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既然是擺好了有備無患的姿態,讓部隊時刻保持張、一旦天時適當就能隨時出擊。那麼,讓他等到合適的天氣,也就是必然的事了。
曆史上,冇有諸葛亮的祈風,周瑜要在隆冬時節等東南風這種罕見天氣,都有偶然功的機會。
何況李素隻是需要在農曆五月中下旬、等一段雨連綿不太熱的天氣呢。江南地區每一年的梅雨季節,都是必然會來的,這是大概率事件。
(注:江浙滬皖的書友應該都有會,前陣子六月底的時候,以及最近這幾天,都有下雨,而且不熱。折算到農曆就是五月中下旬。明天(710)纔是農曆六月初一。我現在打字,杭州就在颳風下雨。)
果不其然,顧雍帶著李素需要的最後幾類補給資抵達後,還冇兩三天。五月十八,天降大雨,蘇南皖東氣溫驟降不,變得涼爽宜人。
雨太大的日子,還是不適合廝殺的,但適合行軍。李素邊也不乏江東籍的謀士,又有足夠斥候,早就對江南地區每年的大氣候非常瞭解了。
知道梅雨季節每一波降水都是剛開始有大雨,隨後轉為淅淅瀝瀝的中小雨,綿延十幾日不絕,最多中間偶爾幾天。
五月十八當天,李素就在夏口進行了戰前總員,整頓兵馬,讓他的主力艦隊往下遊順流而下。仲夏長江水量本就大,流速也急些,江麵寬闊還不怕夜晚行船磕,一日數百裡很是輕鬆。
估計二十日就能到柴桑、二十一抵達皖口,正好趕上第一波大雨變小、天氣涼爽。
李素之所以一開始不把部隊直接駐紮在最前線,而是駐紮在夏口附近,圖的就是行蹤、也不讓周瑜曹提前警覺、更無法徹底清晰打探軍知道李素手頭部隊的真實規模。
因為隻有夏口這一帶,江漢三岸才都是被李素的軍隊控製的。再往下遊航行不到百裡,隨著大山區的舉水河從北岸彙長江,再往東,北岸就都是曹軍領地了。
那地方,南岸是鄂縣,北岸是蘄春,正是大山直接切到長江北岸的位置,曹劉的江北邊界自然而然隔著大山而治。
所以,從地圖上看,孫曹聯軍一方,在江北的占領區邊界,要比南邊深足足四百裡。北岸在柴桑上遊一百五十裡的蘄春就是曹的控製區了,南岸卻到柴桑下遊二百五十裡的虎林纔是孫權控製區。
誰讓李素兵力弱呢,此前隻能打江南不能打江北。但現在形勢已經有所逆轉。
說到這兒,不得不提一句,李素此番為了東滅孫權、北拒曹一共籌措了多兵馬。
眾所周知,去年跟孫策開戰之前,劉備給李素指派了十二萬兵,用於鎮守南方四州,主要是跟敵軍接壤的荊州。
這十二萬兵馬,之前在跟孫策曆時數月的屢次戰中,殲滅孫策軍八萬。自戰死、溺斃七八千,加上重傷,戰損達一萬四千人左右,輕傷員還冇算。
這裡的重傷,倒也不是說都是殘廢,而是至斷手骨腳骨就算重傷——嚴重骨折的士兵,隻要要再養傷到秋天,纔有可能恢複戰鬥力。而之前的戰至今還不過三個月,斷骨級彆以上的重傷員確實冇法重新投戰鬥。
所以這麼算下來,李素控製的全部可用老兵部隊規模,也就在十萬零五千人,這裡麵,還要扣除高順留在宛城、襄對抗北方力的部隊,還要算上在州防備林邑人乃至後方的必要機部隊。四月份時,李素在南線也就集結到五六萬之間。
不過如今,高順那邊練兵有,從宛城、襄陸陸續續拉來四萬人。這四萬人裡新兵也不多,因為高順基本上把四萬新兵都留在宛城一邊訓練一邊擔任防任務。
高順這四萬人,兩萬是替換下來、從守城任務解出來的銳部隊,還有兩萬就是剛整訓好適應了南方氣候的袁紹降兵。
最後,李素還有一支新的援軍,也是顧雍這次來的時候幫他籌措的,大約一萬多人,主要是滇州來的南中山地兵,乃至一部分沙柯的武陵蠻。這些部隊都是朝廷花了錢糧資乃至南蠻人比較需求俏的漢地出產貨雇來的。
這些全算上後,李素用於進攻戰役以及夏口、柴桑本地防的總兵力,就擴充到了十一萬。比之前六萬人時,進攻的底氣不知充足了多。
至於為什麼李素之前在跟劉備討論擴軍計劃時,不建議擴軍南蠻兵和武陵蠻、但現在又要臨時讓顧雍雇傭這些蠻兵,主要是考慮到這些蠻兵確實不適合北方作戰氣候,所以冇必要再形製度化的征募。
這次的江南之戰,應該是他們為大漢統一戰的最後貢獻了,江南夏天的炎熱和梅雨的,對這些南中地區士兵來說,應該很容易忍。再往後,就指他們去打林邑國,或者統一其他南洋地區不服的蠻夷。
而這些山地兵的用法,又是如何呢?李素其實在開戰之前就想好了,主要是兩個用途。
第一階段,可以用這批南蠻山地兵在大彆山區作出穿、假裝要從江夏郡翻過大彆山襲汝南郡,乃至其他曹控製的淮南地區。在曹側翼造混,以為疑兵,讓曹不知虛實、不敢在開戰後孤注一擲支援孫權。
而且這麼做,也可以讓袁紹更加疑,詫異於劉備陣營為什麼在南線忽然多了那麼多預備隊兵力,是不是因為北線關羽這邊跟沮授相持太久,所以關羽也減兵增灶、事實上撤走多了一部分兵力調往南線了?
如此一來,說不定還能跟諸葛亮那邊的騙計策聯起來,讓袁紹也擇機迫沮授主出戰、誤以為關羽兵力相對空虛了些。
為了更好地演好這場戲,讓袁紹的錯誤報更加板上釘釘,李素還非常注重演技,讓沙柯和孟信帶兵在大彆山區穿疑兵的時候,彆打自己的旗號,悄咪咪詐打王平的旗號,連部隊的裝備服飾都臨時改了有所升級,跟王平部下的“無當飛軍”裝備一樣——
王平麾下的板楯蠻,乃至青羌兵,那都是屬於偏北方的山地兵部隊,而且王平早在兩年前的平涼州戰役階段,就已經是關羽的鐵桿屬下、直屬部將了,多年冇有回南方過,也冇跟隨李素的直接指揮。
所以,隻要王平的部隊的作戰形態、裝備服飾出現在江北的大山區,而關羽麾下的王平這幾個月卻嚴格聽指揮不出擊、不在幷州邊緣的太行山區麵,不被張遼的斥候發現。那麼袁紹方想不懷疑都不可能。
而對於沙柯、孟信來說,朝廷肯給他們的士兵升級一下武裝備,他們也是樂於見到的。這些南蠻兵和武陵蠻兵,原先用的皮甲都比較破舊了,而且是他們自己製的。
現在他們隻要出皮革、朝廷派裁給他們做新的皮甲,舊的他們也可以留著、在自己部落儲備起來備用,這些蠻部酋長當然樂於接了。
而佩刀、釘錘、板斧這些武,更是不用他們自己出材料,反正那些南蠻部落冶金比較落後。直接朝廷出材料給他們白換上灌鋼打造的好貨,比他們原來自己部落的鐵兵強多了。
至於將來這些南蠻山地兵在大彆山區執行完牽製任務後,李素估計江東戰役的第一階段也差不多打完了,到時候皖口、虎林一線肯定已經分出勝負。
如果李素主戰場順利,需要追擊收割殘敵,這些南蠻山地兵正好進山越族的控製區,打擊剩下的極個彆親孫山越部落,並且從南線擾會稽郡的會稽、上虞、句章等地,分攤孫權的抵抗兵力。
……
計劃很完,剩下的就是看執行了。
部隊前兩天的行蹤藏得比較好,過鄂縣柴桑的那段路,還是趁夜航行過去的,前一天傍晚通過江北的蘄春、第二天清晨已經進了鄱湖了。在鄱湖裡又停留了一個白天、傍晚纔再次駛出湖口,往下遊而去。
所以曹孫聯軍是直到五月二十一這天上午,才從北岸發現了李素的艦隊突然集結出擊。最先發現敵的是朱治,他立刻跟與他一起協防的曹仁互通軍,曹仁倒也仗義,派出最快的信使換馬接力狂奔,去皖口報信,讓下遊的部隊做好防。
信使隻花了一個多時辰飛奔過去,然後又渡江通知南岸的虎林港周瑜的水寨,最後竟然隻比李素的大軍早了僅僅兩個時辰,把訊息送到,驚得周瑜都差點冇反應過來。
畢竟,從蘄春到皖口,整整四百多裡路。李素的十一萬部隊,至有七八萬是這次坐著船隊來的,那麼大規模的部隊,竟然走了四百裡後、隻在最後抵達目的地前兩個時辰,防守方纔探明,已經是非常誇張的奇襲了。
晝伏夜出的航線規劃尚在其次,關鍵就是部隊的進攻時機太突然了。李素對援軍的掩藏做得太好,周瑜既冇提前知道李素補充了四五萬生力軍,也想不通李素會趁著五月下旬初這個時間點來一波猛的。
梅雨能有多久?難道李素覺得十天半個月就能結束戰鬥?他就不怕士兵在暴雨中作戰大麵積染病、傳染、在軍中形瘟疫?他就不怕進六月酷暑之後,部隊扛不住炎熱?
“大都督,如今如何是好?是迎擊出戰還是死守水寨?”剩餘的江東將領也頗有慌神的,從孫河到陳武、朱然、宋謙,全部指著周瑜立刻拿主意。
魂穿越到大明最後一個皇太子朱慈烺的身上,以一個狠字貫穿一生。殺建奴,滅流寇,斬貪官,開海禁,揚國威。這個太子很兇殘,打仗比建奴還可怕,剿匪比流寇還折騰,摟銀子比貪官還徹底。我大明,將士鐵骨錚錚,文人傲骨長存!——大明天武大帝朱慈烺
穿越是門技術活,宅斗憑的是演技。她攜絕世醫術而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奈何左有狠毒叔母,右有偽善姐妹。算計她,搶了她的未婚夫,還反過來污衊她裝傻逃婚?刁難,毒殺,陷害接踵而至!避之不及,那就乾脆斗個天翻地覆!只是不小心救了一個甩都甩不掉的大麻煩。妖孽、狡詐、腹黑、狠辣、睚眥必報,慣會扮豬吃老虎……
周幼晚出車禍死了,意外綁定了心愿系統,從此開始了做任務的悲慘生涯。 先有偏執的殘疾王爺,后有不能說一說就炸毛的反派大boss,還有不想談戀愛一心學習的校草。 周幼晚仰天長嘆,這日子沒法過了!
【無cp,成長型女主! 只有一點點小的金手指! 】 吳念一個普通打工人,某天,莫名其妙捲入一場搶劫案,再「一不小心」 為人擋了一刀。 死了之後被三千小世界怨念所生的「野生小系統」 捕獲靈魂。 前往各個小世界消除怨念,獲得願力。 女主在各個世界里打怪升級,逐漸成長! 第一個世界被后爸精神打壓的三無小伙如何逆風翻盤,第二個…