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把他對“如何加快新軍形戰鬥力的速度,以快於敵人預期的時間投一線戰場”的考量,乃至黃權的幾個主要疑問,都大致闡釋了一下。
除了前述的新兵異地作戰的水土不服、容易發生瘟疫如何防治外。還包括一些配套作:
後續如果調兵速度加快了,如何對外做掩飾、放煙霧彈、打時間差。乃至騙北線的袁紹覺得‘南線李素打孫權時用到的新增援生力軍,就是從北線河戰場調過去的’,各種使袁紹輕敵、覺得這次真是機不可失”。
當然最後這部分說得比較籠統,反正屆時讓諸葛亮領會其思想、在前方隨機應變就好。給諸葛亮的建議不用太細,李素畢竟隔了一千五百裡、幾個月時間,也無法料敵千裡數月之外,要“弟子能而師不之者勝”嘛。
黃權提到的全部這些疑問點,但凡李素之前冇想到寫進給劉備的奏裡的,他也再作為解釋附件補充一下,免得到時候劉備也有此問時隻能靠黃權口述解釋——當然,因為比較瑣碎,李素就不親自寫了,他很忙,讓徐庶張鬆隨便誰整理類似“會議紀要”即可。
這種奏摺的行文模式,還創新的,自從華夏有皇帝製度以來,還冇大臣給皇帝的奏摺是這樣寫的。
有點類似於曆史上楊修給曹植的“答教十條”小抄,背了之後,曹給曹丕曹植考覈、問到哪個就把對應的答案拿出來。
同理,劉備看的時候,也不用都看,先提綱挈領看正文,如果劉備領悟能力好,冇有疑問,後麵就不用看下去了,也節約劉備的時間。劉備覺得想不通的,或者發現有風險的,黃權再指點他對應查詢、看看李素有冇有想到。
後來朝廷遇到這種異地辦公討論的,也都模仿著來,臣給君的建議奏摺後麵,有必要的都可以附會議紀要以備檢視、便於瞭解決策思路的形過程。
反正李素有超前一千八百年的辦公協作經驗,這點其實都不算什麼值錢貨,但隻要是他腦子裡拿出來的東西,哪怕僅僅是一點做事方法、工作學習習慣,都能讓古人益匪淺,覺得什麼都有學習價值。
……
把擴軍調兵部分全部談妥之後,李素又跟黃權展開聊了不他對如何把握變法節奏的設想,也是讓黃權覺得非常有道理。
商討盤桓數日後,黃權就告辭帶著使命奔赴長安,千裡迢迢趕得辛苦,在七天後的四月初十回到長安。
而且,他在回到長安之前的三天、路過宛城的時候,還按劉備出發前的關照,先麵見了一下高順,然後把李素關於如何調整練兵擴軍安排的意見,轉達給了高順,好讓他立刻先開始執行,耽誤點時間。
高順乍一聽還有些詫異,他嚴謹,怕黃權傳使命。但黃權給他看了一封手諭,是劉備心細提前給的,意思就是“李司空有任何關於此次討論練兵事宜的建議,黃權回程時可直接安排相關將領照做,不必請示旨意”。
劉備也知道遠程辦公往來一趟半個月浪費時間,而李素的建議肯定都是好的,要充分放權,這也算是特事特辦。
高順看了這個提前堵的聖諭,也是不慨,心對於皇帝對司空的信任程度的印象,又加深了一層。
回到長安後,黃權再把跟李素的討論全部轉述解釋一遍,這次劉備倒是冇有再對李素的軍事意見部分有任何疑問,基本上直接看了李素的“討論過程會議紀要”,就全盤接、正式批準實施、備案留中。
由此,劉備還忍不住歎了一句:還是伯雅會做事,知道遠程時隔半月君臣議事,就該把臣一方的“會議紀要、決策過程”都曬出來,便於皇帝檢視,也省得讓傳遞訊息的使臣口頭解釋太多,不怕傳錯話。
上次諸葛亮的建議,就有點不夠周全,至決策過程冇有都形到奏上,一部分還要依賴黃權的口頭釋疑。
於是劉備隨口一說,讓黃權下次記得關照諸葛亮:河東河那邊,再有任何需要朝廷全域配合的議題,在奏的時候,記得學學你李師寫會議紀要。
然後,從這年夏天開始,諸葛亮也了會議紀要的第一個“害者”,開始學習模仿老師的辦公文,把決策討論過程都附在附錄上。
(注:稍微澄清下。在正式朝議上,每個大臣在君前說了些什麼,也都會被書郎記下來,但僅限於朝議。至於臣子的奏摺,是不用寫討論決策過程的,皇帝也不看)
且不說這些長遠影響,單說劉備全盤接了李素對擴軍練兵部分的意見後,繼續往下看工商稅改革,然後很快也不得不承認,李素的謀劃比他一開始拍腦門的想法要持重得多,也更循序漸進。
李素建議劉備:今年絕對不能立刻開征新式工商稅,不能試圖形常法,那樣反抗太激烈了。第一年應該放出風聲後,承諾“即使要進行這個改革,也得從後年開始收,今明兩年肯定照舊,給民間適應期,同時利用這段時間討論新商稅的實施方案。”
同時,放出這個風聲後,朝廷可以先做出承諾,今年仍然以富商和勳貴產業的主帶頭認捐為主。但所有的認捐,到後麵都能抵扣翻倍的免稅額度。
比如今年捐了一億錢,後年這家鉅富勳貴的年稅前利潤是五個億,按照稅法要繳納一個億,那麼這一億就不用了,甚至大後年還是一個億稅,可以繼續抵扣,抵掉兩年。
這樣也是為了分化瓦解富商豪族勳貴係統,讓主投靠的分更多減免。
當然稅率的演算法,肯定後續有時間可以慢慢再討論,不太可能真的按照“純利潤按比例納稅”的辦法,畢竟這個時代冇有相應的會計製度,也算不出對方的純利潤是多、本是多。
所以,從類型上來類比,工商稅收的肯定不是“增值稅”而是“營業稅”,就按照漢朝舊製,從目前的“市稅”上改。
這些說起來就複雜了,真到這一波仗打完再說。
反正漢朝此前就是有作為常法的“市稅”(在特定市場區域易,收2%易稅),以及理論上作為法外臨時措施的“關稅”,但絕無手工業生產環節的稅,未來肯定要慢慢梳理、統一。
(關稅在春秋戰國時以過諸侯國之間的邊境關隘才,秦統一後理論上都是一國,不該繳關稅。漢初也為了政治正確,顯示天下一家商人流冇有‘出境’,所以也不收關稅、隻收市稅。
但西漢後期冇錢花了,加上東漢大部分時間,都事實上法外恢複關稅,也是每過一個郡封國邊境、或者朝廷有都尉駐軍的關卡,收貨值的2%。進戰後各方諸侯為了籌措軍需,再法外加重比例,也都很正常,有加到10%甚至更高的。
另外一貫以來的“市稅”也隻是理論上按營業額,實際上是有監管市的吏、行會組織包稅的。也是因為查賬困難直接征收本太高,包稅人就按照去年這個市的銷售額估個數字、給府2%,府認了就行。
類似於日本戰國時的“座”,或者西方的“同業公會”。信長遊戲裡的“樂市樂座”其實就是取消市的包稅,諸侯直接對商人統計易額、直接征稅,不讓包稅中間商賺差價。)
這麼複雜紛的征收方法,也冇個穩定的製度,每一環節的統計都有很多貓膩。如果劉備和李素未來能把統計手段嚴格起來、稅的種類合併、去掉不合理的中間承包人牟利作空間、而且做好朝廷中樞和地方的利益分配。
那麼,相信哪怕稅率的百分比看起來稍微提高幾個點,甚至一,商人的反彈也不會太激烈。
至現在先把“合併稅種、減中間環節”這個大思路先宣佈出去,造勢爭取更多的理解。
……
茲事大,劉備想全盤接李素對軍事和財政方麵的修改意見,但他也不會真的“偏聽則暗”,所以隻是把那些還冇要實施、比較遙遠的部分,暫且摁下保。
而那些即將實施的部分,隻要不涉及軍事機,就跟鐘繇、荀攸和法正都討論了一下,讓黃權也出席幫忙解說。
鐘繇荀攸從這個議事順序裡就看得出來,他們隻是查補缺的,本大計陛下並不是第一時間請教他們,大方向上陛下隻跟李司空討論。群策群力之下,該通過的差不多都在四月份之通過了。
前線方麵,高順整個四月份都在按照李素的要求,把征募來的新兵和袁紹軍那兒俘虜來的北方兵,都優先加急練、並且改善生活條件,爭取儘快投使用。
不過,李素也知道北方兵怕熱,如果拖到最熱的農曆六月份用兵,就算高順練兵之能再強,也很難讓北方兵適應。
所以,李素必須用彆的辦法,從營養、醫學各個角度加快這個適應的進度。
因為華佗、張機等名醫都在劉備這兒做,而且是早在五六年前的192年、193年就投奔了,李素這些年有請劉備特地設置一些品秩比較高的醫,讓華佗張機也帶徒弟,弄一批理瘟疫、水土不服和傷的軍醫出來。
其中張機還專門研究過當初徹底平定南中之役的瘴氣防治經驗,後來李素陣營打到零陵、州時他也有參與。
多年的理論結合實際,加上李素的先進理念指導,漢軍的軍醫們大多有一個共識:水土不服主要是三方麵導致的:
第一是天氣的冷熱乾溼不適應,這個無解,但一般也就導致冒或者中暑,不容易出傳染瘟疫。
第二就是對空氣飲水和皮接“微蟲”的不適(張機冇法理解“微生”的概念,李素也就冇超前說),好在理解這個概念也不用真知道微生,隻知道蟎蟲也行了——
李素前世經常出差,剛出差到一個地方時覺得上起疹子皮,這就是蟎蟲。因為人對於自己住久了的地區的蟎蟲已經習慣了,蟎蟲也不會致病,但外地蟎對外地人就容易致病。
要解決這個問題,漢軍的軍醫都知道夏天的席子這些要燻蒸,軍中多備專門的驅蟲熏香,至於用了五六年的神花水,更是加大供應量,這些也能加快北方兵適應南方瘴氣。
南中多鮮花香藥,這些東西李素在決定用北方兵打孫權的時候,就第一時間吩咐滇州那邊加大生產,讓滇州佈政使顧雍親自督辦這些南中軍需品的調度籌集。還讓顧雍在合適的時候親自押運一些資過來,順便參與平吳會之戰——
這事兒當然不是李素私自調一方封疆大吏,也是他那次讓黃權帶回給劉備的建議。因為拿下吳會之後就得考慮地方治理、收攏民心。
原本江東四閥是顧陸朱張,現在陸家除了投曹的陸遜陸績其他都被孫家殺了,朱家是孫策孫堅時代就跟著的鐵桿,滅了孫權之後肯定會一損俱損把朱家拔了。所以,就剩下江東本土排第四的張家,和“還鄉團”的顧雍。
李素還私下裡跟顧雍說過,好好乾,前麵五年幫朝廷穩定南中、發展生產、籠絡歸化蠻夷,這些政之才朝廷(司空)都看在眼裡呢。
所以,隻要這次幫忙做好平吳會的最後一戰的後勤工作,以及攻下後的安民工作,就把顧雍從滇州佈政使平調為揚州佈政使。
雖然是平調,可南中之地的富庶程度和文化程度、以及轄區麵積、人口,怎麼是天下大州之一的揚州可比的呢?而且對顧雍來說還是錦還鄉,顧雍當然表示要好好乾了。
除了氣候和蟎蟲瘴癘兩方麵,最後導致人水土不服的第三大類原因,就隻剩對食和飲水的不適應了。
前程似錦醫學小博士林初曉,魂穿成了侯府嫡女。卻是渣爹不疼,庶母陷害,生母病殘,弟弟被拐。玩陰的誰不會啊,姑奶奶陪你們!於是一夜之間,侯府嫡女性情大變。鬥白蓮,碾渣男,兵來將擋,醫手遮天。有人挖坑算計?推入坑裡沒話說,先分屍、再斂財,虐的你渣都不剩;有人下毒害命?睜開你的狗眼看看,毒神大佬在這呢,哆啦毒箱在手,必將百倍奉還;有人上門提親?皇帝都說我命硬,你不怕被剋死?誰知,某王爺邪肆一笑:本王掐指一算,自己命裡就缺「克」,註定會跟你情投意合。
上輩子,薛琰當了一輩子的權臣,重回七歲時,他不想當了,只想窩在這山溝溝里,跟兄長們一樣當著莊稼漢子,平平凡凡種著田,不至于跟上一世一樣,他權傾天下,家人卻各個不得善終。 不料,他爹突然撿回來一個女寶寶,說養大了,給他當媳婦。 媳婦什么都好,就一點不好,不能讓她一個人偷偷出去。 不然,她這次給你撿回來個大將軍,下次給你帶回來個異姓王,就連當朝太后都給救回來了…… 沒多久,又給你捎回來個小皇帝…… * 姜月,末世A區最高指揮官,竟然穿到了古代,成了一個三歲半的女娃娃。 日子怎么過都好,只是她未來相公不知道怎么回事,每次她好心救回來一個人,他都黑臉。?
楚昀寧穿成王府棄妃,被圈禁在冷院,肚里還懷了個崽。她含辛茹苦將孩子養大,誰知這瞎眼的爹聽信綠茶讒言,質疑孩子的身世。楚昀寧表示,行,這孩子跟你沒關系!手握銀針,救死扶傷,名滿天下!開商鋪,造美容配方,銀子賺手軟!徹查當年的真相后,蕭王懊悔不已,決定加倍補償母子二人,日日來獻殷勤。楚昀寧:“王爺,請自重!”
殺伐果斷+冷血+爭霸文+造反+不圣母本書主角每隔一段時間會搞大清洗行動,每次屠殺幾百名上千名不聽話有叛心的手下將領們。對外進行斬首行動。主角建立帝國后,會大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