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757章 雒陽八關取其五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第757章 雒陽八關取其五

關羽這次派諸葛亮回長安述職請功、順便請朝廷定奪下一步的戰略。

諸葛亮在做這事兒的過程中,卻是多長了個心眼:他怕後續的討論環節過於冗長,群意分歧難以決斷,耽誤了前方戰機。

所以,他在本人從野王前線回長安的同時,就請關羽同時派兵力和使者南下,把北線戰勝的訊息,第一時間通報給遠在一千五百裡之外的李素,希李素也能儘快做出反應,並且奏給劉備他的意見。

畢竟,諸葛亮已經太清楚,皇帝陛下對李師的信賴,有多嚴重。如果冇問過李素的意見,劉備估計都不習慣僅靠荀攸鐘繇諸葛亮的意見、直接拍板這種程度的大事兒了。

而且,諸葛亮估計,如今都九月中旬了,南線李素對孫權的最後一戰,估計都已經打出眉目了。隻是路途遙遠,中間又有袁紹的地盤隔斷,訊息不通,所以河北戰場的劉備軍將領纔不知道。

按照當時的通條件現狀,李素哪怕九月初一就滅了孫權、關羽九月十五都不知道,也是很正常的。

這時候去跟李素通個氣,說不定李素在南方的軍隊騰出手來,正好打個配合。

關羽對於諸葛亮的這個要求,也是深以為然,覺得很合理,就不惜費時費力同時給李素快馬傳訊。

可彆小看這個派出信使傳訊的作,那本也是非常昂貴的,不是僅僅派幾個乾的勇士、一些快馬就行。

因為如果走老路的話,關羽的信送到李素那兒,至也快九月底了,得先回長安繞一圈、然後走武關道到南宛城,再到南方荊、揚腹地。

那樣的話,還有什麼時效?等於是諸葛亮都到了長安了,信才從長安往南送。

所以,諸葛亮建議關羽,趁著現在河的野王、懷縣、溫縣、平皋等地都已經複,立刻分兵從平皋南渡,去對麵黃河南岸的雒以東門戶皋。

Advertisement

同時從溫縣也分兵南渡,控製對岸的雒北側重要黃河渡口孟津、小平津。

如此一來,漢軍可以藉著河複的勢頭,把雒八關中北瀕黃河的三個關都奪取。

這些關隘渡口看似或險峻或要津,但那隻是針對東西兩側來攻的敵人而言。而對於從北麵南渡黃河的部隊來說,這三關就毫無防力可言了。

的部隊要防住北麵來敵,隻能是指可以在野戰中就擊潰對方的重兵——這也是為什麼曆史上關東諸侯討董的初期,董卓在聽說河太守王匡聽命於袁紹之後,立刻主派出大軍北渡黃河把河王匡乾掉。

因為董卓也知道,河與雒之間無險可守,隻有把王匡乾掉河吞下,把防線前推到河與冀州之間的汲縣輝縣(新鄉、衛輝)一帶,依托黑山(太行山)在黃河以北最窄的那個口子死守,才能穩固雒的防圈。

所以,河、河東這些地方纔是屬於司隸,而不能屬於外州。這些地方都是雒周邊的形勝之地、防圈重要一環。當河東河都屬於敵人之後,雒的北麵就是門戶開的狀態。

關羽在河如今有七八萬部隊在圈地,他們從輝縣繼續往東推進冀州或許有難度,但是分兵三萬南渡黃河、占據雒北側三關卻是難度不大。

掉這三萬人之後,逃到冀州的袁紹主力依然不敢反撲反攻——

如果袁紹肯反攻,那關羽倒是省事兒了,說不定他做夢都會笑醒。不用自己再發進攻戰役殲滅這二十多萬殘敵了,直接送上門來白給。

同時,袁紹留在雒防守的那點兵力,也不足以威脅過河之後的三萬關羽軍。

甚至關羽軍可以大模大樣繼續穿南下,最西邊從小平津過河的那一萬人,可以囂張地直函穀關背後,與弘農的劉備軍前後夾擊,徹底打通函穀關。

Advertisement

剩下兩萬人,也能如無人之境地穿過河南尹,往南麵的伊闕關、轘轅關、太穀關任意一或者幾,跟宛城高順北上的部隊一起,也是裡應外合破關。

到時候,雒周邊的所謂八關,南麵三關北麵三關,西麵的函穀關東麵的虎牢關,至五個關會被劉備軍奪取(雒北三關全部、加函穀、加南三關中的至一個)

這種級彆的堅固城池,或許一兩個月都拿不下,主要是暫時能騰出手來圈地的部隊,並不比守城部隊人多,哪怕有投石機砸開了城牆,也未必能打下。

但河南尹地區為被分割包圍的甕中之鱉,大概率是不在話下的——確切地說,是河南尹西部的三分之二麵積。

因為劉備軍和袁、曹陣營未來一兩年,在中原地區,估計會以雒周邊的群山為天然分界線。

河南尹東部、虎牢關外那四分之一的土地,劉備暫時就算吞下去也拿不住。也就是滎以東那些縣,包括京縣、卷縣、原武、中牟、酸棗、開封、宛陵、新鄭,這八個縣肯定會被擁有陳留郡的諸侯所占據。

同理,河南尹東南角、轘轅關和嵩山外側的城、翟、縣三個縣,則會因為地潁水源頭,而天然跟潁川郡比較,也難以占據。

其餘雒八關包裹住的整片腹心形勝之地,纔是可以穩妥追求的。

……

關羽為了打通己方的軍傳遞通道,也是夠下本的,送個信就帶了三萬大軍,而且還是關羽本人親自率軍從平皋南渡黃河,占領皋、威脅雒

部隊九月十六過的黃河,花了兩天時間,就在伊平原上徹底鑿出一條通道,抵達了伊闕關。袁紹軍留在雒周邊的部隊本不敢出戰,隻是城池瑟瑟發抖死守。

Advertisement

當地守軍並無什麼名將,除了函穀關和雒城還算堅固、有袁紹的忠心嫡係部隊,其他地方好多還是當年袁陣營反正到袁紹這兒的降將,戰鬥力不堪一擊,士氣也頹喪。

關羽抵達伊闕關之後,先讓王平的兵翻山吊崖、用吊籃絞索之類的工,翻過伏牛山和嵩山,去跟對麵的高順軍建立聯絡。

高順如今雖然理論上常駐宛城,但實際上經常往北前出,在魯、梁縣等地屯兵練兵,跟袁紹軍對峙。

、梁縣這些地方也不陌生了,曆史上孫堅北伐討董就是走這條路的,這一世,當年更是關羽、趙雲親自帶兵走過這條路討董,後來纔得到朱儁的接應。

所以高順的部署非常穩妥,這已經是劉備陣營第三次走這條路了。

關羽派王平翻過嵩山後,冇走一天就遇上了高順的隊伍,還被配了快馬飛速送去梁縣、得到了高順本人的接見。

高順得知關羽在河北擊潰了袁紹主力、今年累計殲敵近二十萬,袁紹已無力西顧,放任關羽三萬人馬南渡黃河、在伊平原上來去自如。

高順自然是大喜,表示立刻催督前軍轉攻勢,對伊闕關發全力猛攻。

數萬大軍由相持轉總攻,還是需要花點時間的,高順已經作很快了,隻準備了一天,九月二十日發起總攻。

經過僅僅一天的戰,伊闕關就因為同時腹背敵、守軍都被堵在那條後世誕生了龍門石窟的二十裡長山穀裡。雖然還有關隘險峻可用,但誰都看得出來繼續守下去毫無前途,便士氣崩潰投降了。

其實,關羽原本還有更好的辦法,那就是直接把沮授、麹義放出來,然後圍住城池之後讓這些位高權重的原袁營高出麵勸降,瓦解守將意誌,讓他們意識到跟著袁紹大勢已去。

彆小看這種做法的威力,畢竟沮授在袁紹那兒當首席謀士、還當過多年監軍,對諸將影響力還是很大的。哪怕沮授失去了權力,他的態度也能影響到袁軍上下的人心士氣,當堅守者發生嚴重的搖。

隻可惜,攻打伊闕關的時候就用這招還有點早,沮授是死活不同意,而關羽據他打聽到的報,得知當時沮授的家眷還冇被辛評救出來。沮授怕遭到報複堅持要繼續裝作殉國,關羽也冇辦法。

好在也不是很急,將來把雒城團團圍死之後,有機會再打沮授這張牌也來得及。

關羽不是攻不破雒,他隻是覺得雒這地方已經經曆了三次易手,包括八年前最嚴重的董卓那把火,如今能恢複到這點人口和生產力不容易。

如果這第四次、也希是最後一次易手,能夠無開城接,多多也是一件功德。所以關羽也私下裡跟沮授表態過:

先生要是能讓雒開城,和平複大漢的東都,一定在陛下麵前保舉你為侍中。這也是為了天下百姓、為了大漢的整利益。

如果不肯立這個功勞,那就最多九卿了。

另外,因為關羽隻是要把河北的急軍送到南方去,所以其實早在伊闕關正式攻破之前、王平的無當飛軍銳翻嵩山跟高順取得聯絡時,高順就已經派人快馬郵驛接力把報送到李素那兒去。

信使十九日就飛奔回宛城,比關羽派人去長安繞一圈再走武關道,起碼快了六七天。

隨後二十日到襄、二十二到江夏,正好遇到了回軍的李素。

原來,南線的李素在八月份和九月份這段時間裡,跟孫權周瑜的決戰,也已經有了重大的進展,他本人已經回師坐鎮武昌。

隻不過同樣是因為南北報隔絕,所以李素的進展冇有及時讓河北諸將知道罷了。

李素得到了諸葛亮親筆的捷報,以及諸葛亮在信中表達的一些思考,也深以為然,立刻針對地作奏一封,要求信使六天之送到長安,讓劉備可以在九月底之前,做出最終決策。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