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神的提醒下,姜云這才意識到,大師兄竟然被那那所謂的天則給言了!
想來,前兩個問題,大師兄的反駁,雖然是挑釁了所謂天則的威嚴,但是卻也讓它無法反駁,所以干脆不讓大師兄說話了。
這也正常。
三印和三幻境,只是為了本尊誕生出重所用。
自從出現以來,換任何生靈踏,哪怕就是赤重,也不可能帶著其他生靈一起進。
所有經歷的幻象和問題,都只能憑借一己之力去闖過和回答。
而姜云,偏偏是個例外!
之所以大師兄和二師姐能夠在這幻境之中非但同樣存在,而且還可以給予姜云幫助,歸結底,是因為他們同門四人間特殊的一四命的關系。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四人,可以看做就是一的存在。
而凝聚重,也必須是要完全的模仿出本尊所備的一切。
如果沒有了東方博三人,那凝聚出來的重,就是像被赤重分魂奪舍,以及姜云先前自己凝聚出的妄神,是不完整的。
所以,即便是天地法則,也不能將東方博他們三人排除在姜云這個本尊之外。
自然,東方博和司徒靜給姜云提供的幫助,也等于是在給他們自己提供幫助。
只是,天地法則估計是有些討厭東方博的喧賓奪主,所以默許他的存在,!卻不許他回答問題了。
不過,這第三個問題,姜云也無需大師兄去代替自己回答。
因為,姜云相信,大師兄的答案和自己的答案,肯定是相同的。
弱強食,的確幾乎是任何地域,任何生靈間的的一條亙古不變的準則。
但對于向來視眾生平等的姜云來說,存在即是平等。
天地萬,人也好,妖也罷,哪怕是一只螻蟻,只要備了意識,備了生命,它們本就是同等的存在。
一只螻蟻的死去,也是一條生命的逝去。
而弱者并非恒弱,強者也同樣不可能恒強。
甚至于,強弱之說,那也是相對的。
就拿姜云自己來說。
十六歲之前的他,在小小的姜村之中,是最弱的弱者。
就算是他的妹妹姜月,只要愿意,都有能力將他殺死。
可面對兇猛的野,姜云卻又有著能夠殺死對方的實力。
而如今的他,已經為了真正的強者。
放眼這片天地,能有信心將他當“食”的存在,屈指可數!
可對于那些有信心將他當“食”的存在而言,他姜云卻仍然還是一個弱者!
更何況,如果拋棄弱者,只護強者,那強弱的差距也會越來越大。
當大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引發大戰,甚至導致萬界崩塌。
因此,這所謂的若強者的天律,本就不合理,那姜云為何不能守護弱小之輩?
姜云咬了牙關,準備給出自己的答案。
然而,讓他意外的是,那只注視著他的巨大眼睛,忽然又再次開口道:“前面的兩個問題,你也沒有給出答案,所以現在,一并答之!”
姜云倏然抬頭,眼中出芒,死死的盯著那只巨大的眼睛,心中泛起了不忿之意!
;看來,對方雖然不認同大師兄的回答,但卻在無法反駁的況下,干脆將這兩個問題重新拋給了自己。
而面對姜云明顯帶著憤怒注視,獨眼之中卻是沒有毫的緒起伏,只是冷漠無的和其對視,等待著姜云的回答。
姜云也知道,天則無,甚至,對方都不是真正的存在,只是創造這幻境之人,按照無的天律,布置出的一個幻象。
因此,自己唯有按照對方的要求,回答出對方的問題。
姜云緩緩的閉上了眼睛,一邊強忍著靈魂和之上傳出的撕裂劇痛,一邊思索著三個問題的答案。
而就在這時,一大道之意,突然從姜云的腦海之中逸散而出,無聲無息的覆蓋了姜云的全上下。
那是大師兄的氣息,也是道靈的氣息。
大道靈!
在這大道之意的包裹之中,姜云那閉的眼前,忽然浮現出了一幕幕的畫面。
那是他這一生,自懂事開始,一路走過來的大致經歷。
畫面之中,他看到了當年莽山之中,風村打上姜村,朝姜村眾人索要自己,而自己被爺爺牢牢護在后。
他也看到了問道宗被四大宗門包圍,三師兄等人誓死守衛問道宗,保護問道宗弟子。
他更看到了,赤鼎之中,面對八鼎八極,面對鼎外修士的大舉進攻,赤鼎生靈的拼命反抗。
甚至于,他還看到了新域周天星垣的缺口之,有著一個略顯單薄的影,孤零零的站在那里,注視著缺口。
那是自己的弟子劉鵬!
看著這些畫面,姜云心知肚明,這是大師兄在不能開口的況下,仍然在竭盡所能的幫助自己。
他通過讓自己好好的回顧一下自己這一生的來時路,從而能夠給出三個問題的答案。
所有的畫面,都是快速閃過,無聲無息。
唯有最后一幅畫面之中,姜云看到了自己的師父。
師父面帶笑容的看著自己道:“想做什麼,就放手施為。”
“哪怕捅破了天,也有師父給你撐腰!”
聽著師父的話語,姜云的臉上同樣出了笑容。
所有的畫面消失,但它們已經深深的印在了姜云的腦海和心中。
沉默良久之后,姜云的口中忽然喃喃的道:“正因為有爺爺,師父等一個個強者始終在給我撐腰,守護著我。”
“所以,我這個弱者,才能一步步的走到今天,為其他生靈口中的強者!”
“而也正因為有變強之后的守護,才有劉鵬,才有一個個弱者,前赴后繼的為強者!”
“我的守護之道,從未改變,也無需改變。”
在姜云的呢喃聲中,他仿佛已經不到自己和靈魂之上那撕裂般的劇痛,緩緩的直起了自己彎下去的脊梁。
終于,當姜云的形重新拔如劍的時候,他目灼灼的看著那只代表著天則,代表著鐵律的巨大眼睛,沉聲開口,一字一句的給出了自己對于三個問題的答案。
“問親,至親當救,然非以無辜為祭!”
“問法,法則當殉,然非以吾道為薪!
“吾心所向,即為天心!”
“吾律所定,即為天律!”
“順吾心者,昌,逆吾心者,雖天,亦可逆!”
“天道不仁,視萬為芻狗,吾便——代天行律!”
“此謂,吾道即天律!”
“吾道,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