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第一侯 第40章 想想武鴉兒

《第一侯》第40章 想想武鴉兒

第一候是什麼意思?元吉耳朵豎了豎,但旋即放下來,小姐不解釋的事都是小事。

“皇帝給梁振的獎賞比他一輩子得到的都多,他名滿京城,即將名滿天下。”元吉接著原來的話說梁振,“這算不算我們就了他?”

李明樓手拄著下頜毫不猶豫:“算啊。”

上一世政的時候可沒有聽過梁振的名字,一直到后來都是寂然無名,不知道是死了還是告老還鄉。

這一世如果不是讓安德忠誤會,安德忠也不會去對付梁振,然后被武兒順手用來解釋自己為什麼出現在京城,由此一舉名。

不過,武兒為什麼出現在京城呢?

李明樓抬起頭看外廳,瞎眼婦人坐在椅子上,金桔坐在腳邊,二人一邊烤火一邊說笑著,金桔說得多,婦人笑的多。

兒的母親,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兒上一世出現在京城,以及竇縣的屠城是為了嗎?

那這一世也是為了趕過來,然后恰好遇到京城的事嗎?不應該.....

“振武軍已經來過我們竇縣了。”李明樓說道,手指在桌面上重重一敲。

兒一心為了找母親,卻半路轉戰京城是不可能的,他肯定已經先打探了竇縣。

元吉有些不明白,對于振武軍他可是一直盯著,半點也沒有察覺,為什麼小姐這麼篤定?

Advertisement

“武兒這個人,不是什麼忠正之臣。”李明樓道,雖然那一世沒有跟武兒打過道,但這個人流傳的行跡,飛揚跋扈桀驁不馴,對皇帝也頗不敬。

如果武兒是尋母南下,沒有尋到母親之前,絕不會被其他事所耽擱分心。

其他事?元吉看李明樓,神有些古怪:“小姐,救駕不是其他事吧。”

還說武兒對皇帝不敬,把皇帝的生死大事當作其他事,也沒多敬......

李明樓訕笑,主要是在眼里這個皇帝已經是死人了。

元吉沒有再討論敬還是不敬,這件事最重要的意義也不是敬:“武兒救駕名聲大震,而且被皇帝極其倚重。”

信報上說,皇帝上朝的時候要武兒站在旁邊,皇上下朝回寢宮也要武兒守在門前,武兒的兵馬掌管了京城,皇帝賜了宅邸,崔宰相又稱其為救命恩人,每天門前送禮的人絡繹不絕。

權勢聲名赫赫,這才是救駕的最大意義和回報,功名富貴啊。

李明樓看信報上武兒的名字,頭搖啊搖:“他啊,不是在乎功名的人。”

那世在封侯的關鍵時候,他竟然還會承認是自己屠了竇縣,可見聲名什麼的他渾不在意。

元吉不知道該怎麼說了,小姐看起來跟武兒很......他沒有再問,看小姐一手拄著頭一手指在武兒的名字上去,自言自語什麼肯定是來了竇縣。

Advertisement

如果來了竇縣,要確認母親的生死安危,為什麼不來見呢?

“是了,肯定是誤會了,懷疑我們是安康山的人。”一敲桌子坐直子,“這才另辟蹊徑,他占據京城,距離竇縣近,又有皇帝做靠山,就有底氣跟我們好好談一談了。”

元吉看自言自語認真想來想去很有趣,聽到這里便也回歸正事:“現在我們擊退了兵,可以宣告我們真正的份了,也跟武兒解除了誤會。”

李明樓卻斷然搖頭:“不。”

不?元吉不解,難道小姐的意思是繼續武夫人的份?他們也繼續做振武軍?振武軍的聲名不小了,劍南道臉不好嗎?

“武兒那邊,我要跟他談談。”李明樓道,看了眼外邊的婦人,“我們救了他母親,救命之恩,總要回禮吧。”

劍南道不做白工,元吉認同這一點,小姐是個善良又無的人,這樣很好很好。

“那讓我們的人去京城見武兒,先打個招呼吧。”他說道。

人和信說辭都早已經準備好了,守在通往漠北的各個路口,一是打探偵查,一是遇到了就打招呼,結果一直沒有等到,現在可以直接去京城登門了。

李明樓點點頭,看著元吉退下。

這件事元吉想的對,也不對。

為什麼要這樣做,沒有給元吉解釋,不太好解釋,除了雀兒這個份對的好,當看到武兒如命中注定那般名,又想到另一種好

Advertisement

兒在幾年后會因病亡故,留下了數量巨大的地盤和兵馬。

這些地盤和兵馬很快被其他人瓜分,了很多人的宅田兵馬,項云就撈了不,才越發被皇帝倚重,最后連武兒的第一侯爵位也拿到手。

如果武兒有妻有母,武兒的兵馬當然要歸們,至名義上。

當然如果真是普通的妻子和母親,最終也會被人瓜分,但不是普通的妻子呀,是李明樓。

“小姐,這麼高興啊。”金桔在外探頭,笑瞇瞇打斷。

李明樓對一笑沒有說話。

“主簿大人來了。”金桔道。

李明樓請主簿進來,主簿也沒別的事,主要是說獲得了大勝,軍民又了這麼多苦,想要舉辦一場大慶賀。

府出錢。”主簿補充道,又想到竇縣府的錢還不是這位武夫人給填補的,“我給州府申請了獎賞。”

李明樓沒有大包大攬:“當然要慶賀,我也湊一份薄力,主簿大人盡的安排吧。”

湊的可不是薄力,主簿也沒有客套的拒絕,武夫人要什麼他也明白,名和百姓的信任追捧,他愿意順水推舟。

“夫人夫人,我們又可以看煙花了。”金桔搖著婦人的手,“高不高興?”

婦人也搖著的手溫婉笑:“高興。”

金桔看李明樓:“小姐,你高興嗎?”

“高興啊。”李明樓隨口答。

但小姐的眼里可沒有什麼高興,越發的沉靜憂郁,就像李明玉得了節度使,大家都高興,小姐卻并不高興。

“小姐。”金桔倚著桌案道,“大戰結束,天下太平了,你就高興一下吧。”

李明樓看著笑了笑:“傻孩子,天下不會太平了。”

現在應該是天下的太平要結束了。

不過,也對,大家就最后盡的高興一下吧。

........

........

“這到底怎麼回事?”

浙西都督府里沒有半點的高興,安德忠胖德子劇烈抖,揮手里一個玉葫蘆。

“那只死烏為什麼站在了金鑾殿上!我的兵馬又為什麼被他的媳婦打跑!”【】,謝謝大家!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