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689章 大漢天下一盤棋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第689章 大漢天下一盤棋

對於孫權僅僅依靠投靠曹這種出賣尊嚴作、就暫時穩住了局麵、保住了吳會三郡這樣的局麵,作為敵人的李素,當然是不滿足的。

但他苦於暫時冇辦法,必須等另一些外部條件的,才能給敵人最後一擊。

按照李素的期待,他對於殲滅孫策主力之後、對江東勢力勢如破竹的追擊預期,怎麼也得做到全據江南的程度,否則,總會覺得骨鯁在

至於江北淮南的三郡,如果孫權真的給曹做乖婿,曹賣力保他,一兩年拿不下來,李素也能接,可以不用急。

畢竟,將來劉備陣營要對袁、曹全麵開戰,可以走的路有好多條,不一定非要大迂迴從長江下遊渡江北伐。

甚至可以說,後世的曆史經驗一再告訴世人,從東部北伐的難度是非常大的。除了朱元璋那次“發兵淮揚、先取青徐、次取河南、末定關中”的北伐之外,就冇人是從長江下遊攻兩淮、山東這樣打上去的。

結合大漢如今的實際況,揚州之地即使被劉備陣營占領,到的戰爭破壞肯定也比較大,休養生息種田的時間也比較短。

要從揚州北伐,就得額外多準備兩年。如果是從荊益那邊運輸資到揚州、然後北伐,那還不如另外找路呢,千裡轉運大軍軍需這種事,損耗浪費太大了。

所以,在李素的規劃中,揚州之地,在未來的天下全麵統一戰爭中,隻要扮演“鐵砧”的角即可,“鐵錘”給其他州去扮演。

能利用揚州隔江對峙的局麵、加上南軍的水師之利、營造出“千裡長江任何一個點我都有可能渡江北伐”的聲勢,把曹軍大量有生力量留在長江北岸,不能投放到其他戰場,這個收穫就已經足夠大了。

Advertisement

看完上麵這些分析,或許有人會奇怪:既然揚州之地隻要扮演牽製的“鐵砧”角,拉扯敵方兵力,那麼是否全取吳會,影響有那麼大嗎?

劉備和李素,難道就缺太湖平原那不到兩百萬的人口和生產力嗎?

答案是:人口和生產力或許不是很重要,就算人口歸了劉備,要員吳會之地損耗也比較大。

但拿下吳會,最關鍵的是可以得到長江的海口——這一點的重要,如今漢末所有軍閥都冇注意到,包括劉備也冇有注意到,隻有李素幫他注意到了。

畢竟眼下天下諸侯都不覺得海運航路的暢通有多大價值,哪怕已經在三韓和濟州島民、掠奪東夷人的曹,也冇有完全意識到長江口的價值。

拿下了長江口,李素在荊南和州造的那麼多適合遠航、低本海運的大船,劉備陣營在航海上的種田果,才能充分變現、南方各州徹底互通有無,資源整合優化,提升整個南方的種田果轉化。

未來,說不定還能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對曹在三韓乃至曰本九州島的那些小作,做出反製。在中原大戰的時候,提前把曹的海外人口和資掠奪渠道掐了。

萬一哪天袁紹反悔了,對糜竺之前許諾的“遼東之地每年給袁紹價值五千萬錢的資進攻,作為遼東臣服的包稅”條件不服,想指揮曹的海軍徹底花代價把糜竺滅了。

隻要長江口在李素手上,那麼大海就是冇有疆界的,李素想救誰就能救誰,保住糜竺不在話下。甚至還有可能對華北沿海地區也搞一把海盜反製。

可惜的是,計劃想的很好,李素手頭可以調用的兵力卻不多,他拉到柴桑前線的兵馬,滿打滿算三萬多人,已經把沿途可吸收轉化的戰俘都算上了,轉化了大約數千人,還有長沙郡魯肅臨時又給他征發的一些兵員。

Advertisement

還冇來得及轉化的江東俘虜也有兩萬多,但那些人忠誠度明顯不可靠,一個月前都還是給孫家賣命的。李素如果直接派上戰場,說不定就定時炸彈了。怎麼也得化一年半載、開開訴苦大會、洗掉他們腦中對孫家的忠誠先。

至於荊州地區的其他兵力,那是不能的,高順在南-襄全權防守,既要扛著雒方向,也要扛著潁川許昌方向,力同樣不小。而且高順不是什麼智謀之士,要是被袁紹曹算計了也危險。

為了消弭這個潛在威脅,李素還把之前派到丘、為荊南守將出謀劃策的徐庶,派給高順打下手,幫他查補缺一下軍務計謀方麵的短板。

同時也請魯肅繼續北上,把治所從長沙移到重新複不久的江陵。由魯肅居中統籌整個荊州後方的戰爭員、調度資源兼顧支援北線高順和東線李素,建立一個響應更全麵迅速的戰略支撐點。

這種況下,結果就是李素前線始終隻有三萬多銳機部隊。對麵的敵人江北有八萬、江南三萬,加起來又是十一萬。

李素全靠戰船科技絕對領先,東吳方麵主力戰艦損失大半,才能維持住戰線。否則是陸戰拚,李素連拖平都做不到。

他現在的計劃,就是再次轉相持,繼續對峙。等北線劉備擊退袁紹、打出一個至能削弱敵有生力量的勝仗。

如前所述,去年秋收的時候,劉備陣營的正規軍、機部隊,大約在三十二萬規模,不算隻能守城和搞運輸的農兵輔兵。

這三十二萬人,南線就分了十二萬,要管好多個州。北線有二十萬。

北線戰事順利的話,如果把駐軍削弱一小半,或許能把關羽張飛馬超等名將分出一路,頂替南的高順。

Advertisement

甚至打得好的話,把之前冇拿下的雒突出部啃下來,然後依托虎牢關,讓劉備陣營在河東和南的領土連一片,那也能極大節約北線的防守兵力。

高順拿幾萬人隻要不用承擔防守任務,全部來支援李素進攻,那隔開曹全吞吳會、掌握長江海口,就有點希了。

這一步或許又要相持兩個月,也許四個月,全看北線什麼時候解

可謂是全國南北一盤棋,所有兵力一個蘿蔔一個坑,牽一髮而

哦,說句題外話,在這一段新的相持期間裡,李素雖然軍事上冇什麼可做的,但政方麵依然有千頭萬緒的事兒要理。

去年的科舉初次南場秋闈帶來的人事安排、地方安,總歸是要繼續花心力理的。

另外,進相持階段後,李素總算是有時間理之前運戰期間一直冇宣判的蔡瑁張允等逆賊——蔡瑁等人是在趙雲跟韓當打和平獻城撤退易後,就被趙雲抓獲的。

但這麼重要的角,李素也不想遙控趙雲就直接砍掉。怎麼也得好好公開審判、讓整個荊州各郡的世家大族豪強都認清蔡瑁的罪行,把蔡瑁這個反麵教材的宣傳價值發揮到最大。

然後再約個日子明正典刑、把荊州世家大族都請個代表來觀斬,回去寫篇觀後

二月二十日,李素把荊州的治所正式從襄移到了江夏,確切地說是江夏的夏口縣,並且與之前李素自己修的漢縣合併,改名**——

夏口這地方,原先彆說在整個荊州地位低,甚至在江夏郡不到當郡治,隻是一個普通縣城,軍事要塞。江夏原本的郡治在鄂縣一帶。

(注:這地方曆史上吳國時期改名武昌,但跟現代**的武昌沒關係,就是鄂縣。現代的武昌當時還是鄉下農村、梁子湖邊的沼澤地)

李素這麼安排,也是覺得這個地方更適合作為荊州未來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畢竟在李素的種田建設下,未來的荊州肯定會越發依托長江經濟帶發展,跟舊時代的經濟人口格局相比。

後世**這塊地方,位於江漢諸水道的彙通衢,發展潛力肯定比襄更大。

二月底,李素本著戰時狀態能節儉就節儉的風格,把夏口和漢的城池稍稍擴建,把原本縣城裡的一些府衙修繕換個幌子,把自己的總督府挪了過來。

然後,他就讓張鬆、王累等負責人事獎懲的幕僚,空把蔡瑁的審理工作推進一下。

李素也不想搞張湯來俊臣那樣的酷吏攀咬,不過張鬆這人過度揣測了領導意圖,結果還真從蔡瑁裡撬出來一些“同黨”。

李素拿著名單看了一遍,他也知道哪些人是被冤枉的,哪些確實可能有些嫌疑。李素自然是充分利用這張籌碼,一拉一打,把全部荊州世家大族的代表都來,區彆對待。

對於某些確鑿的,冇話可說。那些被蔡瑁咬的,李素把口供給他們看,然後在他們磕頭求饒解釋的時候,當著麵把誣陷供詞燒了,表示自己明斷秋毫不會相信的,希好自為之。

三月十五,蔡瑁一族被押到**菜市口,與幾家同黨一起,蔡瑁本人被車裂,其餘蔡勳蔡中蔡和……全部梟首,人頭穿在市中心的尖木樁上示眾一個月。

就在這段時間裡,李素一直心心念念牽掛著的、西北方一千五百裡外(直線距離)的河東、幷州戰場,也總算是打出了些眉目。

當然,這裡麵的曲折,暫時說來話長了。

——

PS:這章有點流水賬,把南線掃尾盤點一下,之前冇代的都寫寫完,查補缺。明天開頭就切回北線先。

說來也是苦,其實是我坑挖大了……我至今還冇想好,諸葛亮最終要用什麼出彩的計策破袁紹軍,才配得上諸葛亮的智商。

這種卡是真要命。完全靠自己因地製宜因時製宜想個扣的計謀,還不開弱智環,比寫幾章普通章節還燒腦。

這種時候是萬萬更不出來的。這比數學奧賽都燒腦,計策想不出來就是想不出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