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第一侯 第153章 君臣論戰

《第一侯》第153章 君臣論戰

崔征看著手里的信,這話什麼意思,他再清楚不過。

“皇后膽子還真大啊。”他看著太監嘆。

太監始終低著頭,似乎怕自己的臉被看到,諾諾道:“娘娘流之輩,膽子再大也只能保一個家,真正有膽識的還是相爺,整個大夏都需要相爺擔起保住。”

崔征沒有說話,將炭爐上的茶壺拎起,信放進炭盆里,道:“臣知道了。”

太監看了眼炭爐里騰起的灰煙更加恭敬的應聲是退了出去。

崔征看著吞沒了信紙明暗火閃閃炭爐,神暗不明,這是弒君啊!

一個皇后給大臣說換了皇帝,這要是擱在以前,這個皇后立刻就要被廢掉,除族也不為過。

但現在.....這個皇后不僅敢這樣想,還敢寫下來給他,擺明就是告訴他,什麼都不怕了,要殺要剮隨便,證據也給你。

崔征長嘆一口氣,神悵然。

世道了,人心了,不可思議的人,不可想象的事,也變得理所當然司空見慣。

皇后敢想敢做敢寫,他不是也敢聽敢接嗎?

一切都是為了大夏。

崔征將炭爐架子重新放下,喚人進來:“備車,我去軍營。”

雖然皇后對皇帝的勇武不報希,作為妻子也不勸誡,無又無義,但作為臣子他還是要盡最大的努力勸誡,以及....看守,盡力的保全大夏天子的面。

皇帝住在軍營的大帳,吃的也是軍中的食,崔征到來時,皇帝正屏退了左右獨自在帳中拭淚。

雖然看慣皇帝落淚了,但此時見了崔征還是嚇了一跳:“是戰事不妙嗎?”

皇帝忙淚搖頭:“不是不是,相爺莫怕。”

就算戰事不妙他也不會害怕,崔征沒有糾正皇帝,只問:“那是為何?”

皇帝從桌案上拿起一封信:“武都督的回信到了。”

Advertisement

崔征皺眉:“怎麼直接送到陛下這里?”

安康山派安慶忠率軍進攻麟州的消息第一時間被探傳來后,朝廷就給武兒下了軍令,命他回防麟州。

但半個月過去了,相州那邊沒有毫的靜。

兒竟然直接把信送到皇帝案頭了,朝廷半點沒有察覺,崔征面容沉沉,這個武兒人盤踞在相州,手竟然的這麼長,武夫可惡其心可疑.....

皇帝看了看崔征的臉,替武兒解釋:“是私信。”

崔征淡淡道:“君臣之間哪有什麼私信。他說的是什麼?不是戰事公務嗎?”

皇帝諾諾兩句:“是,也不是。”

崔征不理會皇帝對武兒的維護,皺眉問:“他到底何時回防?”

皇帝低頭道:“他說麟州不需要回防,叛軍并不敢真的攻打。”

“真是可笑。”崔征將袖子一甩,手指著營帳中懸掛的輿圖擺放的沙盤,沙盤上有探兵斥候一天一天更新叛軍向,數目一天天的增加,距離一天天的近,“這些都是來游山玩水的嗎?”

他又指著桌上堆積的文書急報,隨便拿起一張抖開。

“平城失守,幺關失守,這麼多兵馬潰敗,這麼多百姓被屠殺,這些他看不到難道還聽不到嗎?”

“他說京城也是四面被圍,如果叛軍敢用一半的兵力來打麟州,京城也要面臨被攻打失守的威脅,安康山不過是因為登基稱帝,要造勢天下,并不敢真的攻打麟州,麟州只要按兵不防守嚴就足以耗退叛軍......”皇帝著武兒的信,跟崔征繼續解釋,說到這里忍住的眼淚撲撲的掉下來,“他說的朕明白,只是苦了那些在麟州外被殘害的兵民....”

崔征冷笑:“他胡說八道,只要堅守就能退叛軍?我看他是讓我們堅守,跟叛軍你死我活都元氣大傷的時候,他再來打退叛軍,勤王救駕的戲他是演上癮了!”

Advertisement

皇帝安憤怒的相爺:“武都督不是這樣的人,他應該是要攻打京城,收復京城!”

崔征冷冷道:“那他倒是打呀!跑出去一年多了,他跟安康山打了幾次?”從袖子拿出一疊文書扔在桌案上,“看看,他在相州都在忙什麼,屯兵,強取豪奪,斂財,讓兵馬跑去漠北,其名曰支援梁振,梁振手中握著四萬振武軍都是吃閑飯的嗎!”

皇帝不知道該怎麼反駁了,嘆一口氣。

“陛下,這種人本就不可信。”崔征道,“老臣在朝堂數十年,看多了這種出淺,憑著運氣得了功勞,一步登天目中無人飛揚跋扈,得來的功勞越容易,就越想投機取巧。”

皇帝抬起頭,不再替武兒解釋,苦笑一下,說出了心里話:“相爺,如今,不反叛就是大夏的忠臣功臣了。”

哪里還計較品行。

崔征明白皇帝的沒底氣,知道他不是一味的信任武兒,也不再咄咄人了。

“武兒這樣做也不意外,看看如今天下的衛軍,有一些兵馬上不說,所作所為就差一個反叛的旗號了。”他說道,“占地為王,飛揚跋扈,不聽調遣,違,視朝廷為無,老臣心里明白的很。”

皇帝道:“是朕無能。”

他說這話沒有掉淚,這反而更讓人覺得真心實意。

崔征道:“陛下不用自責,這是大夏臨難,與陛下無關,說起來倒是陛下無辜。”

皇帝站起來:“相爺萬萬不可這樣說,朕了大夏皇家脈帶來的榮耀,就當然要擔起磨難艱辛。”

崔征對皇帝一禮,除了往日的嚴肅,眼神里多了幾分師長的慈:“陛下圣明。”

君臣二人互表心意,表明了這世間唯有他們君臣才有真心真意,因為武兒帶來的憤怒焦躁的氣氛散去,但眼下的危難還懸在頭頂。

Advertisement

兒是不肯回來了指不上了,接下來如何?

“麟州防守其實朕是不擔心的。”皇帝說道,“這麼多兵馬堅守半年沒有問題,當年麟州兵馬不多還能守那麼久呢。”

崔征不太想提當年的事,轉開話題道:“陛下,武兒有一點說沒錯。”

皇帝不解。

“安康山攻打麟州是因為登基稱帝,要赫赫揚威。”崔征道,“所以陛下,麟州如果被圍困半年,天下會如何?”

就算沒有攻下麟州,半年沒有打退叛軍,對于百姓來說,也是叛軍勝了,麟州敗了,安康山揚威赫赫,天下大勢......

皇帝的臉慘白。

“相爺,奈何啊!”他一聲長嘆,手上輿圖,看著這大好河山,真要離散留不住了啊。

崔征道:“陛下勿憂,沒有武兒,我們麟州也打了很多次叛軍了。”

皇帝回過神了,是哦,怎麼忘了還有一個人,歸結底是因為當初危難中被武兒所救,形了依賴,一旦遇到危難就只想起武兒了。

皇帝知道崔征的說的是誰,眼中迸發歡喜跟著補充稱贊:“而且他沒有一次敗績。”

“我麟州數萬大軍。”崔征走到沙盤前指點,“南有山南道劍南道為助,東有齊山齊都督聽命調遣夾擊,難道與叛軍一戰都不能嗎?”

皇帝道:“為了那些被叛軍荼毒的民眾,我麟州也不能坐視不管。”

“陛下還等什麼?”崔征俯施禮:“請下旨吧。”

......

......

麟州里外張備戰,麟州境外無定河邊滿目肅殺。

冬日荒涼的大地上駐扎著軍營,麟州境張安王林率兵守衛,項云領兵在境外做前鋒。

這是第一道防線,也是最重要的防線,從這里出去的斥候先鋒兵馬,已經跟叛軍的先鋒斥候進行了兩三場對戰了。

硝煙戰火死亡鮮真真切切,對于戰事叛軍向也看的最真真切切。

當圣旨送來時,項云和將們正看著沙盤排兵布陣。

“虛張聲勢。”項云將一枚小標旗扔在沙盤上,“就知道京城不可能用那麼多兵馬來,將前鋒軍撤回來,我就守在這里,看他們可敢來戰。”

們應聲是要去傳達命令,待聽到圣旨讓出戰又停下來,等候項云的指使。

項云接過圣旨對使臣鄭重一禮:“末將遵命,即刻拔營,親自上陣督戰。”

使臣很滿意高高興興的走了。

營帳里將們有些不知所措:“都督,真要出戰嗎?”

項云道:“陛下有命,我等便去斬殺叛軍,讓他們知道麟州不可侵犯。”

項云聽從君命,他們也只能聽從軍令,將們應聲是出去準備。

蔣友上前皺眉道:“都督,你先前說的此時應當堅守,以逸待勞,叛軍虛張聲勢,極有可能有埋伏,我們貿然出戰,怕是不利啊。”

“我知道。”項云道,“此時不戰,戰事反而對我等有利,戰了,極有可能會敗。”

蔣友不解:“那為何都督還要出戰?”

“陛下和朝廷已經嚇壞了,必須要有一戰才能安他們,現在不要跟陛下和朝臣們講戰局兵法,他們聽不進去。”項云說道,“所以,還是出戰吧,無須擔心,也不是不可戰,我這里有五萬兵馬,齊都督那邊我要三萬協助突襲,就可以一戰。”

他端詳輿圖,他是個嚴謹的人,早已經在心里演練過。

“此戰如果勝了,就是我潑天的功勞。”

蔣友凝眉,道:“都督,如果敗了呢?”

項云微微一笑:“那就是武兒的罪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