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這道題:“請闡述人人納稅的必要。”
直做得趙中舉等人暈頭轉向,一直到收卷後,才失魂落魄的離開考場。
他們甚至不記得在卷中答了什麼,隻期盼自己回答的答案,能讓考滿意,讓永寧侯爺滿意。
而他們出了考場後,場外之人得到考題消息,一樣起了軒然大波,各樣“專家”立時誕生,不知多人開始分析宣府鎮考題風格,為以後的考場考試形經驗。
從事實來說,趙中舉這批人,也算是第一批趟地雷的人,以後他們被尊為“前輩”,不是沒有道理的。
……
不言當日如何哀嚎遍野,眾人驚呼宣府鎮的吏員考核變態,難度超過歷朝府考科舉多倍,第二天的考試,還是如期舉行。
昨日考的是國文律法世,讓許多考生暗呼“坑爹”,因為實在是無跡可尋,不過今日考算,應該有跡可尋了吧?
特別聽說今日還有永寧侯心設計的一道算題,解答後,立馬獲得研究員待遇,很多人更是打起全部神。
又是卷袋發到趙中舉等人手上,打開一看前面幾題,便是以算薄弱的趙中舉人等,臉上都是出松了口氣的笑容,果然有跡可尋。
“今有大夫、不更、簪嫋、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獵得五鹿,以爵次分之,問各得幾何?”
這麼簡單的問題,便是趙中舉隨便盤算拔幾下,也出來了:“大夫得一鹿三分鹿之二,不更得一鹿三分鹿之一,簪嫋得一鹿,上造得三分鹿之二,公士得三分鹿之一。”
“今有方錐,下方二丈七尺,高二丈九尺,問積幾何?”
趙中舉算了算,答道:“七千四十七尺。”
又有一題:“今有牛、馬、羊食人苗,苗主責之粟五鬥,羊主曰:我羊食半馬。馬主曰:我馬食半牛。今衰償之,問各出幾何?”
趙中舉皺起眉頭,盤算拔得嘩嘩響,還好最後還是算出來了。
但接下來古怪的一題,讓趙中舉愣住,啥,刁番圖的墓志銘?
此題言道:“過路人,這兒埋著刁番圖的骨灰。下面的數目可以告訴你他一生的壽命究竟有多長: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年;再活了十二分之一,臉頰上長起了細細的胡須;刁番圖結了婚,可是還不曾有孩子,這樣又度過了一生的七分之一;再過五年,他得了頭胎兒子,到很幸福;可是命運給這個孩子在這世界上的輝燦爛的生命只有他父親的一半,自從兒子死了以後,這老者在深深的悲痛中活了四年,也結束了塵世生涯……請你講講,刁番圖活到多歲才死?”
這,趙中舉按在算盤上的手,半天不彈一下,腦中一片麻。
“這題口氣有點怪,難道是永寧侯爺出的?不過題目其實很簡單,吾以天元應之!”
坐在趙中舉不遠桌上的黃博文眼中閃過,他捋了捋自己的山羊胡須,從容一笑,手指在盤算上一拔,一珠飛出,“吾立天元一為刁番圖之年歲,如此增冪減冪,左右進退,橫衝直撞……”
他盤算拔得有如雨響,隻短短時間,他就得出結果,信心滿滿在答卷上填上:“八十四歲。”
再觀劉冬、李坦然人等,臉上也是帶著輕松的笑容,手指靈巧的拔著盤算,很快也得出相同的結果。
這種簡單的一元一次方程,南宋時便有專門的天元應對,對很多考生來說,並不是很難,聽得算盤的嘩嘩聲響,單單這個考房的考生,做出題目者就佔了一大半。
後面又一道一元一次方程的題目:“以一繩量井深,以繩三折來量,井外余繩四尺,把繩四折來量,井外余繩一尺,問井深與繩長各是多尺?”
黃博文等人也是輕松的算出來,不過後面考題慢慢難起來,慢慢出現二元,三元式方程,甚至又出現有名的百題目,當然不是張邱建算經中的原題,鶵數目變了。
而這個考房中,也只有黃博文、劉冬、李坦然寥寥數人還在計算,這一道考題比一道難,他們亦有眩暈的覺。
黃博文死死盯著題目:“今有翁一,值錢十;母二, 值錢五……”
他深深的吸了口氣:“吾請四元……各立天元、地元、人元、元四素……”
他手指拔算珠,皺著眉頭計算這個四元高次方程組,算了半天,最後算出結果,然心中已不敢肯定,是對還是錯。
而這些題都這麼難了,永寧侯心設計的算題擺在最後,會是怎麼樣?
“有一數,三三數之余二,五五數之余三,七七數之余二,問此數為何?”
黃博文晃了晃自己暈沉的腦袋:“吾立大衍求一……”
“今有三角垛果子一所,值錢一貫三百二十文,隻雲從上一個值錢二文,次下層層每個累貴一文,問底子每面幾何?”
“吾立垛積……”
到了現在,整個考房隻余黃博文與劉冬還在計算答題,李坦然則還忙著用四元算那個的問題。(未完待續,!
本是個平凡少年,意外得到光腦,一朝回到大明正德年間,成為士紳家族的一個私生子。 聘為妻、奔為妾,老爹居然是和娘私奔才生下的自己,生母身份卑微,作為庶子,葉春秋誓要活出一個精彩的人生。 在家族不被重視?那就科舉來打你臉! 生母出身低下,不妨就為她去討誥命! 朝堂上明槍暗箭,無妨,無妨,你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 伴君當真如伴虎?不然,不然,而今天子是正德。 傳奇人生剛開始,美女太多挑花眼,娶嬌妻,立高門,葉春秋從此不再低調做人,就是這樣狂拽霸氣狠炸天,美好生活從此開啟。
穿越成家境中落的杯具書生,外有欠債大筆,內有年幼小妹,前世為會計師的李凌想了想:種田是不可能種田的,這輩子都沒加這個天賦點,做上門女婿、給富婆當二爺模樣長得又不上檔次,只就有做生意、考科舉這種事情,才能維持得了生活的樣子。 於是,在這個魚龍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