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臨高啟明 第7節 貿易的討論(3)

《臨高啟明》第7節 貿易的討論(3)

從大家的反應來看,文德嗣知道這個提議的反響不大熱烈。()這時莫笑安說話了:“文總,你說得道理是沒錯,但是鏡子現在是我們的拳頭產品,給老百姓已經留下了奢侈品的形象。如果我們貿然去做廉價產品,我怕對高端的產品線不利――”

文德嗣回答他說:“你看,你覺得大明的人能買多面鏡子?”

莫笑安說:“前幾天廣州聯絡站發來消息了,年后已經有一批鏡子送到了京城發售。據說連鋪子都被破了,傷了好幾個人呢。高家正促催著發貨呢,說有多要多。”

“現在一面鏡子賣多銀子?”

“廣州行:墨玉鏡零售價在八十到一百二十兩之間,其他的在一百到二百兩之間。”

“鱷魚,你說廣州這樣的地方,中等階級的收能有多?”

于鄂水說:“這個范圍很大了,.一般的店伙,大約在月一兩到二兩這個水平上。廣州派遣站聘的那位大掌柜,過去是每年二百四十兩,算是大明的高薪階層。”

“月收一二兩的小市民肯定買.不起,連大明的‘高級白領’買我們的鏡子估計也得咬咬牙。剩下來隨隨便就能花幾百兩的富戶有多?我猜最多幾千戶吧。那麼,咱們上個月出貨的數量里面,鏡子就有1200多面。市場遲早要飽和。”

“有些富戶可不只要一兩面鏡.子啊。有錢人的小老婆都是十個八個的,不得一人一面,不然人吃起醋來還了得。老婆多,孩子也多。兒、兒媳婦不都得置辦點?”

聽了莫笑安的話,大家都笑了起來。

“還有就是廣州周邊的富戶,都有來買得。”莫笑安說,“.包括福建那邊的,聽說江南也有商人來接洽高舉,要求進貨呢。他們一旦開始進貨,一次就是上千面吧?總不見得只進幾面鏡子。”

Advertisement

“大局來看的確形式很不錯,但是產品線要有長期.的考慮。”文德嗣心想這莫笑安的商業意識很一般麼,下次得把他換下來,可惜兩個專業銷售都在廣州……“鏡子對我們來說本微乎其微,多出一些,擴大用戶群對我們只有好沒有壞。至于說高檔產品,這個給廣州派遣站去考慮好了,他們養活了那麼多珠寶匠人,把鏡子坯折騰的奢華些很容易。我的想法也是讓盡可能多的人能用上鏡子。”

“我們就不能考慮將鏡子銷售到其他地方嗎?比.如東南亞一帶?”

“可以倒是可以,.所以我們才要做澳門工作、劉香工作和諸彩老工作。”文德嗣解釋著,“澳門不用說了,本就是一個窗口,后兩者都掌握有相當廣泛的海外貿易網,通過他們可以將這些產品傾銷到東南亞。”

“我們自己直接經驗好了,為什麼要給他們去發財?”李海平對這個問題很不解,在他看來執委會實在有些太高估了這些海盜頭子的力量。

“再說一遍,這個階段我們不宜多結仇。這年頭也不是自由武乾坤 圣王 造神 圣王 將夜 殺神 神印王座 求魔 傲世九重天 最強棄 大周皇族 將夜 殺神 神印王座 求魔 傲世九重天 最強棄 大周皇族 武乾坤 將夜 殺神 神印王座 求魔 傲世九重天 最強棄 大周皇族 造神 將夜 殺神 神印王座 求魔 傲世九重天 最強棄 大周皇族貿易的時代,當海商還是要有些本事的。”文德嗣說。

可以說1629年的中國海商是個高風險高回報的行業。他們面對的是一個危機四伏但是利潤廣闊的空間。

Advertisement

商盜合的鄭芝龍,基本控制福建到日本航線,經過這個地區的貿易船,都得繳納買路錢,否則必然遭到打劫。而且日本幕府也僅僅開放量城市進行外貿,外貿對象極,有些地方大名的港口也可以進行貿易,但是每船同樣收征1000兩銀子貿易費。

葡萄牙/英國/荷蘭商船隊亦商亦盜,的如鄭一樣要納稅,的就搶。

西班牙醉心于東南亞民和奴隸貿易,基本控制菲律賓和馬來群島地區。他們雖然嚴重依賴中國的海商提供民地的資和人力,但對加與中國貿易力不從心,只好馬尼拉大帆船不斷的從民地運白銀來中國海商前來貿易。由于過于依賴華商華人,西班牙人對華人產生了病態的恐懼,對華人的打控制不余力,華人華商限很多。

荷蘭擁有中國海最強悍的海上艦隊,但是作為后來者,沒有好的立足地。為了尋求新民地,妄圖控制臺灣和彭湖。跟鄭家進行了數十年的戰爭。直到1661年鄭功收復臺灣,而荷蘭也在英荷大戰中失敗最終步向衰退。

越南南北朝,北朝要進行港口貿易同樣需要納1000兩每年。南朝開放了一個城市專給華人貿易。越南南北朝都自號小中華,卻南北各自找了洋人當撐腰的:北朝得到荷蘭人的支持,南朝則是葡萄牙人。

英國人作為后起之秀,雖然來得晚了,在這一帶沒有找到立足點,卻時時刻刻都想打這一市場。

經濟的、政治的、宗教的、民族的,這些七八糟的因素糾纏在一起,使得整個東亞-東南亞海域了達爾文式的叢林。

穿越者固然船堅炮利,奈何人丁稀,特別是缺船只和水手,地理環境也不算有利,暫時還沒有資格參加這一海上大狂歡。利用那些強大的海商集團的現網絡進行銷售了唯一的選擇。

Advertisement

“中國商品在東南亞很歡迎,本來是絕好的賺錢路線,而且東南亞的許多特產也是我們需要的。”鐘利時不無憾的說,“現在我們撈不到綢、茶葉和瓷的出口權,賣鏡子也不錯。我記得中國銅鏡過去就是傳統的出口商品。”

“貿易談得這麼熱烈,進口出口的,但是船呢?”李海平繼續置疑。

“運力不足啊。”文德嗣嘆息。

穿越者眼下的狀況有點象日本,臨高本出產的工礦原料很,穿越者銷售的商品、重要的工業原料都依賴船只進出口。不僅如此,即使是從鹽場村到百仞城的食鹽運輸――雖然穿越眾修通了兩地之間的簡易公路,但是因為缺畜力和車輛,大宗的海鹽制品還是用船只運輸到博鋪進行轉運。

這使得穿越眾對船只的依賴很大。自從百圖村攻略行之后,穿越集團的船隊保有量一下子突飛猛進。此時已經擁有70噸級的雙桅海船3艘,分別是“登瀛洲”、“伏波”、“通濟”,2艘40噸級單桅船和十幾艘小型的船只。這些船里除了“伏波”是按戰艦裝備的之外,其他都是用作運輸船的。5艘大中型船只中除了伏波因為有武裝,不宜進廣州港之外,全都是專跑廣州航線的,運來了大量工業部門急需的資。問題是運送的速度依然趕不上工業部門的需求。帆船速度慢,運載量又偏小。海上力量部有心想擴大船隊的規模,奈何水手問題一直困擾他們――幾大海上集團準備決一死戰的前景使得水手奇缺,不管是劉香、鄭芝龍、諸彩老,甚至大明的地方,到都在招募沿海的漁民和有出海經驗的人。穿越集團顯然不大被老百姓看好。

“我們還是希能夠造大船,最好是造有力的船只。”李海平說,“不說太大的船,起碼也得是個載重噸二三百的吧?有力的話,速度就快很多了,而且對水手的需求也會很多。登瀛洲就比其他幾艘船都快,要不是老是沒柴油的話――”

“文總,不是計委已經批準建造一條雙桅縱帆船了嗎?這種船應該有200噸吧?水手只要10個人。”

“造船哪有這麼簡單。很多設備都沒影子。要造船,先得把船廠的設備配套完了。”文德嗣也為這事頭疼:造船畢竟不是造船模,當年瑞典人復制哥德堡號前后歷時將近十年,一大半時間都是在考據當時的造船工藝。這還是在瑞典人資料齊全的前提下。

“這事我們抓,先把船廠配套完了。你需要什麼開個單子,一會我們和機械部門單獨開會解決。”

“至于發機的問題。”王賓說,“我覺得不管是蒸汽機還是自制單缸柴油機,對我們的工業能力來說都不是問題。特別是單缸柴油機,不僅可以作為船用發機,還可以滿足很多方面,比如農業上用來牽引小型農機水甚至作為短途運輸工的原機都能用。燃料也好解決。就算沒柴油,先用植油或者煤氣也湊合了。”

單缸柴油機的制造技燃機中最簡單的。最早問世的燃機就是柴油機,而且早期的柴油機燒得也不是柴油而是植油。

吳南海馬上支持:“這個好,我這里好多小型的農業機械,都苦于沒有力機用不了。”

賓繼續道:“我們自己制造的單缸柴油機雖然暫時在功率不可能常柴貨相比,但是一般運用足夠了,電力不足的話工業設備也可以用這個來驅。早期的工廠設備都是用蒸汽機或者其他力機驅的。考慮到自產電機有一定的難度,未來的工廠可能在相當長時間都需要用蒸汽機或者柴油機來驅。”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