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明月 第126章 替罪之羊 逃之夭夭

《大唐明月》第126章 替罪之羊 逃之夭夭

小小的堂屋裡,所有的人都屏息靜氣,深深的低著頭,唯恐自己發出任何一點聲音,或是引來一注意。因此,屋裡突然發出來的那一陣笑聲,便顯得分外響亮、分外滲人。

好容易止住了笑,臨海大長公主抹了抹眼角的淚水,笑著看向面前的侍,“後來又如何?”

的雙早已一陣陣的發,卻知道此刻含糊不得,只能咬著牙道,“後來世子大怒,踢了庫狄娘子一腳,用力有些大,庫狄娘子當場便昏過去了……”

大長公主眉騰的立了起來,厲聲道,“誰問你這個,那種只會壞事的賤人便是踢死又有甚要,我是問你崔岑娘和另外那一個庫-狄-氏”說到最後三個字,聲音已經全然是從牙了出來。

發怒,心頭倒是略鬆了口氣,忙道,“庫狄氏跟著崔娘子回了品芳園,崔娘子帶人找了和好的幾個娘子,只讓們認了翠竹,倒也……沒說別的。婢子過來時,庫狄氏纔去換了子,卻和原來那條一般無二。”

大長公主“哈”的一聲又笑了起來,“真是伶俐人這個什麼都不說,讓人去問去打聽,那個居然還帶了一樣的子來赴宴,樣樣都防備得好生齊整”

慢慢站了起來,臉漸漸由紅轉青,聲音也越來越尖銳,“我果真是老了,老得消息聽不到,老得人也看不清了,才被人當傻子戲弄可你們卻沒有老,你們一個一個平日在我面前也年輕得,能幹得,怎麼也被人蒙了耍了?你們倒給我說說看”

屋裡的幾個侍再不遲疑,都撲通一聲跪了下來,“婢子無能,請公主責罰”說完便用力磕頭,咚咚聲中,幾人的額頭便已青腫起來,再過片刻,堂屋裡那原本一塵不染的海葡萄紋地磚上,便有了鮮飛濺的痕跡。

Advertisement

大長公主面無表的看著這些侍,突然斷喝道,“夠了”

們忙停了下來,有兩個卻是磕得昏頭了,依舊在磕個不休,還未等人去拉,便先後昏倒了在地上,大長公主看著一愣,忍不住倒笑了起來,半響才慢悠悠的道,“誰讓你們磕頭的?看看你們把這好好的屋子弄了什麼樣,你們這樣出去,讓人看見又會怎麼想?我明白了,你們定然是嫌如今閒話還不夠多,非得要再造一兩樁出來是不是?好,我自會如了你們的意”

們臉發灰,卻不敢辯解,也不敢再磕頭求饒。大長公主卻再也懶得看們一眼,只坐在月牙凳上出神,半晌喃喃道,“我怎就不知,這庫狄氏是何時跟崔岑娘攪合到了一?還是運道著實太好,竟像是有神鬼保佑的……”的聲音越來越低,臉慢慢變得有些灰敗,加上因眉頭皺扯出眼角的皺紋,一時竟像是老了十幾歲。

屋外突然傳來小婢略微抖的聲音,“世子夫人求見。”

大長公主一怔,低頭想了想,神突然放鬆了下來,“讓進來”

只見崔氏低著頭疾步走了進來,進門便撲通跪倒在地。大長公主打量了幾眼,臉上出了詫異的神,“阿崔,你這是做什麼?”

崔氏低聲道,“兒無能,考慮不周,安排不妥,才壞了阿家的安排。如今客這邊已開始紛紛告辭,兒也無力挽留。”

大長公主看了眼窗外,日頭尚高,離閉坊至還有一個多時辰,自然是消息已經悄然傳開了的緣故。淡淡的看著崔氏,突然笑道,“也罷,橫豎我已是與諸位賓客告辭過一回了,這半日不過是召了大娘來畫過兩幅畫,卻也讓你拿走了。這之後的事原是你做主,們走也罷,留也罷,玩得盡興也罷,掃興也罷,跟我又有何關係?”

Advertisement

崔氏一呆,突然醒悟過來,擡頭怔怔的看著大長公主。對此也不是毫無準備,但聽眼前這位公主把一切說得如此輕描淡寫、順理章,卻仍然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是裴家的奴婢客戶,不是那些依附河東公府的吏寒士,是明正娶的世子夫人,是盡心盡力伺候了姑舅八年的清河崔家嫡,這位公主居然準備便這樣打發了

大長公主也正在看著,臉上還帶著一貫的優雅的笑容,見崔氏眼睛一眨不眨的看著自己,才懶懶的移開了視線,“你這般看著我,可是有話要問?”

崔氏子一震,垂下了眸子,聲音有些微微發,“是,兒想請教阿家,如今之計,阿家覺得該如何置才妥當?”

大長公主神和煦,“你不妨先說說你的主意。”

崔氏吸了口氣,沉默片刻,開口時語氣已平靜了下來,“此事本是庫狄二孃因嫉恨長姊一手縱的,水墨荷花是拿的,客房的婢指使的,兒來詢問公主大娘是否還在時,也是讓婢哄騙了兒,如今世子已查明真相,把狠狠教訓了一頓,只怕一時半會是好不了了,若是傷病中染了風寒而不治,也是上蒼的報應。兒自會去兩邊的裴府好生解釋賠罪。”

大長公主頓時笑了起來,“一個進府才半個多月的妾便能上下勾通,做出這等大事來,你當裴守約和裴子隆是傻子麼,你當全長安人都是傻子麼?”

崔氏聲音平板的回道,“那庫狄二孃府雖才半個多月,卻巧言令,得了您的歡心,您行都帶著,下面那些豬油蒙了心的賤婢們自然就有打錯了主意的。”

大長公主眉頭一挑,訝然失笑“你的意思,這還是我的不是了。”

Advertisement

崔氏神依然不,“自然不是,您最喜歡提攜晚輩,原是見新來,有心多指點,誰知道會起那樣的壞心?”

看著大長公主,臉上突然出了一嘲諷的笑意,“再說了,如今便是跟兩邊府裡說,此事是兒的主意,那他們便不會再有半分疑心?兒與裴子隆能有何冤仇,要如此害他?兒與庫狄大娘又有何怨,要置於死地?阿家只道旁人不會信一個妾能做出這些事來,便不怕被人這般追問下去麼?便是庫狄大娘今日了一句產業出來,兒如今不過是河東公府的媳婦,這產業不產業的,難道還能是兒的不?”

大長公主盯著,彷彿是第一次認識眼前的這個兒媳婦,臉上笑容慢慢的消失不見,“那依你說,是我與裴子隆有仇,與庫狄氏有怨,又獨吞了的產業?你跟此事毫也沒有干係?”

崔氏搖了搖頭,“此事都是庫狄二孃一人所爲,兒都不知就裡,與阿家又能有何干系?只是出了此等大事,兒自然有管教不嚴、待客不周之失,日後亦無主持河東公府的中饋,請阿家恩準,讓兒在自己院中反思個一年半載,待議平息之後,再聽任您置。”

大長公主緩緩的點了點頭,冷笑了一聲,“好,好得很,你在我邊七八年,我竟是從不知你有這般的口才只是……”上下看了崔氏一眼,甚是憾然的嘆了口氣,“只是你爲世子夫人,管教下人疏忽致此,只在院中反省,卻也太難服衆了些,依我之見,你不如去靜樂尼寺替我祈福幾日罷”

崔氏扶著地面的雙手不由有些抖了起來,大長公主說得好聽,卻本便沒想過要放過這世上,哪有主母因爲失察便被送寺廟的道理?自己若真的去了,這位公主自然能編出事由來把今日之事全扣在上,便是能出來,這名聲也是全毀爲清河崔氏的嫡,論地份,願意娶的男子比願意做駙馬的不知要多出多,以往所忍,不過是圖個將來,若是將來都已無從談起,卻憑什麼要背這個黑鍋?

大長公主看著崔氏的臉,笑了起來,“你怕什麼?比起你那小院子,靜樂尼寺要寬敞清淨得多,橫豎婢婆子你多帶著過去,吃穿用度也不會減了你,不過是爲了平息那兩家的怨懟而已,待事平息了,我自會去接你回來。”

崔氏咬著牙關,點了點頭,“兒謹遵吩咐。”

大長公主的眉宇舒展了開來,笑道,“放心,你今日能顧全大局,日後我必然不會虧待你。”

的聲音和清越,聽起來有十二分的誠意,只是崔氏這些年跟在邊,這句話實在聽過不次,可惜大多數時候,那結果只能讓此刻寒徹心底。看著屋裡那幾個額頭上鮮淋漓卻一也不敢的婢心裡一,擡頭道,“兒還有一事要回稟阿家。那崔岑娘和庫狄氏只怕就要告辭,兒記得庫狄氏有個婢還在您這邊,如今您是將人留下還是還給那庫狄氏?還有車馬院那邊……”

大長公主一怔,微笑道,“那原是家的婢子,自然是要還給,要一頭髮也不還給至於車馬院那邊,你也吩咐下去,暫且不用手,今日的變故已是太多,橫豎已是做了手腳的,過兩日再手也不遲”

崔氏忙點頭應了,大長公主瞅了一眼,回頭看看自己邊這幾個已是無法見人的婢,皺起眉頭嘆了口氣,“你現在便把人帶過去吧”

崔氏不的應了個“是”,待雨奴戰戰兢兢的從耳房裡出來,也不多說,帶著便出了院子。

大長公主坐了下來,怔怔的想著心思,臉上一會兒青一會兒白,一時又的咬牙發狠,侍們一個個面如死灰的站著,心思早不知飛到哪裡去了。好容易半個多時辰過去,卻聽外面突然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隨即便是一個尖利的聲音,“啓稟大長公主,不好了”

大長公主騰的站了起來,“出了何事?”

“那庫狄氏的馬車還沒出坊,車軸就突然斷了,車伕倒是跳得快,車子卻撞到了牆上,裡面的人了重傷……”

大長公主不由一愣,不是吩咐過暫時不用手麼?怎麼崔氏竟沒傳下去?此時出事豈不更是添?忙道,“那庫狄氏怎樣了?”

簾外的小婢默了默才道,“車上不是庫狄氏,夫人帶我等趕過去時才知,庫狄氏坐了崔娘子的馬車早就走了,的車上只有一個奴婢,是大長公主您送的……”

大長公主臉頓時大變——今日見了雨奴,苦心代安排的可不止一兩樁小事,要是了重傷,這些事……忍不住道,“那奴婢人呢?”

小婢道,“恰好裴明府的府上又派了馬車過來,便說是不必麻煩咱們,把人擡上車便走了。”

恰好?哪有那麼多恰好?大長公主只覺得口一團烈焰騰的燒了起來,嗓子都有些發腥:既然連這後手都已準備好,那馬車便絕不是自己人今日手弄壞的……裴守約

卻聽小婢又道,“夫人說,此事有些蹊蹺,帶著幾個婢坐車追下去了。”

追上去做什麼?難道公然去搶人麼?大長公主忍不住怒道,“胡鬧”

小婢的聲音有些發抖,“夫人怕大長公主惦記,特意送了一張信箋回來,說是公主一看便知。”

一張白麻紙信箋從簾外被遞了進來,疊得極是別緻巧,大長公主接在手裡,好容易才把紙箋打開,還扯破了一兩,那上面只有寫著寥寥的兩三行字,卻瞪了半日才把一個個字連起來的含義讀明白,一口氣頓時有些接上不來,向後便倒了下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