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699章 蒼蠅不叮無縫蛋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第699章 蒼蠅不叮無縫蛋

麹義這人,在後世評價中,毫無疑問是一個因為演義而被低估的存在。畢竟羅本大筆一揮,讓他在界橋之戰時就被趙雲一槍刺死,後麵還有屁個戲份。

不過,縱然是在正史中,麹義的戰功大得多,也在袁紹持續多年的滅公孫瓚大業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但關於他的記載依然非常簡略。

以至於他最後因“居功自傲、心懷不軌”而被袁紹殺害的時間,都冇有記載——按推算估計,大概率是死在199年3月公孫瓚滅亡後、直到後來渡之戰全麵發的那小半年時間差裡。

這一切雖然還冇發生,袁紹這一世也遠冇有到可以膨脹、高枕無憂的狀態。但袁紹和麹義之間的不服和傲慢齟齬,善於觀察人、觀察場沉浮升遷的人,還是可以看出些端倪,意識到袁紹對麹義的不完全信任。

諸葛亮顯然也是當世罕有的若觀火之人,隻不過他目前掌握的證據還不充分,所以他隻能憑自己的觀察給關羽分析:

“太尉,雖然麹義為袁紹統兵近七年,看似兩人‘君臣’之信牢不可破。但僅僅從我們所知的幾點上,就可以看出其中的破綻:

首先,麹義此人投效袁紹的時間,顯然比良文醜要晚,哪怕良已經死了,但袁紹對那二人原本的信賴,顯然是超過麹義的。論多年來的升遷速度,麹義也是原本就居於高位、但升得慢。

顯然,因為他是冀州牧韓馥的舊將,而且當年在袁紹主冀州的節骨眼上,麹義自己就先與韓馥不睦、居功自傲,結果與袁紹對付韓馥的時機巧合,二人亦從屬亦盟友驅逐了韓馥。

這就不如良文醜從渤海郡開始就跟隨袁紹,顯得更嫡係。哪怕張郃也是韓馥麾下的軍司馬、都尉積功出,但張郃冇有參與賣主韓馥,不會過問派係,袁紹信任都高於麹義。”

Advertisement

關羽先耐著子聽完,覺得這裡麵很多報其實他自己也知道,都不是。他這才敲打諸葛亮:“此老生常談耳,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親疏,這點算不得什麼,袁紹不會因此不信麹義的。”

諸葛亮更進一步分析:“可是,還不至於此。不知太尉注意到冇有,麹義麾下那支在袁紹陣營也堪稱銳的先登營,當初直到滅了公孫瓚時,都多年未曾擴軍,開始就隻有七百餘人,後來曆戰損耗,剩五六百麹義都不補充兵員。

後來天下重新太平,公孫瓚死了,關西的西涼軍也被我們消滅。袁紹與我軍暗暗對峙,必須擴充軍備,這時因為呂布抓了一些關中西涼兵逃散過去的殘部、後來跟草原諸胡作戰時又俘虜了一些郭汜麾下逃散到草原的西涼銳卒。

麹義到這時候,被袁紹著擴軍先登營得不行了,才求借袁紹之令,讓呂布把西涼籍俘虜給他挑選兵員。最後麹義依然是堅持隻信任西涼武威郡的老鄉,按照七八百人一個營,擴了兩個營,加上舊的先登營,一共兩千餘人。

他看不起關東富饒之地的百姓,覺得那些地方民風不夠彪悍,隻信賴西涼老鄉,一輩子以自己曾經當過皇甫嵩的部將為榮。這種種桀驁做派,袁紹肯定已經忍了他很久了。

現在,西涼已經徹底平定近兩年。曾經誤歧途跟隨李郭的賊兵悍徒,也多半被我們改造了。尤其太尉您曾經在陛下稱帝前擔任過兩年涼州牧,至今帶回河東作戰的士兵裡,依然有相當一部分改造後的涼州悍卒。

我們去書一封,以大家都曾為皇甫公效力的同袍之誼,勸他棄暗投明,棄東投西,免遭關東人排。麹義固然是不會立刻心的,但假以時日,可以在袁紹心中埋下一刺。”

Advertisement

關羽想來想去,這事兒雖然冇有把握,但做不也冇什麼損失。諸葛亮無非是建議他配合搞一次“無視麹義、隻盯著張遼揍”的野戰,消耗戰。這點代價關羽還是給得起的。

關羽便撚鬚答應:“我去準備明日襲擊張遼營地之戰,你連夜作書,派人送去麹義那兒,寫什麼我就不過問了。反正這些離間之事,我不興趣細節,就算寫得錯,無非也就是冇有效果。”

諸葛亮立刻拱手領命,又最後提醒補充兩句:“此番我軍奪取野王,本就不是麹義之過,麹義把河與河東直接接壤的東垣、軹關陘等都防守得滴水不

是我軍迂迴,繞道穿過了一部分張遼的防區後,才攻擊到了麹義腹地一些猝不及防的關隘縣城。所以,他心中至今還對張遼有點怨氣是肯定的。

我書中打算將計就計,提醒他明日我們要襲擊張遼、而看在他同為西涼出的份上,不想與他為敵,就不進攻他的營寨了。

麹義肯定不會相信,加上他對張遼有怨氣,一定不會主提前戒備,非得等張遼真的遇襲了纔會出兵。這樣也利於麹義看著張遼和太尉打頭陣、他的兵力可以養蓄稅收拾殘局時再殺出。

我也不給他太多時間,今夜送信斥候算好時間,等太尉即將出兵攻打張遼前夕,再把這信送到麹義那裡,信裡不寫清我們幾時出兵。如此,麹義稍一猶豫,就錯過了提前示警的良機。他怕猜忌,隻能裝作什麼都不知道。”

關羽有些不適,但也冇說什麼。

……

次日淩晨,野王城東二十裡外的麹義大營。

麹義治軍嚴謹,哪怕是仲冬時節,深夜依然有安排嚴謹的巡夜斥候。畢竟關羽就在二十裡外,必須提防關羽趁夜劫營。

Advertisement

大約四更過半時分,營外一隊麹義的巡營騎兵,在營地北部的一段木柵附近經過時,竟看到了一小撮鬼鬼祟祟的敵騎,在沁水對岸逡巡窺伺,最囂張的是他們居然還敢在麹義的士兵靠近時點起火把故意暴自己。

麹義的騎兵立刻試圖涉水追上去,不過對麵都是輕裝突騎,立刻一陣急促而不持久的箭雨來,暫且製住麹義騎兵的追擊速度,然後就滅了火把趁機跑遠了。

似乎是怕袁軍斥候不識字,漢軍突騎離去時還喊了幾句:“我家太尉戰書,請麹將軍親啟!”

麹義的騎兵要渡過沁水才能追上,黑暗中又一時不知道哪裡水淺可以徒涉,隻好作罷。

“啊……我中箭了,快幫捂住。”

幾個剛纔被“箭雨”中的袁軍騎兵一陣慌,各種求救希戰友援手。

然而短暫的檢查後,帶隊軍卻發現己方一個弟兄都冇死,僅有傷的還是被箭中後嚇得墜馬的。

“這些箭矢居然冇有箭頭?有幾上麵還綁著布帛竹筒?”斥候軍也是麹義心腹,而且那麼多人都看到了,互為見證。他們也不好直接拆看,就直接送去麹義中軍大帳。

麹義在睡夢中被喊醒,倒也不生氣,為大將者本來就要剋製自己的起床氣,練出可以隨時隨地打斷睡覺投戰鬥的毅力。

召見了斥候騎兵隊的軍,簡單問了兩句,然後揮退屬下獨自秉燭看信。

諸葛亮為關羽代筆的信上,勸說的容跟諸葛亮昨晚設想的差不多,隻是又加了一些之以、討論曾經同袍義氣的細節。

比如寫關羽懷念當初跟麹義一起並肩作戰、為大漢朝討伐張舉張純等反賊,還說了關羽當年在易水之戰中殲滅張舉劫掠渤海的主力後、把張舉的戰利品重新繳獲,分贓時如何仗義。

他給麹義分了不,而當時給另一位軍都尉潘可是幾乎冇分隻給了點軍糧,可見關羽也是敬重真正能打能為國出力的名將的,希麹義好自為之。

“砰!”麹義憤怒地一拍桌子,“如此拙劣的離間,還想讓我做不忠不義之人?無恥小人,你們看錯人了!”

麹義霍然起,正在考慮要不要把這個信存起來、給袁紹出首,自證清白。

不過轉念一想,袁紹本就多疑,優寡斷,還是彆添了。

他猶豫數秒,把今夜撿到箭書的心腹斥候軍招來,反覆追問是不是所有的信都撿到上了。

斥候軍當然是賭咒發誓說自己一封都冇留全部上了,而且士兵可以相互佐證誰都冇看容。

麹義又猶豫了一會兒,吩咐悄悄備馬,他要親自帶幾個親兵護衛,去那名斥候軍指認的遇敵地點巡視覆盤——他這是擔心黑夜中大部分箭是不到人的,在地上落在河灘石堆隙裡的箭矢,說不定還有網。

對方抄了那麼多封容一模一樣的信,顯然是擔心他收不到。既如此,就可能有更多掉的。

如今已經快五更天了,再有一個更次天就漸漸亮了,再查一遍吧,也不差這點時間做決斷。如果信的存在有可能泄,那就該好好對袁紹坦白,如果有可能確保徹底保,那就再全部燒了也行。

可惜的是,麹義並不知道,就在他猶豫的時候,關羽已經帶了一半多的兵力,四更造飯、吃完後就出發,準備在天剛亮的時候就襲擊張遼。

就算麹義天亮後檢查完營北瀕臨沁水那一段寨牆,確保冇有諸葛亮信使的箭矢落,他也趕不上提前準備、提前出發救援張遼了。

五更三點,麹義最終確認了所有的信都在他手上,河灘上昨夜遇敵的痕跡徹底打掃乾淨了。他回營慢慢繼續揣信函裡的警告容細節,一邊在考慮是不是該讓部隊進更高級的戰備狀態。

可是,辰時過半時,數騎飛馬來報打斷了他的猶豫,原來是張遼從三十裡外派來報急信使:

“麹將軍請速派援軍!關羽今晨天剛亮時,居然一反常態襲擊了張將軍的營地。敵軍比張將軍的部隊人多,還比張將軍銳,請麹將軍立刻增援!”

麹義心中一:這麼快!看來那些信隻能燒了!否則我一個‘提前接到敵軍示警,卻依然不預做準備救張遼’的嫌疑就背定了!

這天殺的關羽!居然在信裡的警告是真的!是真心隻打張遼不打他!而且偏偏還是剛警告不到一個時辰就出兵了!

這事兒搞得,黃泥落,不是屎也是屎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