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明末邊軍一小兵 第六百零八章 王樸的惱怒

《明末邊軍一小兵》第六百零八章 王樸的惱怒

玄武軍再次行軍來時,此時出塞的大同軍,況卻不是很好。

他們出塞,比靖邊軍還早,大軍從大同城北出發時,百姓歡送,學子詩,還有浩浩的輜重隊伍跟著,頗為熱鬧。從大同北上,附近有五個頗為重要的邊牆堡壘,鎮邊堡、鎮川堡、鎮羌堡、鎮河堡、宏賜堡。

這些城堡位置都相當重要,特別鎮羌堡與宏賜堡,直接關系到大同鎮城的安危,歷代北虜南下,都必須先攻下這些城堡,然後才到大同城下。

大同鎮軍雄赳赳氣昂昂的出,沿途經孤店堡、宏賜堡、鎮羌堡,到達了長城邊上,他們出了邊牆第一站,就是到達已經廢棄的鎮城,建立後勤大營。

作為北虜南下之地,大同鎮的北大門,大明在鎮前後共建立三道長城,最初一道於洪武十九年修築,沿山嶺,逾險峰,深澗,氣勢磅礴,後來放棄了。

Advertisement

第二道長城位於鎮南端,離鎮城不遠,築於嘉靖年間,便是此時的拒牆堡,鎮羌堡一線,由東向西走向,城牆順山坡丘陵起伏蜿蜒,很大部分,位於平川地帶。

第三道長城,同樣修築於嘉靖年間,沿和口,鎮川堡西來,對接在鎮羌堡長城,使之形如偃月,大同城段現防守的邊牆,便這二、三道長城。

因為年久失修,加上風雨侵蝕,其實很多長城段毀壞嚴重,一些青磚護面,坍塌土隴狀,很多城磚,其實也是人為毀壞,被當地居民拆去蓋房沒有公德心,破壞公,是古今一直流傳的積弊。

大軍沿著河邊上行進,河北來,加上支流,在大同城附近,還有鎮川堡附近,形一個個衝積平原,遠遠看去廣闊的平川大地,點綴一些稀稀拉拉的樹木,不說道,便是充滿淺草的黃土地面,也頗為好走。

Advertisement

當然,因為大多地方是黃土地,很多還赤的景不免有些蕭瑟,但是大同軍個個氣勢高昂,一路唱著軍歌,經過一個個軍堡民堡,還有數不勝數的邊墩,火路墩等。

所見大多殘破中的黃土夯牆,很快,他們出了鎮羌堡,眼前那片丘陵平原,就是古鎮之地。

這裡仍然黃土茫茫,淺草布,夾著一些揚樹槐樹等。曾經這裡一部分歸興和守千戶所地界,一部分歸宣德衛所,一部分歸和衛所,不過正統年後大部分歸蒙古人遊牧之地。

往常,也有一些蒙古人在河邊放牧,然此時,他們都逃之夭夭了。

大同軍順利的在鎮舊址建了一個寨子,由於周邊樹木不多然黃土多多,所以寨牆多用黃土夯築,加上一些碎石壘。王樸將此寨命名揚威堡,與後方不遠的鎮羌堡相呼應。

Advertisement

將寨子建,率大軍離開後,後方陸續有不衛所兵,還有民夫等前來修築,繼續將此城完善。

王樸出征塞外,是大同軍民的榮,加上王家在大同越發勢大,所以出征之舉,得到上下的鼎力支持,大同巡衛景瑗,親自駐於揚威堡,負責供應大軍糧草,加固城池等。

大同鎮軍又浩浩離開揚威堡,第一天,他們步騎沿著河邊一口氣走了五十裡,先行的正兵營,與一蒙古騎兵遭遇,大戰之後,斬首八級,全軍上下,士氣更為高昂。

王樸興高采烈,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