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諸天福運 第847章 黎山老母

《諸天福運》第847章 黎山老母

黎山老母絕對算的上,三界有數大能。

關鍵是,這位很喜歡手人間之事。

就分下凡,培養一兩個在人間引起轟弟子,樊梨花就是其中之一。

怎麼說都是前輩大能,李恪雖然關注,卻不會貿然打擾。

很明顯,樊梨花的師傅黎山老母,絕對是分,不然也不會只傳授樊梨花武藝。

至于樊梨花本人,李恪在長安城也是見過的。

畢竟和丈夫薛丁山,在公公薛仁貴的大軍中表現出,可以算得上薛仁貴軍中的一員大將。

也就是唐朝本胡風比較嚴重,才能容忍得了一員將充當大將,換做明朝早就鬧翻天了。

樊梨花長相如何不予置評,可武藝真的相當厲害。

雖然不是修煉的家拳,可其一之充盈,起碼達到了大宗師層次。

這很了不得!

大唐雖說武風彪悍,可李恪遇到過的大宗師強者,卻是之又

軍中可能強者更多,最出名的自然都是那些征戰沙場,每每都是沖鋒陷陣的存在,他們的武藝也大多在宗師水準晃

不用說,樊梨花憑借一大宗師修為,在唐軍中自然能夠魂得如魚得水。

其公公薛仁貴勉強到了大宗師門檻,不然也不可能在很短時間為唐軍頂層將帥。

關注了樊梨花一段時間,甚至就連其所修武藝,李恪只是通過觀察,就基本了然于心。

黎山老母就是黎山老母,傳授給樊梨花的武藝看似簡單尋常,實際上卻是相當不俗。

若是能夠一門心思苦修的話,以樊梨花的天賦,在壯年之前絕對能夠達到神通境層次。

只要達到了神通境,年齡的增大對樊梨花來說已經沒有多限制作用了。

Advertisement

五十之前,絕對能夠有窺探武道人仙之境。

可以明確的說,黎山老母給了樊梨花一個神,長生久視的大好機會。

只是可惜,樊梨花顯然沒有看出這點。

最重要的是,這位唐初赫赫有名的將,顯然陷陷阱,和薛丁山了歡喜冤家,一時不可自拔。

當然,這是樊梨花自己的選擇,李恪也不好評論什麼。

只是,通過樊梨花的武藝,李恪察覺到了一道類似玉真氣修煉之法,又不同于真氣修煉之法的鍛之法。

若是要他評述的話,應該就是練氣之道的變種。

李恪很有些興趣,若是可以的話,他想當面向黎山老母請教一番,指不定還能類旁通,創出一條新的武道修煉路途。

眼下,他的修為暫時沒辦法更上一層樓,倒是可以多積累一些,等到以后徹底發的時候,一舉達到太乙金仙層次。

另外,作為重宮之主,他總不能比金書中那位還要差吧,起碼也得留下一條完整的道途。

不多最后能夠達到什麼高度,起碼天仙境界是個標準,不然真就沒辦法拿出手。

家拳看似能夠全面普及,可實際上達到了大宗師之境后,想要更進一步卻是相當困難,對于天賦以及心,還有外部環境的要求都相當苛刻。

想要普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畢竟,家拳除了壯大氣錘煉筋骨皮,主要目的就是自我進化。

想要做到自我進化,需要的能量和積累可想而知。

也就是如此,他在重宮傳下的家拳修煉系,最高只是達到了神通境。

若是有道人能夠修煉到這個境界,李恪自然不會吝嗇指點,并且傳下更高層次的家拳修煉之法。

Advertisement

甚至,他連星辰觀想法都愿意傳下去。

不是每個人,都有他這樣的機緣,能夠在水滸世界獲得天罡地煞一百零八星的氣息,從而觀想出天罡地煞一百零八星辰。

西游世界雖然有正經的星神,可誰有樂意主配合旁人修煉,讓旁人有機會通過捕捉自氣息,順利觀想對應的星辰?

真正的大神通者,都有自的道途,就算得到了星辰觀想發,也不一定會修煉。

就算修煉,對他們來說最多也就是錦上添花。

可尋常的武道修士,怎麼可能會有那樣的便利?

就算機緣巧合,能夠在識海順利觀想一顆星辰,最多也就是逮著這一顆星辰瘋狂修煉,而不是有包攬周天三百六十顆主星的野心。

再說了,李恪也不會真的傳下完整的星辰觀想圖。

因為修煉實在太過困難,所以家拳到了高深層次,反而路子越走越窄。

不然,在主世界的北方領地,怎麼修煉家拳的武者車載斗量,可最后能夠冒頭達到神通境的之又

就是修煉家拳達到了神通境的熊大壯,最后不也同時修煉了真氣武道麼?

絕大部分家拳武者,都是到了宗師或者大宗師層次,就立即轉修真氣武道,因為真氣武道的修煉更加容易一些。

李恪想要傳下自的武道道統,并且還能符合自道門弟子的份,就不能將自所修,巫道鍛痕跡嚴重的武道傳承下來,而是要傳承更加適合中土大唐的武道道統。

顯然,黎山老母傳下的武藝,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借鑒目標。

……

話說,大唐自從立國以來,就十分重視軍功。

雖然不是大秦的耕戰制度,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幾乎全是從戰場廝殺出來的,哪一個不是軍功赫赫的存在?

Advertisement

李治初當皇帝,自然更加重視軍功,他要拉攏軍中實權派將領麼,所以最近表現出的西北邊軍將帥,頻頻得到嘉獎還有來長安晉見的機會。

這不,西北邊軍又滅了一個小國,盡管那個小國只有區區一個城池,人口甚至連五十萬都不到,可唐皇李治依舊十分開心,并且再一次招呼西北邊軍出名的大將到長安陛見。

其中,自然就有大放彩的將樊梨花!

樊梨花是跟著丈夫薛丁山,一同從西北邊境,來到長安城準備賞的。

薛家此時已經算是大唐頂級將門,在長安城自然有府邸。

從人煙稀,環境惡劣的西北邊陲,來到繁華似錦,民生繁茂的長安城,正于青年期的夫妻倆自然十分開懷。

到了長安后,在家里好好休整了一番,兩夫妻便迫不及待出門游玩,這樣的機會可不多。

盡管西北也有大城,可比起人口超過數百萬的長安城來說,還是差了不人氣。

長安城的繁榮夫妻兩沉醉,東西兩市更是他們流連忘返,不多時后的隨從手里,已經拿滿了各種事和零食。

當然,人口稠經濟繁榮,自然也不了各種紛爭打斗。

唐朝又是崇尚武風,乃是游俠兒最后的風時代,樊梨花和薛丁山夫妻倆,很快就被一出突如其來的打斗吸引。

其中那位青年武者的強橫武藝,吸引了他們的特別關注。

對面可是十幾位膀大腰圓的壯漢,看他們的出手模樣,顯然也都是練過的好,在夫妻倆眼中起碼都有西北邊軍悍卒的實力,甚至還有所配合,戰斗力就不是一加一那麼簡單了。

可對上那青年武者,就跟小孩子面對大人一般,被三兩下就打翻在地爬不起來。

旁人看不出來,可樊梨花和薛丁山哪看不出來,這青年武者的武藝相當了不得,看似簡單的拳腳威力相當強猛。

夫妻倆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里看到了驚訝。

“這武者武藝相當厲害啊,怕是丁山里都不是對手!”

“怎麼可能,那廝最多就可能和我打個平手而已!”

“你就往臉上金吧,要不你去和那位比劃比劃?”

“比劃什麼,我一堂堂西北邊軍將領,怎麼好和市井游俠兒對著干。要是旁人知曉了還不笑掉大牙?”

夫妻倆在圍觀人群中小聲嘀咕,卻不想全被那得勝的青年武者聽在耳中。

等管理坊市的理了打斗事宜,驅散了圍觀人群后,那青年武者直接跟上了夫妻倆,直接出了坊市。

“閣下跟著我們夫妻有何貴干?”

樊梨花立即發覺不妥,回頭看了一眼沒好氣問道:“莫不是,還想和我夫妻打上一場?”

“正有此意!”

青年武者哈哈大笑,傲氣道:“剛才聽兩位的說辭,好像都是西北邊軍將領,我正好想要領教一番,看看大名鼎鼎的西北邊軍,倒是是不是吹出來的!”

不得不說,唐初的風氣真心不錯,被一位實力不俗的武者指著鼻子質疑,樊梨花和薛丁山夫婦自然不樂意,可夫妻倆并沒有用自的權勢人,而是打算比武分高下。

然后,在一干親兵和家丁的起哄聲中,薛丁山徹底跪了,被青年武者三兩下打得倒地不起,滿臉愧趴地上沒好意思起,這次丟人丟大發了。

“閣下武藝不錯啊,看來還是得到了名師指點,就是不知出至哪家?”

眼見自家丈夫被外人修理,樊梨花不高興了,當即跳出來打算找回場子,事先問一問對方的師承來歷乃是應有之義……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