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第一侯 第70章 有需才有問

《第一侯》第70章 有需才有問

要當大賊必然要有大膽子,守著一山吃到老的只是小賊。

人吃了竇縣,拿下州府,覬覦著淮南道,又一腳踩向沂州。

真是好膽子。

而且自己親自去了,就是對他做出的解釋。

解釋不是騙兵,而是這件事很重要需要瞞行跡,親自去就是證明。

兒坐在廳看著旁邊懸掛的輿圖,沂州。

不過,為什麼在意昭王?昭王的存在天下人都忘了,先前崔征倒是記著他,全海挾持皇帝時,崔征讓人去請昭王進京,以防皇帝不在了,好讓昭王繼位。

至于本該是下一任皇帝的太子崔征并不喜歡,病弱的隨時能離世,也沒生養兒子,只有幾個兒,還跟羅氏安康山都有牽連。

但全海被殺皇帝困后,崔征就立刻把昭王扔開了。

天下人在意的是朝廷,這里端坐著皇帝和太子,安康山直奔的也是京城。

昭王需要被害嗎?昭王需要救嗎?救了又有什麼意義?

“好歹也是個王爺,皇親國戚呢,京城這里不到腳,撈個王爺名聲也不小呢。”老胡打個哈欠,“就說我們怎麼做吧。”

他一晚上都沒睡,準備待武兒一聲令下,親自去把三千兵馬搶回來。

兒道:“你說的對,王爺也是王,沂州再小也是州,我們振武軍能占住就占住吧。”

老胡打了一半的哈欠停下,張著:“什麼意思?”

兒道:“我們在京城不便走開,既然愿意,就讓替我們在外拼戰吧。”

Advertisement

一個男人點頭:“出戰的是我們振武軍,得聲名的也是我們振武軍,這件事我們沒什麼損失,皆大歡喜。”

其他人都紛紛點頭,老胡將合上哎哎幾聲:“怎麼就皆大歡喜了?我沒覺得歡喜啊。”又想到什麼坐直子,“要說皆大歡喜,那人不在淮南道,我們豈不是可以去竇縣把嬸子搶回來!”

站在他旁邊的男人渣渣的頭:“想的很好,但阿七,你忘了我們現在只剩下兩千兵馬了?”

老胡,胡阿七愣了愣,想到那人拿走了他們三千兵馬,他們如果要去突襲竇縣,為了萬全,必然要帶足全部的兵馬,那京城就沒人了,真在竇縣纏斗起來,極有可能大嬸危險,京城也丟了

這真是,由不得他們做主。

“就說了這個人是壞了。”老胡喊道。

響起笑聲。

“不管是壞了還是怎麼樣。”武兒淡淡道,“為振武軍做了這麼多事,將來我一定厚葬。”

這個人挾持了他的母親,要挾他做東做西,把他當做一個大善人。

他會讓看到他的善意,等死了,刻在的墓碑上,給過繼一個兒子,讓香火不滅。

城里城外盯了三天,確認只有信兵來又去,振武軍其他人一如既往,中厚提著心稍微放下一些。

“大小姐騙了。”他說道,又呸了聲糾正,“大小姐說服武兒了。”

也有人保持質疑和不安:“振武軍在京城沒多人了,他們不能也不敢,誰知道他們給信兵代了什麼,大小姐那邊可以說都是武兒的人,我還是覺得應該把中齊他們帶去。”

Advertisement

中厚蹲在門口咬牙:“就算沒有中齊他們,振武軍離開了京城,落到我們手里,別想輕易翻天,有大小姐在呢。”

就像以前不管做什麼事,心里想的是有大都督在呢,雖然目前大小姐在心里還不如大都督,不過

“這段日子大小姐要做的事,都沒有失手過。”中厚站起來說道。

院子里的男人們點點頭,雖然不太明白大小姐為什麼做這些事,尤其是用振武軍的名義,但大小姐至今安穩,劍南道安穩,大公子平安,這就足夠了。

外邊傳來急促的馬蹄聲,伴著鎧甲相撞,這聲音也不陌生,最近京城全是兵馬跑

有人從外閃進來。

“又來了一批兵馬,現在京城到都是兵馬。”他說道,“朝廷想什麼呢,不快讓他們就地去還擊叛軍,都到京城來做什麼。”

“當然守護皇帝了。”中厚道,“這麼多兵馬拱衛京城,也是對賊軍的震懾嘛。”

就是不知道安康山會不會怕。

看著階下肅立列陣鋪滿整個皇城前的兵將,崔征等朝們覺得很震撼,他們有很久沒有見過衛軍了,常見都是軍。

致的軍相比這些衛軍不管是兵袍還是面貌都糙很多,但這糙增添了兇悍。

“跟油水十足養著如同家犬的京兵相比,這些家伙就是放養的鬣狗。”崔征對邊的員低聲,“他們才能跟安康山這忘恩負義的狼子一戰。”

員們紛紛點頭。

前方有幾個將大步走來,鎧甲兵嘩啦撞響俯:“臣等護駕來遲。”

Advertisement

崔征讓他們起,免了大禮,夸贊了兵士們,然后一視同仁請這些將參加皇帝的宴席。

皇帝已經不上朝堂了,只有宴會歌舞能讓他在人前坐一坐,也只有這樣,這些從沒見過皇帝的將們才能見到陛下,得到從未有過的榮

但讓他意外的是,這一次來的將們并沒有歡喜的謝隆恩。

“相爺,覲見陛下宴席什麼的不急。”一個紅臉大胡須的將道,“如今賊軍攻城掠地肆殘害百姓,先擊退他們要,待我等得勝,再見陛下不遲。”

崔征肅容:“說的好,你們所慮極是。”

員在一旁解釋:“現在見陛下也是合適的,陛下看到你們在,會心安啊。”

紅臉將的視線轉向這員:“說到心安,卑職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這次來的將看起來不太和善啊,崔征制止不悅的員,如今這個時候,就不要計較武將的俗無禮了。

“請講。”他和煦道。

那將看了眼其他人,在得到鼓勵的眼神后,直脊背:“前一段兵餉的事還沒解決呢。”

兵餉?在場的員們有些愕然,這時候說這個?

那將起了頭,其幾個將也紛紛開口了。

“因為兵餉,鬧了兵,朝廷說查,我們大家都等著呢。”

“不知道宣武道到底是不是缺兵餉,我們是一直都缺的,站到相爺面前了,我也不怕了,我們那個觀察使把所有的錢都吞了。”

“也不單單是兵餉的事,我們這些當兵的兢兢業業,那些上頭的大人們總是刁難。”

“弟兄們吃不飽穿不暖,UU看書 www.uukanshu.com這兵服都五年沒換了。”

“先前我們也問過兵餉,糧草輜重,還有軍功封賞,上說朝廷沒錢。”

“有些人過得多麼奢侈我們也聽說了。”

“別的不說,范軍的大旗上寫著的名字,人人都看到了。”

“不怕說句得罪相爺的話,外邊多兵將都認為寫的沒問題呢。”

安康山舉兵進京,立大旗列數全海羅氏崔征之罪,號令天下清君側。

清君側和造反可不一樣,前邊說的可忍,這里不可忍!一個然大怒:“大膽,你們這話什麼意思?”

武將在文臣面前總是氣短,陡然被呵斥,幾個將嚇的停下話,但旋即那紅臉將深吸一口氣,現在不同往日了。

“全海的罪孽已經認定,朝廷也將他誅殺昭告天下。”他看著這紅袍高,質問,“那安康山說的也不是不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