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宋的智慧 第22章丟失的10年

《大宋的智慧》第22章丟失的10年

“河曲關附近的農田全部分給遷徙進來的農民,這并不是一個好主意,原本,在河曲關附近也有農民,還有量的小商人,他們的生活原本是平和的,但是三十萬秦州流民的到來,將這里脆弱的生存關系完全搞了,這樣做是得不償失的。

新來的流民一無所有,短時間里本就做不到自給自足,在這種形下,他們不但不能為邊軍種植更多的糧食,反而會消耗河曲原住民的糧食,介甫兄,我很想知道朝中那些大佬是怎麼想的?

他們是來幫助我北征的,還是前來拖我后的?”

云崢之所以怪氣的說話,原因就是龐籍給自己送來了三十萬赤貧的關中流民。

這幾年關中的旱災不斷,加上沉重的賦稅,導致關中有田地的百姓大量逃離,聽說秦嶺里面多得是流亡的野人,因為沒有吃鹽,常年躲藏在深山的緣故,渾長滿白的人也不在數。

天知道龐籍是怎麼把這些人從深山里找出來送到河曲來的。

王安石仰天長嘆道:“人家說這都是我變法造的孽,于是順理章的送到了我的面前!”

“……”

“河曲關戰事正烈,龐相他們確實失策了。”陳琳也是臉發白,今日中午他看到了那些流民,狀況之凄慘,幾乎不忍卒睹。

“如今,大宋國糧食最多的地方就是河曲……,這里的存糧幾乎比東京南北兩個倉庫的存糧加起來還多,人家不送到這里送到那里去?

再者,云帥就要北征,在河曲存放這麼多的糧食做什麼?不如讓這些流民們把他吃完,這就做就食!”

云崢拿指關節敲打著桌面面無表的道:“龐相他們這是在給我下死命令呢,此戰只能勝不能敗,勝利了什麼都有,失敗了那就是死族滅的下場。”

Advertisement

“河曲?”

云崢回頭看看擔憂的陳琳道:“河曲關這些年威震河東,雖然只有六千本部兵馬委哥寧令的兩萬殘軍想要攻陷那里依舊是在做夢。

等到梁楫的大軍到來之后,就是委哥寧令全軍覆沒之時,所以啊,河曲關你不用擔心,你只要多想想怎麼安置這三十萬流民才是正經,龐相下的好棋啊,不管我們多麼的位高權重,要是把這三十萬流民死了,千秋之下,我們定然逃不“民賊”二字。”

王安石忽然笑道:“既然他們說是我造的孽,那就由我來承擔,云帥,卑職申請屯田月亮河。”

云崢憐憫的朝王安石道:“你如今孤一人不了事的。”

王安石仰天大笑道:“爛船還有三斤釘,云帥盡管北征,王安石就留在月亮河屯田了,等大帥北征勝利歸來之時,下也定能把這里打造一個塞上江南!”

云崢見王安石的面孔紅的厲害,知道這不是因為jī的,只要看他握的雙拳,就知道這家伙這時冇候是多麼的憤怒了。

“數九寒冬,那些人缺食,如果在野地里多停留幾天,說不得就會全部凍死,算了,如今也來不及蓋房子了,就先委屈這些人挖一些窯先住下吧,等我的大軍走了,再給他們把軍營騰出來,人家派這些人來的目的就是迫我早日出征騰軍營呢。”

政客的心是鐵石做的,云崢總算是驗證了這一點,所以他將已經完的奏折丟進了火盆里,這時候說什麼都沒有用,他甚至能想象的到,只要自己的大軍出來雁門關,李東楚的白馬軍立刻就會封冇鎖城關,而姜哲守衛的寧武關,郎坦守衛的河曲關也同時會閉關鎖國。

Advertisement

這一戰就跟過河的卒子一般除了向前沖,絕對沒有后退的余地,想要重回大宋,除非從大軍拱衛的河北回去。

“梁輯回軍之后,我們就立刻離開,只是白馬軍必須為我前驅,我手下的力量還是稍顯 bó弱一些,一旦陷久戰,我需要有一個補充兵員的后備軍。”云崢瞅著陳琳慢慢地道。

陳琳第一次發現云崢的眼神是如此的森,想要駁斥,話在里玩味了很久還是咽了下去,他很懷疑如果自己說不許李東楚的白馬軍出關的話,云崢很可能會當堂翻臉。

委哥寧令淚如雨下,嗓子里發出野一樣的嘶吼聲,一張原本還算清秀的臉如今扭曲了一團,雙手陷進河堤上的泥土里跡斑斑。

三千最銳的西夏勇士,用各種各樣怪異的姿勢仆倒在冰面上,原本潔的冰面,如今被攻城弩hòuhòu的鋪了一層,鮮甚至來不及擴散,就被寒冷的北風凝固了一團顯得格外鮮艷。

張賀的哆嗦了好久才道:“他們哪來這麼多的八牛弩?”

這句話委哥寧令也想知道,在八九年前,宋軍之中雖然也不了八牛弩的存在,但是這種需要八個人才能運作的武,在宋軍中并不多,一來,八牛弩造價昂貴,二來這東西需要大量的人手去控制,因此在軍中只能作為威懾的武存在,想普遍運用本就不可能。

他們本就無法理解倒是那個將作監這幾年是如何改進這些超級武的,因為多了棘這種裝置,原本需要八個武士才能使用的武,變兩個人就能輕松使用輕便武

也因為大宋擁有了草原之后,牛筋這種帶著彈的材料已經很容易就能得到,再加上木質黏合的弓臂逐漸被鷹巢生產的鋼代替,所以,在云崢的倡議下,大宋將這種珍貴的遠程武裝備的到都是,尤其是河曲這種重要的關隘里,更是八牛弩裝備泛濫的災區。

Advertisement

如今,宋軍的單兵裝備價值已經從慶歷年間的三貫零四百文錢,上漲到了十一貫七百文,這些年因為廂軍在被不斷地裁撤,軍隊人數減了六,但是戰力卻比以前至增長了三倍有余。

尤其是云崢麾下的京西軍,裝備之豪華更是冠絕大宋。

譚威等待了好久都沒有等到西夏人的再一次進攻,見那些西夏人站在河堤上看著冰面上的尸,走又不走的有些煩悶,眼見天已晚,大軍在城外宿營實在不是一個好事,于是,就下令大軍后隊變作前隊,帶著八牛弩緩緩地退進了河曲城。

委哥寧令沒有下令追擊,當斥候稟告說宋軍已經全部回城之后,就帶著親兵走上了冰面,從軍卒的尸上拔下一攻城弩,回頭問張賀:“你伯父當年就與云崢的部下戰過,你是唯一能夠出滾鐘口的右廂朝順軍司的人,你來告訴我,那時候他們也裝備了這麼些八牛弩嗎?”

張賀茫然的道:“家叔父不曾提起,反而提起了一種做火藥彈的武,還說這種武一旦使用,聲如驚雷,落地如霹靂,人馬之皆碎。”

委哥寧令燦笑一聲道:“看樣子以我們的能力,還不足以讓人家施展那種武!沒藏訛龐囚了我們十年,也讓我們和戰場節了十年,看樣子這十年宋國的作戰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我們卻什麼都不知道。”

“大帥,我們還攻城嗎?”張賀心中惴惴,不由得小聲問道。

委哥寧令搖搖頭道:“不用了,在我們還沒有搞清楚宋軍真正的戰力之前,還是不要進攻的好。”

張賀黯然道:“留在冇軍營中恐怕也是死路一條,大帥將宋使分尸之后,我們已經沒有任何的退路了,如今天氣逐漸轉寒,不用宋人來攻打,我們在這樣的天氣里也活不了多久。”

委哥寧令命親兵們將散落在河道上的攻城弩全部收集起來,自己軍中也有八牛弩,但是缺攻城弩,宋軍雖然殺掉了三千悍卒,卻也留下了非常多的武,雖然取得這些武的代價未免慘重了一些。

“我們已經接過宋軍了,那就不妨再接一下契丹人,宋軍這些年變化很大,卻不知契丹人是不是也變得同樣不可戰勝?”

看著部下將一捆捆的弩矢抬進軍帳,委哥寧令探手烤著火若有所思的對張賀道。

張賀不明白委哥寧令為什麼會這樣想,猶豫一下問道:“大帥,我們既然已經和宋軍撕破了臉皮,就該和契丹人結同盟才是,為何還要和契丹人翻臉,如果那樣做的話,我們就會兩面敵。”

委哥寧令暴的打斷張賀的話道:“我們本就是敵人,誰告訴你我們一定要打擊一方,再拉攏一方的?

你還沒有看明白嗎?不管是宋人,還是遼人,我們都沒有和他們媾和的可能,雖然我們是為了大夏和契丹人之間的盟約出來作戰的,但是,你看看,那些契丹人真的就把我們當做盟友了嗎?

張賀,云崢是敵人,蕭打虎也是敵人,沒藏訛龐也是敵人,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已經不可能擁有盟友了,戰死就是是我們唯一的下場!

當沒藏訛龐把我們從滾鐘口放出來的時候,我以為我們可能還有一線生機,但是經過今日一戰,我終于明白了,我們已經和這個世界錯過了十年,沒藏訛龐從放我們出來的那一天就知道,我們死定了。”

張賀被委哥寧令的話嚇壞了,吶吶的道:“我們到底該何去何從?”()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