在西疆的戰功,晉為親王。”

“如今朝上三黨林立,唯有晉王是靠著今上的恩寵和來的軍功橫空出世的,又時常制著衛國公和閣,若非皇帝偏幫,晉王早被二黨聯手下。”

“晉王心知自己底蘊不深,讓世子植西疆,意圖把西疆整治的和鎮國公府的北疆一樣。”

他點到為止,但顧白白聽得懂這言外之意。

皇帝多疑,容不下鎮國公府,自然不可能容得下意圖把西疆收囊中的晉王。

顧白白劍眉一揚,他的指尖輕輕敲擊椅的扶手。

謝應忱是想向自己證明,他有足夠的實力和底牌,并非是為了鎮國公府而選擇了夭夭。

他沒有拿顧家當作打手,而是合作夥伴。

“三叔父,您覺得如何?”他微微笑著。

什麽,現在三叔父還太早!顧白白輕咳了一聲,嚴肅指正:“別瞎。”

“你既然來了,就幫著待客吧。”

他說完,也不管謝應忱同不同意,就招呼了陳今道:“掛白。”

現在?顧知灼呆了一瞬,不等大哥了?

“燦燦要回來了。最早今晚,最遲明日。”

掛白意味著府有大喪。

門口的白燈籠一掛上,京城各府很快就知道了。

在顧知灼走後不久,皇帝在朝上宣稱大涼歸還了鎮國公的骨,所以,是顧家扶靈回來了?

這麽一想,也是合理的。

畢竟若是顧太夫人有個三長兩短,顧家也該報喪才對。

有相的人家主前往吊唁,一來二去的,確認了靈堂確是為了先鎮國公顧韜韜而設。

鎮國公府門前頓時車水馬龍。

整個京城就像是一汪湖水,起了陣陣漣漪。

深宮的皇帝也知道了,眉頭皺,冷笑連連:“鎮國公府倒是頗懂收買人心之道,三年前就設過靈堂了,如今還要再掛白,這非要讓人再記起那個顧韜韜。”

“還有呢。”

正在回稟的是烏傷,他一板一眼道:“顧大姑娘是今晨踏進京畿的,中途去了一趟太清觀,黃昏前回了鎮國公府,其後不久,鎮國公府掛白。”

“鎮國公的棺木如今停靈在鎮國公府。”

“謝大公子如今也在鎮國公府。”

啪!

皇帝手上的折扇砸向案,他泛白的指尖死死著扇柄。

謝應忱和顧家。自己果然是被他們給聯手算計了,縱虎歸山,親手給自己埋下了一個天大的患。

自己沒有看錯,顧家果然早就有了不臣之心。謝應忱只是個病秧子,能活多久全靠天意,顧家想的只怕不是從龍之功,而是江山易主!

謝應忱也是,竟為了一己私利,任由顧家肆意擺步。連他自己姓什麽都不知道了!

皇帝在書房裏來回踱著,一想到自己跟個傻子一樣,被他們玩弄在掌心,皇帝口就憋得慌,整個人搖搖晃晃,李得順嚇得趕過去扶他。

皇帝搭著李得順,緩了一緩又問道:“西疆那裏可有新的消息。”

烏傷恭敬道:“暫且沒有。”

“你讓阿旭盯著鎮國公府和謝應忱。”皇帝有些氣虛,擡手打發了他下去,不一會兒,書房裏傳了太醫。

太醫們來來去去,一直守到天亮,皇帝又是一夜沒有睡著。

這些天來,皇帝都是如此,只能靠著安神湯睡,每每睡不到一個時辰就會醒過來。

各種各樣安神湯的方子換了一個遍都沒用,也只有清平的安神符能讓他睡個好覺。

“去把清平給朕來。”

皇帝說完這句,脹痛的額頭,去了朝上,面無表的坐在龍椅上。他看著百一跪三叩頭,然後就開始了例行爭吵。

他在龍椅上坐了整整六年,已經習慣了。

大事小事,他們每件事都能吵,吵完就請他定奪。這六年來,從一開始的戰戰兢兢,皇帝也慢慢索出了一些為君之道。

黨爭黨爭,最忌的就是就是讓某一派坐大,所以,只需要平衡就行。

十天前,為了淮河潰堤一事吵了三天,皇帝應了宋首輔所請,先把蔣為安派去賑災,再議怎麽置相關人等。

後面又開始吵要不要給淮州減賦,這回皇帝就向著晉王,向淮州加增夏稅。

皇帝斜靠在龍椅的扶手上,發漲的額頭,有一搭沒一搭的聽底下爭吵著淮河的流民要怎麽安置,心裏暗暗琢磨這回該偏向誰。

“皇上。”

金吾衛周指揮使從殿外進來,啓稟道:“鎮國公府顧大姑娘在金鑾殿外求見。”

這句話,讓整個朝堂都安靜了。

本朝還從未有子踏上金鑾殿的先例!

沈旭正百無聊賴地站在左側上首,聞言掀了掀眼皮,瀲滟多的桃花眼中多幾分興致。

這無趣的早朝總算沒那麽無趣了呢。

有何事?”皇帝面無表地問道。

“顧大姑娘說,鎮國公四年半前在奉命前往西疆時,曾向皇上許諾,待平定了西疆戰事後,定會回來向皇上複命。是代父前來複命的,求請皇上恩準。”

皇帝的右手了一下龍椅的扶手。

晉王素來最懂君心,他順著皇帝的心思說道:“皇上,子當有子本份,金鑾殿絕不是子所能踏足的,顧大姑娘仗著您對鎮國公府的恩寵恣意妄為,當治其大不敬之罪。”

“王爺此言差矣。”衛國公拱手道,“皇上,若是從西疆扶靈回京的是鎮國公世子,您見還是不見。”

“鎮國公府滿門忠烈,如今連個健全的年男丁都沒有,只得由顧大姑娘一介子擔了這等差事,如今回京複命,皇上又豈能因子而不見。”

衛國公義正辭嚴,這話一出,立刻又有人出列。

紛紛應和。

皇帝這幾天來已經連續駁了他們幾回。

不管現在是什麽事,也必要讓皇上應下,否則豈不是讓晉王黨更加囂張!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