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恭和六郎當即分派了人手,一部分守在外面應對,一部分則跟在腳步后面,一步一步地向里走去。
杜泠靜起初,也說不清這是否正是書中之陣,但索著走著,那雜無章的林子,在眼中竟漸漸清晰了起來。
分明地上仍是枯枝落葉,但拉開一片荊棘,又移開一片斷枝,混的道路越發明晰出現在眼前。
好像,就是那本書中第一頁所繪的陣。
不斷前行,極力回憶著書中所寫,在原地試著左右分辨前路位置。后的人亦跟著左轉右轉。
眾人不知何意,正疑不解,不想此時,定準了方向,突然向前幾步,到了一片臨崖山壁。
沿著山壁側邊去,探測之間,低聲道了一句,“此地能過。”
山壁就橫在眼前,唯獨山壁下面有一道低矮通道。
尋常人哪里會走這種低矮似的路。
但杜泠靜俯下來。
蔣楓川了,“要不要我在前探路?”
萬一是不明的山,說不定會有危險。
杜泠靜卻要搖頭。
“不必,我自己來。”
俯徑直走了過去。
這一行一連走了十數步,走到連自己都有些不確定的時候,眼前山壁突然沒了。
站直了子,前面竟生著一片在這個時節仍舊常綠的枝葉。
深吸一氣,撥開枝葉走了過去。
一瞬之間,眼前豁然開朗。
一片開闊的山里,幾縷天照的里間每一個人清晰可見。
“扈大哥,廖先生,洪大人,馮小弟……”
每一個人都向看來,眾人面皆有些虛弱,卻臉上都帶了最是溫和的笑意。
他們都看著,跟點頭,不知是誰道了一句。
“我就說,靜娘自己修訂刊印的書,自己一定記得。”
杜泠靜還沒看清是誰在說話,不想有一人忽然飛撲到了前。
出臂膀,將一把擁進了懷中。
“靜娘,我就知道你會來!會來救我們出去!”
是亭君。
的金蘭摯友。
第35章
“我來晚了。”
杜泠靜見眾人神雖然和悅, 但每個人都或多或地了傷,尤以扈廷瀾傷勢最重,需要人從旁扶著才能坐穩形。
直接道, “事不宜遲,我帶了人手在外, 我們趕出去!”
說自己這一路請了許多人前來, 山中什麼人都有,“但只要人夠多夠,邵伯舉他們想要下死手,也是殺不盡的。”
只這兩句話, 便把被困此地許久的眾人,說得眼中有了亮。
但阮恭這時來報了一句, “外間形不太好,山里起霧了。”
杜泠靜眉頭不皺了起來,山里起霧,他們出去之后極其容易走散, 呼喊其他人前來, 也亦平添變數。
扈廷瀾與幾位先生倒是料道, “若是早一個時辰就好了,此間山形復雜, 我們在此藏多時,也靠過山霧遮掩, 但此番要出去,山霧亦是障礙。”
眾人都道霧中出林不是良時, “都待了許多時候,不差這一日。”
杜泠靜心里頗為不安,但也曉得眾人說得不錯, 思量再三,只能同意下來。
讓阮恭將人手分派開來,以免被旁人盯上,而此刻亦不便再下山,便隨眾人一起等到明日天亮。
天漸暗,山霧越加濃郁,山里搜尋之人陸陸續續都退了下去,山中漸有聲起伏。
杜泠靜沒在山中過過夜,只在書中見過聲,今次聽來,驚中帶著奇。
但邊無不是往日舊人,倒不害怕,亭君還給道了被燒沸的山泉水來。
杜泠靜捧在手中,諸位先生都在,廖先生仔細打量了幾遍,手比量著。
“上一次見還在京城,那會量還沒長足,就這麼高。”
洪大人見杜泠靜的時間更久遠,他沒比量高,只是道。
“靜娘流布的書我都看了,致學還需更加謹慎。”
洪大人嚴肅,杜泠靜還以為自己書冊有誤,連忙起了來。
廖先生瞥向洪大人,“你嚇唬孩子做什麼?錯也是難免,天下還能有幾人,能比靜娘更仔細,潛心其中。”
洪大人聞言默了默,素來嚴肅的面上竟現三分寬和。
“這些年你出的書,連我偶去鄉野私塾,都能看到學子買得起,讀得起,這放在我時求學的年月,是再沒有的。”
杜氏勉樓能有如今名號,也多得士林眾人幫襯,杜泠靜又怎麼可能高價賣書,將勉樓的門檻高高壘起?
恭謙道應該,心里正不由想,洪大人也有寬和之時,就見他又正肅了神。
“但治學是一輩子的事,男皆同。你父親不在,你該當更加勤勉。”
杜泠靜:“……”
連忙躬應下。
“靜娘記住了。”
話頭嚴肅了幾分山里都靜了靜,好在馮老先生的孫子馮巷,輕輕走上前來。
“沒想到靜娘姐還記得我。”
馮巷比杜泠靜小四歲,眼下還未及冠,但已經中了舉人。
但他中舉之后并未參加次年的春闈,直到今歲才往京畿來,不想遇上了此事,與眾人一道搜集邵氏罪證,又落了山里。
杜泠靜記得他時便十分靦腆,不想這會跟才說了一句,臉就有些微微發紅。
十九歲的年輕郎君,生得似楊樹般白皙而直,他早已比杜泠靜高上許多,但臉泛了紅,好像又一下變了當年的男孩。
杜泠靜道記得,“我比你年歲大,記得是尋常,只是賢弟彼時年歲尚小,怎麼也記得?”
只是隨口一問,不想他似是頓了頓,臉更紅了,一雙水亮的眼眸只看向杜泠靜一眼,就很快赧地收回了目。
他輕聲,“靜娘姐這些年出的書,我也買了些,不時翻看,所以記得。”
原來如此。
杜泠靜隨便問了幾本,竟見這幾本他都購置在家,不免暗猜馮巷買的恐不是三五本而已。
一時沒細問,只是看向角落里,坐著一個姑娘。姑娘年歲不大,形細瘦,臉頰凹陷,此刻獨自坐著,抱著自己的膝蓋,怔然出神。
是那個給扈廷瀾報信,才將邵氏兄弟惡捅出來的姑娘嗎?
杜泠靜未及問起,亭君過來,道兄長扈廷瀾,有些外面的事想要問。
杜泠靜過去,把自己知道的都同扈廷瀾說了一遍,“現在山里什麼勢力都有,我們能信得過的人其實不多。”
扈廷瀾不意外,但他卻沒想到邵伯舉的伯父邵遵,竟借了榮昌伯府的事,打了與永定侯陸慎如換人的思量。
“所以你同侯爺鬧翻了?”他不問。
杜泠靜搖頭,“那倒沒有,只是不得不分道各謀而已。”
扈廷瀾聞言略松了口氣,圣旨賜婚本就是合起來的婚事,剛嫁進去就與夫婿鬧掰,往后日子不好過。
眼下還沒鬧得不可收場,扈廷瀾不由道。
“所以侯爺到底是什麼意思,你也不知道?”
杜泠靜搖頭,說不知道,“但他也來了。”
扈廷瀾訝然挑眉。
靜娘同侯府分道,各行其是,侯爺卻親自趕來了,那位陸侯是何意呢?
*
山下。
杜泠靜先前帶人借宿的宅院外,男人負手立在風中,天已經黑了,也未見巷口有人回來。
崇平上前,“侯爺,夫人帶著這麼多人手都沒回來,看來不是出事,極有可能是找到了失蹤的拂黨眾人。”
男人點頭,目從落腳院子門前掠過,里間默聲漆黑不見亮。
看來是了。
他猜想已經應該是尋到了拂黨人給留下的記號,但這麼快就尋著記號找到了人,這漫山遍野,惟一人做到。
陸慎如長嘆一氣,眸溫下來,但不由又想起的信,想到讓人送來的藥,想到在山里見了他,不肯過來,反而客氣地請他自便……男人眸又是一冷。
他抿不言,巷子里貫穿而過的風將他袍擺吹飛,他于風中負手立了半晌,才了崇平。
“邵氏兄弟已被至窮巷,明日,要防他們背水反撲。”
崇平一凜,“是。”
*
林山中,眾人夜間只睡了兩個時辰,便都有些睡不下了。
帶著邵氏罪證潛藏山中多時,今日終于要出去了。
他們早先就讓人傳信令親友亦躲藏,就好比京城外城開書肆的章先生,杜泠靜原想找他打聽,京中乃至北直隸一帶有沒有人收過或者出過宋本,但章先生關了店門不見了蹤影。
馮巷說章先生也幫忙搜集過邵氏的罪證,怕邵氏找上他,才讓他早早躲了起來。
只要此事順當了結,章先生自然就會出來了。
而眾人也已與親友分離太久。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1_b/bjZ5Q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